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林言也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是开小吃店的,虽然辛苦,但是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能够养活全家。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三年前一场大火无情地吞噬了这一切。
父母意外离去后,林言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抗拒与外界交流。只有从小穿开裆裤一起长大的发小刘铭能与他交流,并时时开导他。这也是三年前他和刘铭一起搬出宿舍最主要的原因。
刘铭的父亲与林言的父亲是同一个村的,从小一起长大。不同的是刘铭的父亲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个事业单位,拿起了铁饭碗。
而林言的父亲读书成绩不行,又不愿意呆在农村老家种地,早早就出来打拼,打拼多年终于开了家小吃店,算是安稳下来了。
恰好林言父亲开的小吃店离刘铭父亲的单位不远,之后两人陆续结婚生子,两家人的情谊也延续下来。
林言和刘铭两人也顺理成章地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同班同学。
两家父母也把对方的儿子当做亲生儿子看待。刘铭的父母工作忙,中午都是林言的父母去学校接两小只回店里吃午餐和午休,反正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赶。下午放学也是林言的父母去接两小只回店里写作业,等到刘铭的父母下班后才从店里把刘铭接走。
放假的时候林言也是经常跑到刘铭家,说是一起写作业,实际上是因为刘铭家里有电脑。这台电脑里的游戏和电影陪伴了林言和刘铭的整个青春岁月。
后来两人又考上了本市同一所大学,不同的是林言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在成了一个扑街写手。而刘铭选择了炸天的工商管理专业,幻想着毕业后就能担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结果现实给了他重重的一击,毕业即失业,只能靠着大伯的关系在隔壁省城的一家拍卖行当牛马,打下手。
正因为两家的深厚情谊,因此林言和刘铭搬出来住的时候刘铭的父母也没有反对。
跟其他年轻人不同,林言是会做饭的,得益于从小父母的不断PUA——你看看你,才考这么点分数,以后还想不想上一个好的大学了,考不上好的大学就找不到好的工作。现在就业环境那么差,还不如现在开始学颠勺,如果以后找不到工作就回来继承家里的小吃店。
或许是因为小有天赋,林言从小练就了不错的厨艺。
正因为林言会做饭,这三年他们经常自己做饭吃。林言负责做饭,刘铭则负责买菜和洗碗。
林言的父母意外离去后给林言留下了几十万的存款和一辆车。所以林言能顺利地完成学业。甚至因为这几年写小说,多多少少有点收入,再加上林言从不大手大脚地花钱,因此存款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那么一丢丢。
这几十万存款林言的父母原本是打算等林言毕业后结婚买房用的,而他们则打算干不动了就回农村老家养老。只是意外比明天更早到来,他们永远看不到那一天了。
这三年就是因为林言会做饭和有一辆车当做两人的代步工具,因此这三年刘铭一首没有收林言的房租。
首到几个月前刘铭去了省城上班,刘铭才同意收他1500一个月,刚好拿这些钱去补贴他在省城租房的房租。用刘铭的话说如果没有这1500补贴他的房租,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够养活自己,还需要父母支援才行。
因为从小到大练就的做饭手艺,煮个面条对林言来说洒洒水啦,林言走进厨房,打开冰箱,看了看冰箱里只有两个西红柿和几个鸡蛋了。
拿出一个西红柿和两个鸡蛋,然后打开橱柜拿出一把面条,接下来就是林言展示家传绝技的时候了。
先拿个碗打入两个鸡蛋,用筷子搅匀,放在一旁备用,再把西红柿切成小块。
起锅烧油,倒入鸡蛋,翻炒几下鸡蛋就熟了,盛起来备用。再把西红柿倒入锅中翻炒,熟了之后把炒好的鸡蛋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盐糖生抽耗油,再翻炒几下,再加上半碗水,水开了倒入点花生油就可以出锅了。一碗浇头就做好了。
再往锅中加水煮面条,煮面条太简单了就不多加赘述了。
忙活了十几分钟,林言就从厨房里端出两碗面条,一碗多一些,另一碗少一些,毕竟小奶团子只是个两岁的小屁孩,食量不可能有成年男子那么大,况且小奶团子说自己己经在寝宫吃过晚饭了。
林言把两碗面条放在茶几上,朝着小奶团子说道:“系几,吃面条了。”
可小奶团子仿佛没听到似的,己经被动画片给深深地吸引了,这个时候谁说话都听不进。
林言看了看动画片的进度条,发现还剩不到一分钟就要结束了。算了,让小奶团子看完再吃吧。
一分钟后动画片就结束了,电视画面退回选集的画面就不动了。
看到画面不动了,小奶团子急了,这么精彩的动画片怎么就没有了呢?
“小囊君,肿么肥事,肿么没有了?”小奶团子急切地问道。
“系几,这集动画片己经结束了,我们先吃面条好不好,吃完面条我们再看。”林言微笑着解释道。
“嗯哪嗯哪,窝要七面面。”听到有好吃的,小奶团子终于把注意力转了过来。
看着碗里色香味俱全的面条,小奶团子喉咙动了动,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林言看着小奶团子这副模样,好笑得递给小奶团子一把不锈钢叉子。是的,林言怕小奶团子不会用筷子,就从厨房给她拿了一把叉子。
“系几,可以吃了,小心烫,吹吹再吃。”
“嗯哪嗯哪。”小奶团子熟练地用叉子叉起几根面条,鼓起小嘴吹了几口气,然后迫不及待地把面条送入口中。
面条一入口,小奶团子水汪汪的大眼睛瞬间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