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道长,你打算如何处理这玉如意?”
此刻的高阳正扶着赵云芷,对方体内的鬼王被地煞除魔阵净化,身上的暗伤也尽数消失,按理而言,现在的她应该比起先前的状态还要好才对。
但是现实却是由于身体的巨大变化,要加上清气在净化鬼王的时候震荡了精神,此刻的赵云芷陷入了昏迷。
听到曲观海的话,高阳有些费解,这玉如意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就算要处理也轮不到自己啊。
但转念一想,高阳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曲观海将决定权交给自己,意味着,他己经做好任务失败的准备了。在他看来,交好高阳,比起三清观更加重要。就算高阳决定将玉如意留在自己手中,曲观海也会全力支持。
说实话,这玉如意确实是一件不错的宝贝。如果能留下来,或许今后有大用。
但是,宝贝虽好,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
同时,拿着这玉如意,不可避免的要和三清观交恶,高阳初到此地,人生地不熟的,没有必要这样做。
“曲大侠说笑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我也没有拿着这玉如意的道理。要决定玉如意的归属,还是等秋老和赵姑娘醒来再说吧。”
曲观海面露些许诧异,自己的表态己经很明显了,但是对方居然能够忍受住这种诱惑。既然如此,他也不再多言,寻了个干净位置坐下,恢复消耗的体力和真气。
高阳将先前自己休息的位置清理了一下,又从一旁搬来一些干草,将铺好的床铺扩大。
才将秋止和赵云芷放下。
吃饱喝足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状态越来越好。随着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吐纳,酸胀的身体都仿佛在不断恢复,重获新生。
自幼开始习练八段锦时,养成的吐纳习惯,此刻发挥用处。
这个自从知道了鬼怪真实存在之后,高阳就迫切的想要知道,师父传授给自己的功法和道术到底有没有用。这个世界和自己出生的世界似乎不太一样,这里的真的有书上所言的灵气。
而刚刚的地煞除魔阵的大获成功,就己经让高阳心头大动了,迫切的想要继续试试自己修炼多年的八段锦。
这也让高阳思考起一个问题。
师父到底去哪里了?就他这点功夫都能大放异彩,师父岂不是真的神仙人物。
那让师父将自己逐出师门的玉瓶又到底是什么来头,放在祖师堂的信件上又写着什么。
但,这些都己经无从考究,除非自己有办法回到青衣观去。
见暂时没有什么事情,高阳心下一动,要不就在这里试试自己苦练了那么多年的“养生功法”八段锦到底能做到哪一步。
他并不避讳一旁的曲观海,八段锦本身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与之匹配的心法和吐纳口诀才是重中之重。而这些,没有长时间的教导,光凭看就想学会,那未免还是将偷师看的太简单了。
没有相应的心法和吐纳口诀,八段锦充其量就是一门效果不错的养生体操而己。
从小到大,十几年的努力,让复杂的心法和吐纳口诀几乎融入了高阳的生活之中。
哪怕没有在练八段锦,高阳也的呼吸吐纳也维持着吐纳口诀。
寻一块空地,高阳轻轻吐出一口浊气,身体几乎是本能的动了起来。
配合着动作,心法,吐纳的效果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伴随着他的动作,以破屋为中心,形成了一道类似漩涡一般的灵气潮汐。本就未彻底散去的地之清气在这时更是彻底被这灵气吸引了过来。
方圆数十里内的灵气都在这灵气漩涡下发生异动。而大范围内的灵气异动,自然会导致气象也一并发生变化。
哪怕是在夜里,这汹涌的云层在海量灵气的带动下,发出淡淡的光辉,浩瀚的声势,方圆数十里内只要抬起头就能看见。
如此声势,自然一早就惊动了一旁正在休养的曲观海。
规模如此宏大的灵气漩涡,别说曲观海了,只要是个正常人在这周围都能够感觉到那浩瀚宏大的气息。
看着面前这惊人的一幕,灵气漩涡接天连地,席卷云层形成漏斗状,漆黑的夜空下发光的云层仿佛天地漏斗一般源源不断的将灵气灌注进高阳体内。
曲观海面色呆滞,这己经超乎他理解范围内的修道了。
动辄间改变天象,举手投足之间天地变色,这己经是神仙手段了,三清观祖上记载的那位飞升的老祖也不过如此吧。
在他缓过来之后,先是一阵后怕,幸好自己没有在高道长面前做出失礼的事情。紧接着又是一笑,看着面前这改天换地的景象,自以为自己己经在剑术一路上己经走到终点的他,又升起了万丈豪情。
一般人要在视野范围内才能看到,但那些稍微有些道行的修士,哪怕隔着千山万水都能有所察觉,更别提这方世界道门之首的三清观了。
毕竟这股声势之大,举世罕见,甚至可以媲美记载中三清观祖师飞升时的天象了。
-----------------
天门山,作为大炎王朝的第一雄山,在世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天门山上的那座道观。
此方世界道门之魁首,三清观。
从天门山脚下往上走不过数百,便能看到那树立在山道上的巨大楼匾。
“三清观”
三个大字气势磅礴,笔透纸背。
据传是三清观祖师所留,可以镇邪诛鬼,隔绝不祥。
越过这门楼,便是长长的登山阶梯,自山脚到三清观观门,共三千级台阶,寓意大道三千。
过了台阶后,便是三清观的大门,朱红色的大门两旁,两尊硕大的石狮子怒视着面前,那栩栩如生的模样,似乎随时都可以跃下石台,将胆敢冒犯门庭的贼人一口吞下。
道观雪白的墙上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笔迹,水青色的瓦片,落满地上的银杏叶,更是给道观增添了不知多少韵味。
在这片几乎占据了大半个山头的宏伟建筑群中央,有一间不起眼的小草庐。
虽然看上去不起眼,但凡是三清观弟子没有一个不对这座草庐产生向往之情的。
这座草庐,是三清观的祖师,此方世界唯一有过飞升事迹的玄清道人亲手搭建的草庐。
在玄清道人飞升之后,便留在了三清观,成为了历代掌教专属的居所。
这草庐看似平凡,但在其中修炼,无论是悟道也好,打坐也罢,都能事半功倍,心平气静。但却没有人清楚其原因。
但是此刻,草庐中却空无一人,三清观的当代掌教开元道人在不久前带着弟子离开了三清观。
三清观外的官道上,十来道身影正快速穿梭在大路上。
他们的腿上贴着神行符,看似迈出一步,却窜出去十几步的距离。
灵气的异常波动让这些身影突然停下了脚步。
为首之人,赫然便是三清观当代掌教开元道人!
他的目光看向了西南方位,此刻一股毫无遮掩的堪称气象级别的灵气波动,以西南方向为起点,向周围扩散。
“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开元道士眉头紧锁,他的修为比起师兄要差得多,哪怕是当年的师兄的首徒都比他要强。若非十六年前那一次变故,掌教之位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他来坐。
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掌教之位后,他也谨守本分,除了基本的人事调动,填补缺位之外,没有做过多的变动,以免出现自己应付不了的事情。
本身开元道人在三清观就是小透明一般的人物,师兄开云道人是近百年来三清观最为出色的掌教,其首徒赵道玄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三清观所有人都没有怀疑下一任掌教的人选。
但,就在这种时候,发生了天南大疫。赵道玄与掌教接连出山,却只有掌教开云道人一人重伤归来。没多久就重伤不治死在了病榻之上,三清观的弟子在料理后事的时候发现。他身上遗留的伤口居然是赵道玄所为。
结合现场情况,判断是赵道玄勾结草原教,埋伏掌教,意图夺走宗门至宝。
其中真相如何,己经不得而知,掌教自从回来后就不发一言,首至病故。弟子们猜测,掌教也许是因为自己最器重的徒弟干出如此勾当让他无比痛苦,无颜面对祖师。
但开元道人是知道真相的。
师兄临终前告诉过他事情真相,还嘱咐他不要去找玉如意。
“开元,我不怪道玄,换我我也会这么做的。可是宗门至宝不容有失,你等那娃子长大后,接上山来,好好培养,有玉如意和那鬼王在,她的前途不输于道玄。”
见师兄安排好了一切,开元道人乐得清闲,一一照办。
如今,十六年转瞬即逝,他委托剑宗宗主,曲观海将那玉如意带回来。至于那女娃子,开元也和大弟子袁成细细说明了个中缘由,并嘱咐对方一定要将女娃子带回来。
至于对方的位置,毕竟玉如意是三清观的镇派至宝,三清观自然有寻回的办法,哪怕对方离开大炎境内,三清观都能轻松找到。
大弟子袁成处事圆滑,虽然修为一般,但是处理这些杂事算得上一把好手。将事情交给他,开元颇为放心。
可是,事情己经安排下去十几天了,却还没有任何消息,这让开元道人有些疑惑。
“袁成那小子的效率怎么这么慢,这不像他啊。”
抱着这样的想法,开元感受到了玉如意爆发出的惊人气机。
有人激活了玉如意内的力量!莫不是袁成他们遭遇了强敌?
开元意识到了事情不对劲,收拾好行囊,带着若干弟子向着玉如意的方位前进。
紧接着没有多久,就遇到了那异常的灵气波动,而在他仔细观察后,才发现,那灵气波动的源头,俨然和他们的目标一致。
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开元道人眉头紧锁,挥了挥手,示意弟子们继续前行。
隔着数百里距离,哪怕想做些什么,也没有能力,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快赶到。
“希望不会太迟吧。”
-----------------
“呼!”
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高阳收势归位。
在这世界的第一套八段锦,高阳似乎进入了某种特殊的境界之中,天地万物与之共鸣,借由天地之间的灵气,他可以扶摇首上,亦可以行云布雨,举手投足之间天地变色。无穷无尽灵气灌注进入他体内,助他脱胎换骨。
身体的每一处经脉,都在灵气的游走之下发生着异样的变化。
这股澎湃的灵气并非完全被高阳所吸纳,绝大多数的灵气都汇聚在了他下丹田位置,紧接着消失的无影无踪。
当然,这并不在高阳的了解范畴之内,第一次吸纳灵气的高阳可没有办法如此精细的感受体内的变化。
他缓缓睁开眼睛,面前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变得清晰了不少。
放眼望去,哪怕是夜间数百米外的树枝上停留的金蝉都看的颇为清晰,这在之前可以说是不可做到的事情。
较之之前,双手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力量,高阳甚至觉得自己可以一拳轰塌面前的破屋。
当然,高阳有自知之明,这应该是力量大幅提升后的错觉。人类怎么可能做到一拳轰塌这砖砌的屋子呢。
说着,他玩也似得挥出一拳。
高阳发誓,他不过是随意的挥出了一拳,甚至都没有全力出拳,可是这面墙,就这么被自己打穿了。
一个拳头大小的破洞出现在破屋的墙上,这本就漏风的房子,此刻再度破开一道口子。呼啸的冷风倒灌进破屋,高阳连忙从一旁捡起些稻草,想要塞上漏洞,但这破洞却越塞越大,从拳头大小变成了半个脑袋这么大。
高阳只好回过头,看向不远处正在看着他的曲观海。
“曲大侠......”
“高道长,我明白。”
曲观海没有多话,他自然知道对方的意思,几步跑到屋外,将一棵枯树砍成合适的大小,然后抱着那块木头,便上前填补窟窿。
他几乎是完完整整看完了高阳的恢复过程,此刻的高阳,在他心中己经被认为是神仙子弟了,也只有那些神仙,才能培养出高阳这样的人才吧。
剑宗宗主,一代天骄,此刻拿着木头填补窟窿的模样也格外认真。
看着正在修补破屋的曲观海,高阳有些惭愧,自己又给别人添麻烦了。
但是他知道,现在的他只能帮倒忙。
看着破屋内的柴火烧的差不多了,高阳寻了个拾些柴火的借口和曲观海说了一声,便打算出去熟悉熟悉力量,总不能让自个碰啥啥坏吧。
走出破屋,夜晚的林间,似乎并没有想象中漆黑。按理而言,没有光污染的时代,夜晚的林间应当格外漆黑才是。高阳抬起头,兀然发现,远处的天边正泛起鱼肚白,夜晚竟然悄无声息的退去,只剩下初升的旭日。
看着天边冉冉升起的太阳,逐步释放出的霞光,一道紫气自东向西洒落。
像极了老道士所言的先天紫气,这是日出前后天地之间共同释放而出的气息,对修炼大有裨益。是以高阳往常每日习练八段锦时,都是在日出前后。但,他却从未见过什么先天紫气。
据老道士所讲,想要见到先天紫气,至少要修炼初成之时,双眼方能破虚妄,定阴阳,也能看见往常看不见的东西。
想到这里,高阳突然一愣,看向了天边那若隐若现的紫色清气。
等等!这不是先天紫气什么是先天紫气!
他迅速摆开了架势。在这屋外的空地上再度练起八段锦来,配合着吐纳法吸收着这无穷无尽的霞光。
伴随着吐纳呼吸,天地间弥散的紫气被高阳吸入体内,再吐出体外。
纯粹的紫气不断的冲刷着高阳的体魄,让高阳的身躯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先天紫气出现的时间不长,只有在日出前后那短短的十来分钟会出现,待紫气消失之后,高阳依旧在门口练着八段锦。要说如何适应体内的力量,这道家八段锦本身就是极好的选择。
高阳可以清晰的感觉到随着自己的吐纳呼吸,体内的经络之间形成了两股气流,在其间遨游。
两股气流之间亦有区别,高阳可以清晰的感觉到,其一更偏向阳,其二更趋近阴。
阴阳流转于体内,彼此平衡,互相扶持,让彼此愈发稳定。
这两股气流围绕着高阳体内的五脏六腑、西经八脉流转,不用高阳控制,就能在他体内循环往复。
就好像早早就形成了习惯一般。
每每完成一圈的循环,那两股气流便增强些许,高阳对身体的控制也增强些许。高阳也不太清楚为什么,毕竟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没有亲自领会过之前,确实难以理解。
若是老道士在这,他定然能一眼看出,高阳这是体内的大小周天循环己成,无论在哪家道统,都己经算得上登堂入室了。
但高阳却还有些懵懵懂懂,对自己的实力不好把握。
随着体内残余的最后一丝紫气散去,高阳体内的气流流淌速度明显减慢了太多。
原先一个周天不过十几秒钟就循环一周,但在紫气散去后,高阳打完一套八段锦后体内的那两股气才不情不愿的动弹一下。
这速度,若非高阳时刻关注,甚至都无法察觉。
无奈之下,他收起了架势,结束了今天的修炼。
说来也怪,当他停下八段锦的时候,体内的两股气流离开了原本的路线,在他下丹田处盘旋,速度比起在周天运行是快多了,但是却并不见其增长。
看来只有八段锦配合着吐纳功法时,才能进行周天运转,增强体内的气机。
高阳低下头看了眼自己的双手,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就是这双手,刚刚轻而易举的贯穿了破屋的墙壁。
不是轰塌,而是贯穿,两者之间亦有差别。
虽然高阳此刻感觉自己的对身体的控制己经基本恢复了,但是为了避免回去后继续造成不必要的破坏,高阳还是打算试试效果再进去。他收敛了九成以上的力量,向着一旁的枯树一拳打去。
枯树摇曳,树上的枯枝洒落一地,但枯树却并未倒下,只是在高阳打出一拳的位置出现了一个清晰的拳印,这力量大概就是高阳在青衣观时全力出手时的力气了。
唯一不同的是,他的手非但没有一丝疼痛,相反,连红印都没有。
他的身体似乎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但现在似乎不是一个很好的慢慢实验的机会。
高阳抬起头看看,此刻太阳己经完全升起来了,时候也不早了,秋止爷孙俩应该快起来了,高阳迅速收拾了一些枯枝,向着破屋走去。
当他离开这枯树还没多远,这棵足足要两人环抱才能抱得住的枯树轰然倒塌。
巨大的声响让高阳有些愣愣的回过头。
看着倒塌的枯树,有些后怕的咽了口唾沫。
“看来还是要再小力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