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将其制成美味的食物,还是利用其皮毛制作成各种实用的物品。
汉人总能巧妙地运用大自然赋予的资源,展现出无尽的创造力和智慧。
他们会用独特的烹饪技巧将食材转化为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佳肴,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
而对于动物的皮毛,汉人则能通过精湛的手工艺,将其制成各种精美的衣物、鞋子、帽子等,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兼具美观和艺术性。
若问汉人怎么这么厉害,那是因为有孟晚宁啊,她脑子里的东西可不是一星半点。
就连牲畜的骨头也是可以熬制骨汤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能磨成骨粉用作肥料,让庄稼长得更茁壮。
牲畜的内脏也不浪费,经过特殊处理后能成为美味的菜肴,像爆炒腰花、卤猪肝等,深受百姓喜爱。
孟晚宁还让人将牲畜的血收集起来,制成血豆腐,口感嫩滑,也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随着对牲畜利用方式的增多,边城和北绒的经济交流更加深入。
北绒人发现自己死去的牲畜也能换来不少好处,养牲畜的积极性更高了。
他们本就是以游牧生活,养一点牲畜简首是轻而易举,最重要的是,经过他们养的牲畜很受欢迎,各个膘肥体壮。
而边城这边,各种皮革制品和特色美食也越来越多,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贸易。
两地在这种互利互惠的合作中,关系愈发紧密,共同走向繁荣。
孟晚宁让红星帮在关凌城和边城这两个地方各开一家火锅店。
为了让火锅店的味道与众不同,孟晚宁可谓是煞费苦心。
她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尝试,终于用骨汤、牛油、辣椒、麻椒、草果、桂皮等原料,成功调制出了一种独特的调料。
这种调料的味道浓郁,香气扑鼻,让人闻之垂涎欲滴。
孟晚宁对自己的成果非常满意,于是她开始思考如何将这种调料运用到不同口味的火锅中。
经过一番举一反三的探索,孟晚宁又开发出了多种口味的火锅调料。
有酸辣口味的,适合喜欢酸辣口感的顾客;
有麻辣口味的,满足那些无辣不欢的食客;
还有香辣口味的,给喜欢香辣风味的人带来独特的味觉享受;
此外,还有红汤口味的,以浓郁的红色汤底为特色;
以及清油口味的,相对清淡一些,适合不太能吃辣的人。
孟晚宁相信,这些不同口味的火锅调料一定能够吸引各种各样的顾客,让红星帮的火锅店生意兴隆。
火锅店一开业便门庭若市。关凌城和边城的百姓们被那热辣鲜香的火锅味道吸引,纷纷前来品尝。
北绒人听闻后,也骑着马赶来,想要一探究竟。
他们对这种围坐在一起,边涮边吃的方式十分新奇,尤其是那独特的辣椒牛油锅底,让他们吃得大汗淋漓,首呼过瘾。
冬季里他们那边寒冷,也是很少出门,并且牲畜经常有被冻死的。
这样一来,既可以自己吃也可以和汉人交换粮食,再也不怕牲畜被冻死后的残酷生活了。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孟晚宁又想出了新点子。
她让火锅店推出特色活动,比如消费满一定金额就送皮革小饰品,或者用牲畜的骨头熬制的滋补汤。
这一举措吸引了更多人前来,火锅店的生意更加火爆。又有一部分人找到了活计,一些老年人在家里就可以缝制小饰品。
还有的妇人在家里薅羊毛,她们手法娴熟地将羊毛从羊身上薅下来,然后仔细地将其整理好。
这些羊毛被分成两类,一类是较为粗糙的羊毛,另一类则是相对柔软的羊毛。
接下来,妇人们会对这两类羊毛进行不同的处理。
对于粗糙的羊毛,她们会将其清洗干净,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垢,然后用特殊的工具将其梳理整齐,使其变得更加顺滑。
而对于柔软的羊毛,妇人们则会更加小心地处理,以免损坏其纤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