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吓得老朱直喊诽谤
大明:开局吓得老朱直喊诽谤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开局吓得老朱直喊诽谤 > 第53章 牧心者,牧天下

第53章 牧心者,牧天下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开局吓得老朱直喊诽谤
作者:
工地搬砖捡瓶子的清茶
本章字数:
4272
更新时间:
2025-06-03

朱允熥来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你赢不了。”

吕氏反问道,“如果我赢了,允炆就是皇帝,我怎么赢不了?只要允炆上位,陛下为了允炆地位稳固,必然会继续屠杀淮西勋贵!没有了淮西勋贵压制,我们怎么不算赢?”

“因为朱允炆是个被江南文官牵着鼻子的蠢猪,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朱允炆上位,皇爷爷一定会屠杀淮西勋贵。

把权杖上的刺儿都撸干净,给朱允炆一个太太平平的天下,但朱允炆就废了,因为藩王掌兵,而且没有了武勋压制。”

朱允熥拿起一旁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淡淡的道。

吕氏瘫坐了下来,“不!只要允炆当了皇帝,他可以削藩王的兵权!”

“真是个头发长见识短的蠢猪,当了皇帝,一道圣旨就能削了兵权?朱允炆一个庶出,他坐上皇位,皇爷爷为他清理障碍,江山也不稳。

外有北元虎视眈眈,内有诸王手握兵权,朱允炆凭什么坐稳皇位?朱允炆手握皇权,削藩就是一权杖打向藩王,那么这根权杖必断!

因为权杖上面的刺儿,全被皇爷爷拔了,握着舒服,打人也不疼了,别忘了,祖训录里面写了什么!朝中若有奸臣作乱,各地藩王尽可领兵进京!

朱允炆敢削藩,不想死的藩王一定会起兵清君侧,靖国难!只要有这个清君侧的名义,藩王南下破京夺嫡,到时候,朱允炆怎么办?他凭什么驾驭军队反击?”

朱允熥淡淡的给吕氏分析,打碎着吕氏的幻想。

吕氏还是不相信,“陛下不可能全杀的,肯定会给允炆留下武勋掌握兵权。”

“对啊,那皇爷爷大肆屠杀淮西勋贵,留下来的那些武勋,心中就不会觉得兔死狐悲?他们这些人难道就不怕他们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之后功高震主?从而步了淮西勋贵后尘?”

朱允熥再一句反问,让吕氏哑口无言。

自古为君王者,必须要懂得帝王之术,而帝王之术的精髓就在于御下两个字。

懂操控人心,才坐得稳天下。

“允炆不会有自己的亲信吗?”吕氏依旧坐着最后的反抗。

朱允熥微微摇头,“就算真有人为朱允炆卖命,真打起了内乱,导致北元趁机南下,各地藩王乱成一锅粥,大明接下来就是另一个七国之乱!二世而亡。

就算朱允炆打赢了,平定了内乱,那么大明也因为国力消耗过大,北元必然南下,重新入主中原,然后大明二世而亡,朱允炆成了亡国之君。

再假设,藩王夺嫡成功,你觉得朱允炆会有胆子在奉天殿坐着,等藩王进京,而不是逃跑?来赌清君侧的藩王不敢杀他这个皇权正统?嗯?”

“藩王敢弑君?不怕千古骂名吗?”吕氏扶着椅子扶手的手都握成一团

怎么从你嘴里说出来的,就好像只要朱允炆坐上皇位,大明就得二世而亡?

“这事儿,皇爷爷不是给子孙后代把答案写出来了吗?当年小明王活着,皇爷爷不能弑君,但也不想把江山让出去。

最后,廖永忠把小明王给沉了,然后皇爷爷开国登基,而廖永忠,原本能封国公,因为这事儿最终只封了个侯。

如果藩王杀到了奉天殿,他不会弑君,但他手下会有人出手,因为到了这一步,藩王想退都退不了。

藩王不想进步,身后的人怎么进步?如果藩王坚持要退,那他也一定会病死,然后身后的人拥护藩王之子继承大统。

从而保证他们跟着清君侧之臣的利益,所以一旦藩王打入京城,结局就是朱允炆不想死就得跑,跑不掉也得死。

朱允炆一旦跑了,那么藩王就是新的皇帝,而藩王因为造侄子的反,不是顺位继承的,大明也等于二世而亡。

造反成功,就是亡国,不能因为造反的是皇家人,自家人的事儿不算亡国,大明还是得二世而亡。”

朱允熥字字诛心,尽管吕氏不想承认,但是这事儿如果真这么来了,也不是没可能发生啊。

吕氏问道,“那真到了那个时候,允炆禅位了呢?”

“那或许能暂时保命,然后因秋冬交替之际不慎感染风寒,病逝!他活着,你觉得造反成功的藩王能放心?

说白了一句话,朱允炆上位,不管最终是什么样,大明就是二世而亡,如果朱允炆禅位,藩王就有了正统之名。

到时候,藩王就得杀朱允炆,朱允炆只要不蠢都不会给正统之名给藩王,那结局就是造反的那个藩王成了开国之君!

因为他的江山是他南下打下来了,他不是继承之主,而是开创之君,最后,就算如你所说,朱允炆上位,你赢了。

可是,一时的成败,算得了什么?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臣子、外戚、皇亲,这是三角形平衡之道,缺一不可。”

朱允熥的话,彻底击碎吕氏内心,按照这般推演,好像以后真是这样的。

然而,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朱棣造反成功,不是继承的,他造反成功就说明了亡国。

就连大明的皇帝都是这么认为的。

当朱棣的庙号从太宗抬为成祖的那一刻,朱棣就是开创之君,己经把话拿到明面上说了,不承认朱棣的继承地位!

如果朱棣没有沿用大明的国号,老朱在历史上的名声不会比桀纣之君好多少。

朱元璋弑君篡权开创的大明,最终享国三十五年嘛。

朱棣南下打下来的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了二百余年国运。

“唉。”

吕氏悠悠长叹,无言以对。

朱允熥站起身来,“牧心者,牧天下!皇爷爷他没这个本事,自然也教不了后继之君什么驾驭人心的本事。

吕氏,你自裁吧,本王给你最后的体面,你放心,本王为人心善,断不会让你母子分离,你的三个儿子都会下去陪你。”

朱允熥没有留吕氏一脉的心思,首接就是斩尽杀绝的想法。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生在帝王家,哪有什么兄弟情,都是政治对手罢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