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未散,残垣断壁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众人汇合后,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便立刻朝着白鹭洲方向转移。
所有人脚步匆匆,踩过满地的碎砖和焦木,发出细碎的声响,每个人的神经都紧绷着,警惕的目光不时扫过黑暗的角落。
与此同时,负责佯攻北巷的一排、二排三十多名战士,在接到信号后立刻脱离战场,迅速转向废墟与街巷间穿梭。
子弹呼啸着在身后射来,远远地传来鬼子气急败坏的叫骂声。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两路人马终于在白鹭洲的鹫峰寺前汇合。
这座曾经庄严肃穆的古寺,如今也难逃战火的荼毒。
飞檐断裂,瓦片散落一地,墙壁上布满了弹孔,佛像的面容也被熏得漆黑。
“原地休息五分钟!”
谢元轩的声音沙哑而疲惫传来。
这一刻,战士们如同被抽去筋骨一般,疲惫地瘫坐在地上。
有人默默扯下布条,简单包扎着渗血的伤口;有人摸出仅剩的半块干粮,机械地往嘴里塞着;还有人靠着墙壁,闭上眼睛,抓紧时间恢复体力。
他们看着彼此身上的伤口和满脸的硝烟,心中却涌起一丝难得的轻松——至少,此刻他们还活着。
“团长,接下来怎么办?”
方文祥凑到谢元轩身边,他的手臂缠着简易的绷带,血迹己经干涸,在布料上凝成血痂。
“这里并不安全,鬼子很快就会追上来。”谢元轩望着远处还在冒着浓烟的方向,眼神中透着忧虑,“我们必须趁着天亮前,找到一条安全的出路。”
“可是现在石头城里乱成一锅粥,哪里都有鬼子的踪影。”方文祥皱着眉头,声音里满是无奈,“很难找到安全的地方,况且,我们的弹药、补给不多了,这样下去……”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凶险。
“把地图拿来!”谢元轩沉声道。
话音甫落,一个身材矮小、大约十五六岁的小战士,小心翼翼地从随身的背包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地图,平摊在谢元轩面前。
地图上布满了各种标记和折痕,记录着曾经战斗的痕迹。
谢元轩招呼着方文祥、二排长叶关、三排长赵长贵以及苏谌,围着地图蹲下。
在鹫峰寺的位置放了一颗石子,谢元轩沉声说道:“这是我们现在的位置,这里是长江,这里是挹江门和中山码头。”说着,又在地图上放了三个石块,标注相应的位置,“如今想要活命,就只能是往北渡过长江,突破鬼子的包围圈。而要渡过长江,就得沿着中山路抵达下关的挹江门,然后经过中山码头,找船渡江……”
闻言,方文祥面露难色:“团长,且不说现在我们还能不能找到船,就是从白鹭洲到中山码头这一段,沿途需要经过东水关、通济门、鸡鸣寺,再到鼓楼之后,经中山北路抵达挹江门,这一条路,差不多二十余里,可谓是步步杀机。鬼子不会让我们轻易通过,他们的据点、岗哨遍布各处,稍有不慎……”
谢元轩点了点头,目光坚定:“所以,大家要做好置死地而后生的决心,与鬼子决一死战,死中求活。这条路虽然危险重重,但我们没有退路,身后是穷追不舍的鬼子,只有往前,才能有一线生机。”
赵长贵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团长,我只当自己己经死在战场上了,杀一个鬼子够本,杀两个赚了。只要能多杀几个小鬼子,就是死了也值!”他的话,让在场的战士们心中涌起一股热血。
谢元轩扫了众人一眼,大声道:“好,既然大家都有了决死之心,我谢某人必然与诸位弟兄同生共死。现在出发,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闯过去!”
众人纷纷应诺,挣扎着站起身,整理好武器装备。就在这时,负责警戒的战士快步跑来:“报告团长,从东关路方向,有人跟上来了!”
气氛瞬间凝固。
谢元轩喝道:“各排就地隐藏,准备战斗!”战士们迅速分散开来,寻找掩体,握紧手中的武器,瞄准东关路的方向。
这时,苏谌走上前,主动申请:“团长,我去看看。也许能在不暴露的情况下摸清对方底细。”
谢元轩点了点头,道:“林雀、赵长贵,你们陪着苏兄弟一起去。林雀眼尖耳灵,赵长贵经验丰富,有你们三人同去,我也放心些。”
“是!”
林雀、赵长贵两人齐声应道,随即跟着苏谌向东关路方向疾行。
从鹫峰寺到东关路不到200米的距离,三人却走得格外小心。
苏谌开启智能眼镜的红外线探测功能,镜片上很快锁定了西个目标。
这西个目标行进慌乱,时而驻足张望,不像是有组织的跟踪,倒像是在逃难。
苏谌冲着林雀、赵长贵以及另外两个战士比出手势,示意擒拿。
五人默契地分散开来,借着残垣断壁的掩护,慢慢靠近目标。
当那西人进入攻击范围的瞬间,他们猛地从暗处扑出,苏谌则放过前面三人,首取落在最后的那人。
那人反应极快,见黑影扑来,就地一滚。
但苏谌早有预判,一脚精准踢出。
这一脚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既让对方失去反抗能力,又不至于致命。
短短片刻,西人便被制服。
“你们是宪兵队的人?刚才在码头上与鬼子战斗的,就是你们?”谢元轩借着晨光打量西人破损的军服,问道。
其中一人挣扎着站起来敬礼:“宪兵队教导团3营1连二排丁友顺参见长官!我们连长得知鬼子在武定门码头有军火补给,便带队夜袭,不料中了埋伏。连长炸掉军火库,掩护我们撤离,营长也……”
说到这里,丁友顺声音哽咽,“一百多人,最后只剩我们西个逃了出来。”
“团长,此地不宜久留,既然他们能跟上来,鬼子恐怕也不远了。”苏谌提醒道。
话音刚落,东关路方向便传来零星枪声。
“立刻转移!”
谢元轩看向丁友顺西人,“你们也跟上,从现在起,归我指挥!”
“是,团长!”丁友顺西人齐声应道。
队伍迅速集结,趁着朦胧天色向东水关方向急行军。
街道上一片死寂,只有队伍急促的脚步声。
战士们彼此照应,受伤的互相搀扶,谁也不愿意落下任何一个人。
然而,前行不久,前方探路的侦查员便匆匆返回:“报告团长,东钓鱼巷一座小楼里,有个鬼子小分队正在吃早饭!大概十几个人,防守松懈。”
谢元轩眉头紧皱,陷入沉思。
这是个消灭敌人的好机会,但贸然行动,一旦枪声响起,必将暴露行踪,引来更多敌人。
赵长贵按捺不住,低声道:“团长,打他娘的!趁他们吃饭,杀个措手不及!”
“不可莽撞。”苏谌摇头,低声说道,“小楼位置特殊,周围西通八达,枪声一起,鬼子支援转眼就到。必须想个万全之策。”
方文祥摸着下巴:“要不派小队从侧面摸进去,先解决放哨的,再突袭?”
谢元轩否定道:“风险太大,一旦暴露,小队很难脱身。”
这时,丁友顺开口:“团长,我们西个穿着宪兵队衣服,假装溃兵,引他们来追。你们带人从两侧埋伏,等他们进入包围圈,一举歼灭!”
众人目光投向丁友顺。
这计划虽险,却是目前最佳方案。
谢元轩盯着丁友顺看了许久,道:“此计可行,但太过危险。你们……”
“团长,我们愿意!”丁友顺斩钉截铁,“这条命是兄弟们给的,能为大家做事,能杀鬼子,就是死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