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定在一个月之后,这是钦天监给测的良辰吉日,封后大典定在同一天。
听到这个消息,朝堂上瞬间炸开了锅。有大臣率先出列,跪地奏道:“陛下,封后乃大事,与登基同日恐有不妥,望陛下三思。”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议,担忧这一日操办两件大事会冲撞了气运。
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未变,目光扫过众人后缓缓开口:“朕心意己决,皇后于朕有恩,且贤良淑德,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朕对她的重视,此乃朕的旨意,无需再议。”
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大臣们虽心中仍有疑虑,但也不敢再违抗圣意。
而在后宫正无聊的皇后孟晚宁听闻这个消息,先是一愣,随后眼中泛起感动的泪花。
她深知皇帝此举,是在向天下宣告他们之间的情分。
接下来的一个月,皇宫上下都忙碌起来,为这两个重大的典礼做着精心的准备。
而在登基大典之前的几天,李元吉找到孟晚宁微笑着开口:“皇后,朕带你去见一个人。”
“谁啊?”
“到了你就知道了,收拾一下,咱们这就启程。”
一队马车浩浩荡荡的出了城,低调中带着威严。
方华寺山上,往日在这个时候的香客络绎不绝,今日却寥寥无几,更在这几位香客走后就没有上来任何人。
小和尚疑惑,于是向山下眺望,这一看不要紧,他看到了一队马车缓缓靠近山脚下。
远远看去,越走越近,然后就是两顶黄色伞盖的轿碾慢悠悠的爬上来,一排宫女官宦服饰的人走在两侧。
小和尚不敢犹豫,对着后面的人说到:“有贵人前来上香,快去禀告方丈。”
皇上和帝后为表示诚意,在山脚下就下了轿碾,自行爬上山顶。
方丈见到皇上和帝后,连忙上前躬身施礼,口中说道:“阿弥陀佛,陛下、皇后娘娘,贫僧有礼了。”
李元吉和孟晚宁微笑着点头示意,然后一同走进了方丈室。
方丈与皇上寒暄了几句后,目光落在了站在一旁的孟晚宁身上。
他端详着孟晚宁,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轻声说道:“此女相貌端庄,气质高雅,实乃世间罕见。若能得此女子相伴,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李元吉和孟晚宁听了方丈的话,对视一眼,李元吉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方丈精通相术,所言非虚。
而孟晚宁却不是很赞同的说:“方丈,这话要是被有心人传出去,我可就要被追杀啦!”
老方丈也觉得自己今天话多了,于是弥补道:“施主请放心,从此之后没有第西人知晓。”
有了方丈的保证,孟晚宁这才放下心,毕竟佛祖面前嘛!
又一阵寒暄过后,皇上和帝后起身告辞。离开前捐赠了一千两银子的香火钱。
方丈亲自将他们送出了寺庙大门,然后笑呵呵的转身回到了方丈室。
过了一会儿,方华寺的一个小和尚端着茶壶走了进来,准备给方丈添水。
然而,当他走进方丈室时,却发现方丈正端坐在蒲团上,双眼紧闭,一动不动。
小和尚没有出声打扰,而是默默加了水转身离去。
可是一个时辰后,小和尚再次进入方丈室内发现一点声音都没有,方丈还是原来的坐姿,分明是从未动过的迹象。
心中一惊,连忙放下茶壶,上前查看。他发现方丈己经没有了呼吸,显然是圆寂了。
小和尚惊恐万分,他不知道方丈为何会突然圆寂。
急忙跑出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其他师兄弟们。
寺庙里顿时乱作一团,众人都对方丈的突然离世感到震惊和悲痛。
然后所有和尚开始纷纷打坐诵经,为方丈超度祈福。这时,有和尚突然想起皇上和皇后刚刚来过,心中不免起了疑心。
消息很快被暗卫传到了正在回宫路上的皇帝和皇后耳中。李元吉眉头紧皱,孟晚宁也一脸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