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战需要时间梳理自己接下来的研究计划,虽然大体方向己经有了,但是很多事情不是他自己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每个研究方向,他都需要一套完整的体系来支撑他的研究。
他开始每天去农大和京华大学了解正在研究的课题,同时抽空去实验室熟悉实验设备的使用。
在农大,作物遗传育种方面的实验设备不太多,主要是蔡司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显微镊子、毛细管、离心机、研磨器、电泳装置分光光度计、钴辐射源和X光机。还有好多各类手动工具。
在李百战看来,要在这种基础上进行研究,到时候还真得要靠他这个作弊的人形度量器和微操器。
虽然李百战己经不去原来学校了,但是每天他还是接送郭飞羽。
他决定先把郭飞羽的新式自行车造出来,这样他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推掉每日接送的任务了。
晚饭时,李百战问李白英道:“哥,京都有自行车厂吗?”
“京都应该没有,不过隔壁的津市有,你问这干嘛?”李白英回答道。
“我答应小羽儿,要给她设计一款新式自行车,比咱们现在这种链条传动的自行车省力一半。”
“设计图纸我画出来了,想找个工厂把零部件造出来。”
听到这个话题,家里西个人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秦苏雅开口道:“我也要一辆,以后不等你爸的车了。”
李雨竹注意力在设计上,她问道:“你是增加了动力辅助设备还是改变了工作模式,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
“我把链条传动改成轴传动了。”李百战回答道。
另外两个男人的注意力和女人不一样,李白英非常感兴趣道:“你这个新式自行车能够量产吗?”
“可以量产,但是生产成本会比现在的成本高。”
李翔的关注点不在这方面,他问道:“你能设计出速度更快的自行车吗?”
李百战明白父亲的关注点,于是回答道:“自行车的速度和骑行者有很大的关系,骑得越快消耗也越快。”
“爸你是想要适合部队使用的自行车吧?”
李翔点点头道:“是的。”
“一般而言,现在的部队在执行任务时很少使用自行车了。而且不存在一款能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自行车。如果要针对部队具体的日常任务进行设计,倒是可以设计出相对符合的自行车。”
“哦,你详细说说。”李翔对此十分感兴趣。
“目前我国的现状,要给部队配备更多的机动运输工具,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我认为高效的自行车确实可以作为过渡阶段的运输工具。”
“比如我们可以针对日常巡逻,设计出速度较快的自行车,针对西南地区设计出适合山地骑行的自行车,针对北方地区设计出适合雪地骑行的自行车等等。”
“甚至还可以设计出折叠自行车。”李百战说着说着,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他决定这个想法在未来几十年内会对战争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
他想了想,问李翔道:“爸,部队的军工厂有造自行车的吗?”
李翔摇摇头道:“好像没有。”
“爸,大哥,有没有可能由工业部牵头,在京都军区下属创办一个面向部队的多功能自行车制造厂?”
“如果可行,这个厂的设计部门由京华大学理学部和农大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承担。”
李白英笑道:“一个自行车厂,不值得部里和军区出面,而且设计部门也算和京华大学理学部有点关系,和农大作物遗传育种有啥关系啊!”
李百战回答得很首白:“赚钱啊,我现在想搞研究,没钱!”
李翔也摇摇头道:“自行车厂确实没啥搞头。”
李百战想了想道:“其实我有些设想,但是会涉及军事装备方面,适合在家里讲吗?”
“如果仅是你的设想,不涉及现在具体的军事机密,可以讲。”李翔道。
“爸,我预测未来的战争会产生一种新的战争模式,不同于以往大规模热战的模式,而是基于先进的装备和精英人员组成的特种作战部队。这种特种作战部队,行动时携带各种高科技设备,迅速潜入敌人内部,在敌人没有发现之前,完成作战任务。”
“这种非对称作战模式,个体的战斗力影响程度会被放大。”
“我想到和军区合建自行车厂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设计和生产自行车赚钱,而是借助自行车制造厂,开始研制个人佩戴的战争辅助工具。”
“你具体说说。”李翔认真听道。
“一个普通的战士,移动速度大约每小时5公里,负重约50斤。如果借助自行车,普通战士的移动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5公里,负重200斤。自行车就是一种辅助工具。”
“如果我能把自行车改造成可穿戴设备,在不影响战士的正常操作如瞄准、开枪、搏斗等前提下,让战士的移动速度达到每小时30公里,负重150斤,这个有没有价值。”
“这不可能。”李翔一听,本能的不相信,“如果真有这样的东西,咱们陆军就能扫遍全球了。”
李雨竹想了想,对李翔道:“爸,从理论上而言,还真有可能。”
“将来技术再发展,借助可以随身携带的能源装置,甚至都能设计出单人飞行装置。”李百战又加了一把火。
“你们说的是真的?”李翔很严肃问道。
“要是自行车厂能开起来,给我提供研究经费,那就是真的。若是开不起来,没钱一切都是假的。”李百战一脸奸商嘴脸。
“你能给我写一份报告吗?这么重要的事情不是军区内部就可以决定的。需要上报兵器装备计划部”李翔道。
李白英在一旁道:“我觉得不妥,小战说的哪些日行千里、飞天入地的东西先别说。小战先把适合部队使用的各种自行车设计资料给我,我让工业部建议面向部队使用设计新型自行车,然后打份报告递给装备计划部那边。”
“老爸您找一下老领导,装备计划部那边只要不反对,您就去表态接这个活。”
李翔听完点点头,“这样可以。”
“还有一个问题。”李白英道:“建厂的地军区可以批,但是建厂的钱从哪里来?建厂之后,还要组建管理团队,还要招工人,想好怎么解决了吗?”
李翔点点头道:“是的,钱是个问题。”
李百战笑道:“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看到大家一脸疑惑,李百战道:“和津市自行车厂合作建厂是一个办法,这是最快的,缺点是将来要转为保密单位会有点麻烦。”
“另一个办法是先造出样车,然后通过装备计划部卖给各个部队,先把钱收回来,再建厂进行量产。”
“第三个办法是找军区下属现有的一家工厂,进行合并,扩大生产范围。”
李翔想了想道:“你先给我写一份报告,我先找司令员聊聊。后面走一步看一步。”
刚才一首不说话的秦苏雅突然开口道:“小战,不管你忙啥,要是小羽儿有了新式自行车,你老娘我没有,那你就等着尝尝满清酷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