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吓得老朱直喊诽谤
大明:开局吓得老朱直喊诽谤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开局吓得老朱直喊诽谤 > 第43章 清君侧,靖国难

第43章 清君侧,靖国难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开局吓得老朱直喊诽谤
作者:
工地搬砖捡瓶子的清茶
本章字数:
4320
更新时间:
2025-06-03

洪武二十五年,西月。

皇太子朱标薨!

朱标的死,是朱元璋没有预料到的,自己培养了这么多年的继承人,心血一朝付诸东流。

朱元璋吐血病倒,整个人心气儿散了一大半。

礼部尚书本欲照例讣告诸王,但是被朱元璋阻止了。

朱标一死,皇子必然夺嫡角逐太子位,到时候满朝文武怕是都要开始站队,拉开夺嫡之争了。

为了社稷稳定,还是让他们待在封地,不必回来奔丧了,太子人选之类的话题,还是等自己缓过来再说吧。

历史上,朱标的死也是疑云重重。

朱标的死,说是病逝,但是也没有记载病因。

而且朱标一死,就掀起了蓝玉谋反案。

只有两个可能,第一,朱元璋的洪武三大案杀的太过,而朱允炆又日渐崛起,一旦朱允炆成了第三代皇帝,淮西集团必然没有好下场。

淮西集团产生了危机感,所以干脆拼尽最后一点力量,向朱元璋发起了反击,弄死了太子。

同时,打算强扶朱允熥上位,以保证淮西集团后续利益。

毕竟蓝玉谋反,也只能为朱允熥谋划,不然没有大义,师出无名啊。

第二,江南集团下的手。

随着朱标办了洪武三大案,江南集团发现朱标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般仁慈,而是心狠手黑,是另一个洪武!

也许这是朱标本性,也许是朱元璋给朱标里的人设,但这样的人设让江南集团产生了危机。

如果朱标上位,江南集团能如愿以偿达到想要的目的吗?

所以……干脆让朱标病逝。

反正朱元璋年纪大了,用不了几年必然驾鹤西去,到时候扶朱允炆上位,江南集团首接利益最大化。

而朱允炆想到正位东宫,淮西集团就必须被彻底打压下去。

江南集团首接一石二鸟,让朱元璋把淮西集团只剩大猫小猫三两只,同时让朱允炆成功上位。

武将再也压不住文臣。

朱元璋玩的平衡,到最后是玩崩了,武勋跌倒,文臣吃饱。

哪怕朱棣上位之后还杀了一大批文臣,但是武勋那边还是没有能挑大梁的,文武失衡己成必然。

李景隆作为朱棣的从龙之臣,最后都落得个那般下场,剩下的那几个大猫小猫就不觉得兔死狐悲?

所以……惹不起,我躲得起,行了吧。

导致朱棣北征都无人可用,只能自己做这个征北大将军。

后续起来的那些武勋,比开国武勋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死死的江南集团压制着。

最后来了个土木堡之变。

彻底断送那稍微起来一点儿的武勋集团。

土木堡之变,重点在那个变字!

什么东西变了?

兵变的变?

要知道,朱瞻基死后,军政大权全部握在了三杨手里。

根据《明史》记载:宣宗崩,英宗即位,方九龄,军国大政关白太皇太后,太后推心任士奇、荣、溥三人,有事遣中使诣阁谘议,然后裁决。

而后,朱瞻基死了不到一个月,以三杨为首的内阁废除了十三镇守中官,包括南京守备、诸边镇守、收粮、巡盐这些采用太监来监督的项目,这些太监起着约束朝臣的作用,所以内阁废除了这种监督。

《明史通鉴》记载:宣德十年二月,庚寅,罢十三布政使镇守中官,惟南京守备,诸边镇守,及徐州、临清收粮,淮、浙巡盐者如故。

不仅如此,三杨还在各地安插文武,向军队派出机务大臣,这是文臣开始插手军务的标志,此后军队逐渐糜烂,杨士奇还撤了衙门中的检校,减少了其对文臣的监督。

《明史》记载,三杨亦自信,侃侃行意,士奇首请练士卒,严边防,设南京参赞机务大臣,分遣文武镇抚江西、湖广、河南、山东,罢侦事校尉。

文官权利达到巅峰,可随着朱祁镇渐渐长大,必然亲政,皇权也必然要收回,文官集团能乐意?

所以,这土木堡之变,变的是什么?

……

朱标薨了,不让奔丧的圣旨发到诸王的手里,淮西集团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这特么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啊。

本来是打算借朱标突然死亡,说是有人谋害储君为理由清君侧,虽然理由有点牵强。

但是现在朱元璋把大义送来了啊!

李善长当即从中斡旋,开始各方安排。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

吴王朱允熥,在北平发布檄文,广传天下!

“本王乃东宫嫡出,母妃、皇兄先后遇害病逝,如今父王亦遭毒手,突然病逝!还不许本王这个嫡子回去服丧!

朝中黄子澄、齐泰、方孝儒等奸佞当道,蒙蔽圣听,祸乱朝纲,心怀叵测,权欲熏心,结党营私,排斥异己。

近年来,开国功臣多遭迫害,阿谀之徒尽得提拔,朝堂之上乌烟瘴气,社稷有累卵之危,宗庙有倒悬之急!

本王由是决定谨遵皇帝亲制祖训录,奉天靖难!以清君侧之恶,此次起兵,非为一己之私,实乃为匡扶正义!

救江山于危难,解社稷于倒悬,侄儿望诸位藩王皇叔随侄儿一同共举义旗,荡涤奸邪,澄清玉宇!

还朝纲以清明,复天下之太平,待奸佞伏诛,君侧肃清,吾等自当解甲归田,还政于君,檄文到日,望速响应。”

朱允熥站在高台,下面是五千陌刀军和五千重甲兵,以及这些年组建起来的两万轻甲步兵。

朱棣都没想到,这个侄子藏的这么深,竟然手握重甲!

这肯定是自己岳父暗中支持的!

特么的……岳父你丫的拿我当外人啊!

朱允熥的檄文发布,广传天下!燕王朱棣第一个响应。

朱棣表示,本王大嫂、大侄子之死本就为江南官员为朱允炆谋划储君,窥测神器之因,本暂无如山铁证,不曾想如今竟敢谋害储君,动摇国本!现在还不让奔丧!本王身为藩王,身负卫国戍边之责,如今必须要清君侧,保江山!

朱棣留下三万兵马,交由朱高炽镇守北平,并留下大将辅助。

携其余兵马带着幼年的朱高煦和朱高燧跟随朱允熥南下,清君侧,靖国难!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