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0年代走向星辰大海
从50年代走向星辰大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从50年代走向星辰大海 > 第23章 新的学习安排(上)

第23章 新的学习安排(上)

加入书架
书名:
从50年代走向星辰大海
作者:
南海大盗
本章字数:
4692
更新时间:
2025-05-04

李百战是在下午西点结束自己的考试,不出意外,他的专业成绩均是满分,这个分数普通老百姓听了可能只是说一声“读书厉害!”。

但是在高校圈子里造成不小的震动,据说京华大学理学部下属的数学专业领导闹到校长那里,一定要李百战就读数学专业,说如果不让李百战进入数学专业,京华大学的校长就是历史罪人。

校长最终把球踢回理学部,让他们内部解决矛盾。

除了李百战,当天晚上,其他参加考试的同学全部放弃了专业考试,题目都看不懂,还怎么考啊!

在家长和学校领导的要求下,京华时报后续报道全部隐瞒李百战的名字,京华时报连续一周,把李百战不良少年、少年天才、百年一遇的科学巨匠苗子等等人设全部报导了一遍。导致这几日,郭飞羽对他的称呼取决于京华时报给他最新的冠名。

关于流言一事,并没有公开说明是谁制造的,只是不过一个月,副校长和教导主任都调动去别的学校了。

考试过后的第二天,李百战自己去了农业大学,他按照农大给他的信息,先是来到了校长办公室。

农大的校长是李先生,是一位在土壤方面做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虽然现在己是校长,但仍然坚持亲自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多次亲临一线,是值得尊重的前辈。

李百战敲门进来之后,李先生看着李百战仍有些稚嫩的脸庞,有些不相信问道:“你就是李百战同学?”

李百战双手握在身前,十分恭敬地回答道:“李校长,您好!我就是李百战。”

“好好好,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先坐下!”李先生显得很开心。

李百战坐下后,李先生又跟带李百战进来的校办工作人员道:“你通知一下戴先生和金先生,让他们来一趟我这里,就说李百战到了。”

李先生没和李百战聊太多学术方面的东西,只是像长辈一样,关心地了解李百战的爱好、日常生活,在听到李百战说自己现在在家负责给家人做饭,李先生竖起来大拇指。

没一会,工作人员带着两位约六十岁左右的学者进来,正是农大在作物遗传育种方面的领军人物戴先生和金先生。

两位先生看到李百战,表情和李先生一模一样。

“我先说说我的建议,然后请戴先生和金先生说说你们对李同学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安排。”李先生开口道。

“我建议不要按照现有的本科教学计划对李同学的学习进行安排,应该特事特办,根据小李的具体情况制定特殊的培养计划,同时尽快安排李同学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并根据李同学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决定提供的科研资源。”

“两位先生觉得如何?”

虽大较大的金先生开口道:“我们之前讨论过李同学的培养计划和科研工作安排,我简单说说。”

“根据李同学这次考试的结果,我们决定让李同学本硕博首读,李同学可以自行安排日常学习计划,没有必要一定要去上课,只要李同学拿到本科、研究生和博士所需的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我们就给李同学颁发博士毕业证书。”

“关于进入课题组事宜,我们所有课题组在前三个月,全部对李同学开放,三个月后希望李同学能够提交一份课题研究计划,并根据各个课题组导师反馈,再决定李同学具体的科研工作安排。”

“这样安排我觉得非常灵活,也有利于李同学的成长,李同学你自己怎么想的?”李先生对金先生的安排很满意。

李百战略微想了想,答道:“非常感谢学校和各位老师对我的宽容,我将努力学习,必定不让各位老先生失望。”

“学习方面我没有任何意见,关于课题研究的选择,能否把三个月时间限定改一改,只要我制定的研究计划能得到金先生、戴先生等导师认可就可以开始具体的研究工作。”

“哈哈哈,有志气,这点我代表两位老先生同意了,不必三个月,只要计划可行,就可以。”李先生乐道。

“还有一点,能否在不影响其他课题研究正常开展的前提下,我可以使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如因我的使用造成损失或占用原来的科研经费,我个人负责。”李百战继续道。

这次,三位先生各自对视了一眼,能提出这种要求,说明李百战对实验室工作不陌生,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李百战对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其实己经有了计划。

戴先生开口道:“李同学,你放心,我们几位老先生既然认可你,使用实验室实验器材这事你大胆用,系里会支持你的。”

“李同志,只要你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有价值的成果,我代表学校表态,将全力支持你的工作。但是我们希望你能够一步一步来,你要走的路还很长,一定要走稳走妥了。”李先生开口道。

金先生开口道:“李同学,我估计你现在对课题研究己经有些想法了,你可以谈谈吗?”

李百战开口道:“是有些想法,不知道是否成熟,还请几位老先生指正。”

“我想先完善三系法技术路线的设计,三系法的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它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如果确认可行,整个课题需要得到多个相关科研单位的认可并参与,时间跨度可能持续数十年。”

“就目前而言,里面很多关键点都是我个人的推测,需要众多一线科研工作者参与并进行实验验证。我完成技术路线设计之后,将提交学校审核,在获得学校和系里的认可之后,我再编制第一阶段的工作计划,这件事情我觉得不仅需要得到学校和系里的支持,还需要得到农业主管部门的支持。”

“另一方面,我希望能够使用实验室的实验器材,是我想验证一下限制酶是否存在,这个需要做大量的实验。”

听完李百战的阐述,李先生笑道:“小伙子野心不小,志向很远大啊!两位老先生怎么看。”

金先生答道:“说实话,李同学提出来的这两个课题,我们都觉得难度很大,方向应该是对的,但是以现在的知识和实验技术积累,我们并不看好短期内有结果。”

戴先生笑道:“不过,我们还是决定支持李同学,我们不要求李同学短期内出研究成果,我们希望在未来,李同学能够出更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科学研究本来就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因为我们自己的认知限制,就对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工作进行干扰,那就是犯了错误,历史证明很多重大科研成果都是年轻人做出来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