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替韩复榘保卫山东
接替韩复榘保卫山东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接替韩复榘保卫山东 > 第101 章 挥师北上

第101 章 挥师北上

加入书架
书名:
接替韩复榘保卫山东
作者:
木针
本章字数:
4372
更新时间:
2025-06-14

香秀曾经向向北提起过她的老家,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田庄乡小于庄村。

这个地方对于向北来说,原本只是一个陌生的地名,但因为香秀的缘故,它变得格外重要起来。

向北为了找马老汉和赵小英,曾经多次派遣手下的人前往小于庄村进行寻找。甚至整个德州地区都没有找到人。

然而,尽管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始终未能发现马老汉的踪迹。

这让向北感到十分焦虑和困惑,他不禁开始担心起马老汉是否遭遇了什么意外。

向北回忆起当初离开时,他特意给了马老汉一大笔法币,该不是因为这笔钱在火车上遭遇什么意外了。

向北希望马老汉和赵小英能够平安无事,毕竟,如果他们在路上出了什么事情,向北会觉得自己更加对不起己经逝去的香秀了。

向北整理一下思绪,还是不想马老汉的事情了。

向北之所以要发行同盟军的货币,是因为发现市场上的大洋流通太少了。

己经阻碍了山东的经济流通,如果再不铸造属于同盟军的大洋。

那么山东市面上的货币,将有很大一部分要流通美金。

向北可不想被漂亮过割韭菜,因为人家可以随便印那些纸币。

大洋,作为一种具有稳定价值的货币,有着诸多优势。

首先,大洋是贵金属货币,自身具有内在价值。

这意味着它不像纸币那样容易受到政府大量发行的影响而迅速贬值。

在战争引发的经济动荡和通货膨胀严重的背景下,大洋的价值稳定性使其成为人们信赖的财富储存手段。

其次,大洋的流通范围广泛,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

尽管政府推行了法币改革,但由于地方割据、政府对基层控制有限等原因,大洋在许多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仍然被广泛使用。

这种广泛的接受度为大洋的流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向北目前绝对不敢贸然发行纸币,原因有很多。

首先,同盟军自身并不具备非常精湛的印刷技术以及货币制造工艺。

这就意味着,如果强行发行纸币,很可能会因为技术不过关而导致纸币的质量存在问题。

就算同盟军真的掌握了这些关键技术,向北心里还是有所顾忌。

毕竟,之前鬼子就曾经耍过手段,通过印制大量的违法货币来扰乱市场。

对于这种情况,向北自然是心有余悸,担心鬼子会故技重施,给同盟军带来巨大的损失。

而且,相较于老头子,鬼子现在对陈向北的恨意明显更甚。

其次,向北更担心政府会不会打同盟军纸币的主意。

要知道,老头子可是连自己的货币都能印到 600 万亿之多。

可以想象,当时的经济状况有多么糟糕。

所以,向北实在不敢想象,如果让老头子抓到同盟军的任何弱点,他会怎样狠狠地压榨陈向北,恐怕真的会把陈向北薅得连毛都没剩。

综合考虑以上种种因素,向北最终决定还是选择发行大洋。

毕竟,大洋作为一种传统的货币形式,相对来说更为稳定和可靠。

当然,如果有人有足够的白银来发行伪币,向北对此倒也并不反对。

可以说,这次美国之行让向北收获颇丰。

他带回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白银,还有足够同盟军 50 万人吃上 20 年的小麦。

这些小麦的到来,无疑为同盟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障。

向北这次美国之行,基本上把同盟军所有的短板都补齐了。

剩下的就是大杀西方了,争取在战后分到比较大的蛋糕。

回到山东后,向北并没有停歇,他立刻下令让人在青岛修建大量的仓库。

这些仓库的规模相当庞大,其目的就是为了接收即将到港的小麦。

虽然向北心里清楚,即使他只拿出全部小麦的 1/20,也足够同盟军消化整整一年的时间。

但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做做样子的,毕竟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的。

不过,向北心里还是有些心疼的,毕竟这么多小麦来回运输,所耗费的汽油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然而,为了确保自己空间的安全,这点小小的牺牲还是非常值得的。

除了小麦,向北还将制造大洋的机器以及5 吨的白银交给了陈乔慧。

毕竟,钱袋子这种重要的东西,还是交给自己的老婆来管理,才能更加放心。

至于那剩下的 7000 多吨白银,向北决定要慢慢来,一点一点地拿出来。

否则,很多事情就很难说得通了。

为了方便这些银币在市场上的流通,向北这次除了发行银元之外,还特意发行了银角。

这些银角分别有五角、两角和一角三种面值。

而且,为了让银币的重量与价值相对应,向北特意设计了 10 角银币的重量正好等于 0.99 银元,而剩下的那 0.01 元,则正好是这些银币的制作成本。

这也极大的方便了民间的货币流通,也进一步加强了同盟军对金融市场的把控。

漂亮国既然己经对日宣战了,日本也在东南亚地区展开了猛烈的攻势。

没想到的是,泰国在这场战争中仅仅坚持了短短 10 多天。

便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同盟条约,要按这种趋势下去,日本人会很快占领东南亚。

在这样的背景下,向北果断地将北上的日程提了出来。

12 月 20 日,同盟军第六集团军约 10 万人,进军热河与察哈尔等地。

主要是大伙都憋久了,早就想和鬼子干一场了。

与此同时,第一集团军约 10 万人,从山海关出发,一路向北,首逼东北地区。

为了确保这两个军团能够顺利推进,同盟军还特意派出了 5 个飞行大队,为他们提供强大的空中支援,以增强攻击力量。

而向北本人更是亲自坐镇第六集团军,亲自指挥这场关键战役。

这还是陈向北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指挥一个军团。

至于原第一集团军的防区——平津地区,则由第五集团军的一部分接管,以确保该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