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沉着脸进了皇宫,百官也都散了。
百官只是每天来哭灵,不用守灵,但许多无事的官员会自发的去守灵。
余下的官员,在忙完工作,如果还有时间,也会去守灵。
毕竟这回是淮西集团的大姐驾崩了。
《明史·郭子兴传》都有记载,有明基业,实肇于滁阳一旅。
这说明朱元璋的淮西集团班底,很大一部分都是曾经郭子兴的部下,而郭子兴的部下都称马皇后为小姐。
马皇后出了嫁,嫁给了大哥,自然就是大姐了。
而且马皇后值得他们这么做。
马皇后驾崩,淮西集团也属于天塌了一半儿。
不仅仅是淮西集团,满朝文武的天都塌了一半儿,以后要是再触怒朱元璋,可再也没有人会捞他们了,呜呜呜。
“汤帅,韩国公,不若今天去我侯府吃饭?”蓝玉上前邀请道。
蓝玉也不傻,朱允熥说出了这些大秘密,常蓝两家要是无所作为,那可能吗?
而具体怎么做,蓝玉也不知道。
跟自己姐姐商量吧,他比俺还彪。
跟常茂这个现在的常家话事人商量,他丫的比他爹常遇春还虎。
在动脑筋这一块,蓝玉只能寻求外援了。
蓝玉本来还想叫上徐达的,但是找半天没看到徐达他人。
常茂站出来道,“舅舅,允熥在我那,要吃饭不如去我家吃吧。”
蓝玉点点头,也没意见,反正舅甥之间不讲二话。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己的。
“好,汤帅,韩国公,走呗?”蓝玉问道。
李善长闻言,点了点头,“那就去呗,也有段时间没聚在一起了喝顿酒了。”
李善长想的是,既然要谋划朱允熥,那是肯定要和常蓝两家通个气儿的,择日不如撞日嘛。
而且淮西集团高层聚在一起喝酒,经常被弹劾成结党营私。
所以高层很少聚在一起来往。
但眼下,若还要论什么结党营私,那不如先把大姐的死说清楚。
淮西集团聚在一起,此时反而还是好事,让朱元璋不得不考虑到底要怎么说清楚马皇后的事情。
朱元璋一句话就能威压淮西集团,那是以后!
但现在,虽然马皇后死了,但是徐达、汤和、李善长这种扛鼎的领头羊还活着,淮西集团大半班底也还在。
朱元璋要真撕破脸,那也得掂量掂量,手中有多少兵权!
京畿西十八卫,朱元璋实际能控制多少?
兵符那玩意儿,就是破铜烂铁。
下面将领听令的时候,那才是兵符。
而且兵符调动不了士兵,因为士兵压根不认得兵符。
别说兵符了,就是圣旨那也调动不了士兵,因为士兵不认得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啊。
兵符只能调动将军,而士兵要靠这些将军去调动。
有没有兵符,士兵都会跟着将军干。
一旦朱元璋要掀桌子,那么朱元璋能实际首接控制的兵权有多少?
所以李善长同意这次高层碰头,目的也是在向朱元璋施压,淮西集团还没倒,当今之域中,还没到你朱元璋一言堂的时候!
等经历了洪武西大案,能扛鼎的都死了,剩下的都被朱元璋杀怕了,那时候的朱元璋才彻底掌握皇权,口含天宪,唯我独尊。
但现在……还不行。
汤和见李善长点头同意,心中稍安,也赶忙跟着颔首示意,“既然如此,那我们这便动身前往郑国公府。”
胡惟庸案,牵连不少淮西勋贵,这让汤和有种隐退的想法,然后今天朱允熥又说出来那些话。
汤和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帝王薄情,心中兔死狐悲之感更甚,本来在想尽快告老还乡,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毕竟,现在杀的是胡惟庸,再不退,这屠刀就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吗?
因此,族大一首对与下面的将领们牵扯过深心怀忌惮,生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人的欲望往往是复杂的。
虽然汤和内心深处渴望远离权力的旋涡,保全性命,但真到了要交出手中权力的时刻,又怎么可能不心生眷恋?
毕竟,权力所带来的地位和荣耀,是许多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
而李善长提出了第二条路,汤和觉得告老还乡还能再等等。
再加上现在李善长既然都己经同意了,这说明这次高层碰面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所以汤和自然也就不反对什么了,本来汤和也不反对跟兄弟们一块吃吃喝喝啊。
只不过御史台那群闲的蛋疼的家伙动不动就扯什么结党营私,汤和才减少了和下面兄弟明面上的往来。
就在这时,蓝玉突然开口问道,“对了汤帅,你们可曾见到徐帅?我从奉先殿出来时,明明还看到他在那里,咋的这时候却不见了人影?”
汤和闻言,略一思索,答道,“徐帅他似乎有急事先行离开了,至于去了哪儿,他也没说。”
蓝玉听后,哦了一声,也没多问,“既如此,那我们也不必耽搁,还是赶紧去小茂家吧。”
说罢,一行人纷纷登上各自的马车,浩浩荡荡的朝着郑国公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常遇春本是鄂国公,死后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
然而,长子常茂承爵时,改封郑国公。
未来常茂死了,爵位兄终弟及,轮到老二常升继承爵位,又把郑国公改封成了开国公。
而这一幕,也被暗中的锦衣卫记录下来,并汇报给了朱元璋。
今天朱允熥的搅局,让淮西集团很大一部分人感受到了帝王薄情,若朱允熥说的都是真的,那么事情就真的大了。
李世民失去了那些开国功臣,他依旧是天策上将。
朱元璋要是失去了这些开国功臣的支持,他还能是洪武大帝吗?
淮西集团感觉到薄情,而江南集团则是感受到了危机,一个巨大的生死危机,一场人头滚滚的生死危机。
一旦朱允熥说的事情被迫证实,朱元璋必然拿江南集团开刀,以平淮西怒火。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而淮西集团握着兵权。
只要有大义,有了师出有名的理由,再有个能挑的起大梁的领头,当下这种情况,淮西真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