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父皇在朝堂上,说,如果我怀了……”说到这儿,谢灵昭故作意味深长看着江潮,
“你的孩子,会给我们的孩子皇孙待遇,朝臣反对,甚至有人死谏……”
江潮:“……”
他斟酌着问:“我猜陛下不止想给我……你的孩子皇孙待遇,还要将他冠以谢姓,录入皇室族谱。”
谢灵昭瞪眼:“……你怎么知道?”
“死谏是比较罕见的。”江潮道,
“陛下应该是做了些骇人听闻、不合常理的事情,才导致臣子激烈反对。”
谢灵昭看着眼前男子,心中酸溜溜:
这就是被作者偏爱的反派吗?
那日回城,她知道父皇要给自己的惊喜是什么,是因为她在预知梦中见到。
而江潮,仅是根据自己说的臣子死谏和给孩子皇孙待遇这几个条件,就能推测出来。
这一刻,谢灵昭对“终极大反派”几个字有了具象化的认识。
跟这样的人做对手……
谢灵昭不由得揪紧被子。
江潮感觉到怀中人的紧绷与不安,不知她具体在害怕什么,继续分析道:
“您是担心陛下无法给您的孩子带来特殊待遇,还是担心陛下因此而失了人心?”
谢灵昭不禁好奇:“难道你都能解决?”
“殿下担心前者还是后者?”江潮首截了当问。
他等闲不浪费表情。
“后者,我想解决后者。”
江潮沉默片刻,问:“介意和属下说说具体的情况吗?”
谢灵昭一怔,心内迟疑起来。
江潮不会是在打探南梁的朝政,将来借此为筹码,回大齐上位?
念头刚闪过,空中出现一行行弹幕。
【哎呀,江潮不愧是终极大反派,走一步算十步,现在就开始摸南梁的底,日后回大齐,岂不是能一举掌控南梁?】
【楼上的,你看书不仔细,书中说了,反派自从主动脱离大齐皇室,就己经不将大齐皇室当成他的家了,他所求不过是踏遍山川河流,领略世间美景。】
【是啊,南宫潮烦透了皇室的尔虞我诈,向往温馨的小日子,否则也不会顺势继承‘江潮’的身份跟着舅父一家生活,过平淡的小日子。】
【那也改变不了他日后会回大齐夺嫡的事实……反派很复杂的,或许现在他没有回大齐的心思,但难保他不是在为自己积攒第二条路的资本……别忘了,他理智冷酷,狡兔三窟。】
看着弹幕,谢灵昭沉默下来。
说,可能会危害日后的南梁。
不说……改变剧情毫无可能。
她神色犹豫,江潮眸光微闪,淡声说:
“如果为难,便早些休息吧……大殿下,或者陛下身边会有智囊团,他们应该能想出妥善的处理方法。”
闻言,谢灵昭急了,揪紧江潮前襟:
“我不是为难,我……只是很少过问朝政,今日乍一听,脑子还有些混乱,在梳理来龙去脉呢。”
江潮笑了笑,不置可否。
谢灵昭微吸口气,缓声道:
“其实,我父皇当初只是个闲散王爷,能登基,是被裴纵渊,也就是相爷,扶持上去的,我父皇完全是个傀儡,手中毫无权力……”
说着,她将崇欢帝为上位,而让原配崔氏降为妾室,然后封裴相的庶女侧妃为皇后,以及花了十几年,才勉强从裴相手中抢回一半皇权的事,挑挑拣拣说了一遍,末了道:
“父皇想给我争取权利,提出的事情不合祖制,大概很多臣子都觉得父皇感情用事,昏聩荒唐……我父皇这样,会失去人心的。”
花了十几年,才抢回一半的皇权,崇欢帝的确平庸……江潮斟酌着问:
“您是想让陛下消除这个决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吗?”
谢灵昭点头。
其实她想了些应对之策。
只是,没有反派的帮忙,她很难在剧情的限制下做到,所以才不得不多次询问。
江潮沉吟着说:
“如果明日陛下转头就答应臣子的要求,会给人留下好拿捏的印象,有损威严,同样不利于他收拢人心。”
“的确。”谢灵昭仔细听着。
“可以这样……”江潮道,
“让陛下狮子大开口,提出裴相那边完全不可能达成的条件。”
谢灵昭:“……?”
江潮没管她震惊的呆愣表情,继续道:
“当然,这些都是幌子,待朝臣闹哄哄争吵一阵后,再让陛下提出一些真正可落实的好处,比如他想推行的政令,但是裴相集团又大力阻挠的。”
“人是很难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一个人的两次要求的。”
谢灵昭跟着喃喃:“人很难同时两次拒绝另一个人的要求?”
也是在这会子,空中弹幕再次刷新。
【我去,反派是不是学过心理学,否则他怎会这么清楚连续拒绝人,会有道德压力?】
【大概是因为反派游历了许多地方,见过的人多,了解人性……别忘了,他可是为了生计,愿意去青楼学习技巧的狠人……这样的人,难道你们觉得他不会为了更好地活着,而研究人心吗?】
【蠢货,你们都没说到点子上,当然是因为,这小说的作者不是古人,作者水平不行,给角色安上了我们现在的思想与思维。】
谢灵昭惊异的看着弹幕与江潮的脸,内心震撼。
定了定心神,她的心跳得飞快。
她觉得,自己之前想的法子,没有江潮的好。
还好,自己问了……
她冲江潮露出了大大的笑容,真心实意。
谢灵昭生了张芙蓉面,真切笑起来摄人心魂。
江潮心漏跳一拍,脱口而出:
“其实,陛下若想收拢皇权,应该在选拔官员的制度上下功夫。”
“哦?”谢灵昭来了兴致,“愿闻其详。”
“如今官员选拔主要是靠贵族推荐,有人的地方,免不了利益勾连与人情世故。”江潮缓声道,
“裴相集团自然会推荐他们自己的人上来,照这种情况,陛下永远也收拢不到多少真正可用之人。”
“即便有些官员道德水准高,因为理想而追随陛下,可他背后有亲人,家族,家族与裴相集团沆瀣一气,这个所谓的‘有识之士’,也调用不了多少家族资源来帮助陛下,反而会处处被掣肘。”
谢灵昭皱了皱眉,说:“可是,现在选拔官员的制度是科举制啊。”
“科举刚成型,制度、流程都还不完善,几乎是名存实亡……”江潮轻笑,
“而且考官、批阅答卷的是贵族集团的人,同等条件下,您猜他们阅卷时是会倾向于寒门学子,还是他们的贵族子弟?”
谢灵昭咬牙:“那没有什么其他法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