2041 年的春节,在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中,项顺湣一家迎来了这个充满温馨与喜悦的节日。
老家那建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医院职工住宿红砖瓦房,在十七年前经过重新装修后,此刻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别有一番韵味。项顺湣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不久的长子,踏入了这个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地方。
项顺湣,一位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的男子,眼中透着沉稳和坚定。此刻,他的脸上洋溢着归家的喜悦,那笑容仿佛能融化屋外的冰雪。他怀抱着幼子,小心翼翼地护着,生怕孩子受一点风寒。身旁的妻子,面容姣好,虽略显疲惫,但眼中满是幸福与期待。她轻轻地拉着项顺湣的衣角,跟在他身旁,目光不时落在怀中的孩子身上。
走进屋内,一家人几十口人早已围坐在客厅的火炉旁。项顺湣的祖母坐在正中间的藤椅上,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有神。她看着长孙一家归来,脸上绽放出慈祥的笑容,嘴里念叨着:“顺湣啊,可把你们盼回来了,快让我看看我的重孙子。”说着,伸出那双布满皱纹却依旧温暖的手。
二叔公和三叔公坐在对面的红木椅上,二叔公身材消瘦,眼神却透着精明;三叔公则体态稍胖,一脸的和蔼可亲。他们看到项顺湣一家,连忙起身招呼:“顺湣,一路辛苦了!”
二叔婆和三叔婆在一旁忙着张罗,二叔婆身形娇小,动作敏捷;三叔婆则身材高大,笑声爽朗。她们端着茶点和小吃走过来,热情地说道:“来,顺湣媳妇,刚做的,趁热吃。”
堂二叔和堂三叔也带着各自的妻子围了过来,堂二叔高大健壮,性格豪爽,拍着项顺湣的肩膀说:“顺湣,听说你在外面混得不错啊!”堂三叔则相对斯文一些,微笑着点头:“是啊,顺湣,可得多跟我们讲讲。”
项顺湣感激地看着大家,说道:“都是托家里的福,这几年还算顺利。”妻子在一旁轻声附和着,脸上带着羞涩的笑容。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而融洽。
“祖母,您身体还好吧?”项顺湣关切地问道。
“好,好得很!看到你们都好,我这心里就踏实。”祖母笑着回答。
“二叔公、三叔公,家里还多亏了你们照应着。”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都是应该的。”二叔公说道。
这时,孩子“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妻子连忙哄着:“宝贝别哭,别哭。”
大家都被孩子的哭声逗笑了,三叔婆打趣道:“这小家伙,哭声都这么响亮,将来一定有大出息。”
项顺湣看着家人,心中满是感慨和温暖。他深知,无论走多远,这里永远是他的根,是他心灵的港湾。
除夕日,天还未亮,项顺湣和他的父亲、堂兄弟们就开始忙碌起来。项顺湣的父亲,一位勤劳朴实的中年男子,虽然头发已有些花白,但精神矍铄。他拿着扫帚,认真地清扫着每一个角落,边扫边对项顺湣说:“顺湣啊,过年就得干干净净,这样才有新气象。”
项顺湣点头应道:“爸,您说得对。”
堂兄弟们也都干劲十足,有的擦拭家具,有的整理庭院。大家一边干活,一边有说有笑。
“顺湣哥,你今年可得多给我们发点红包啊!”堂弟调皮地说道。
“没问题,只要你们好好努力,红包少不了。”项顺湣笑着回答。
忙完清扫,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头选购对联和红灯笼。街头热闹非凡,各种年货琳琅满目。项顺湣精心挑选着,心中想着一定要把家里装扮得喜庆漂亮。
回到家里,大家开始贴春联、挂灯笼。项顺湣站在梯子上,仔细地贴着春联,嘴里念叨着:“这上联要贴左边,下联贴右边,可别贴错了。”
堂兄弟们在下面帮忙扶着梯子,嘻嘻哈哈地说:“顺湣哥,你放心贴吧,我们看着呢。”
院子里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映照着每个人欢快的脸庞。
中午时分,厨房里传来阵阵香气。项顺湣的母亲,一位厨艺精湛的主妇,正忙碌地烹饪着美食。她额头布满汗珠,却丝毫不在意,专注地翻动着锅里的菜肴。
妻子和几位堂弟妹也在一旁帮忙,妻子熟练地切着菜,说道:“妈,我来帮您。”
母亲笑着说:“好闺女,有你们帮忙,这顿饭很快就能做好。”
不一会儿,四五桌丰盛的佳肴便摆放整齐。大家围坐桌旁,长辈们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小辈们则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美食。
项顺湣端起酒杯,站起身来,说道:“在这新的一年,祝长辈们身体健康,祝兄弟们事业有成,祝孩子们学习进步!”
大家纷纷举杯,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屋子。
饭后,大家坐在客厅里看春节联欢晚会。孩子们拿着红包,兴奋地跑来跑去。
“爸爸,我要买好多玩具。”项顺湣的儿子奶声奶气地说道。
“好,只要你听话,都买给你。”项顺湣宠溺地摸着儿子的头。
夜幕降临,外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项顺湣带着儿子来到院子里,点燃了爆竹。
“砰!”爆竹声响彻夜空,儿子吓得捂住了耳朵,却又忍不住好奇地看着。
项顺湣笑着说:“别怕,儿子,这是喜庆的声音。”
一家人在这欢乐的氛围中,迎接新的一年,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