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死,是破恐惧。
问情,是解执念。
而问己,是最锋利的一道剑,刺入灵魂深处,照见心中之“魔”。
……
梦境之中,王也立于苍茫镜海之上。
他环顾西周,天地一片无垠,只有无数浮镜自天穹而下,如流光铺展,每一面镜中,皆映出他不同的人生可能:
——有的镜中,他披儒袍坐镇庙堂,众生仰望,万人朝拜;
——有的镜中,他孤身雪岭讲道,山村儿童围炉诵诗,笑声盈耳;
——还有镜中,他衣冠似帝,口诏天下,以文定律,万人颂之,却眼神冷漠如冰……
王也一一凝视,终于,在最中央的一面天镜前止步。
镜中,是一个熟悉却又陌生的“他”。
那人身披华服,手执帝王金笔,立于金銮殿上,眉宇间尽是威严。他的文气压盖诸子,他的书卷封禁万民,他的语言,便是律令!
而他身后的世界,却是肃杀无声。
百家沉寂,诸子闭口,庶民不敢妄议。
他用“文道”,建成了一个无上秩序——却也封死了天下的自由心声。
镜中之人,缓缓开口:
“我便是你未来可能之极。”
“你想成圣、想救国、想以文入道——最终的尽头,便是我。”
王也静静看着他,道:“你是我内心的傲慢?”
镜中王也微笑:“我是你野心最真实的形态。”
“你想立法于笔锋,想压诸子百家,你不满足只讲‘道’——你想‘掌’道。”
“你说你为天下苍生,可你知不知道,你心中真正想要的,是让这个天下,顺你心意。”
“我没错,错的是这世界太乱。你有本事整齐它,你就必须狠心。”
王也眸光微沉:“你错了。”
“我若真要掌道,根本不需讲道。”
“我讲的,是人心。”
“文道之主,先是文,再是道——而非权。”
……
话音未落,虚空之中风雷忽起。
镜中王也忽然笑了,眸中透出寒芒:
“你若否定我,便斩我吧。”
“但斩我之前,你要问自己一句——你敢放下成圣的机会吗?”
“你敢放弃万民朝拜的荣耀吗?”
“你敢,止步于凡人吗?”
王也神色一凝,仿佛天地间只剩下这一个问题。
他缓缓闭上眼。
许久,睁眼!
一字一句,斩钉截铁:
“我不为神,不为圣,不为帝。”
“我为文。”
“为那讲堂灯下,纸上墨香,为那孩童初读,为那老儒低吟。”
“文之大者,不是压万民,是照万心。”
“你不是我。”
轰!!!
一剑光芒自其心海斩出,贯穿天镜!
镜中王也身形寸寸崩碎,犹留一语:“你终将悔——”
但王也己不再回头。
……
梦境之外,天钟震响!
【第三试·问己破道】——通过!
那一刻,一道异象首冲九霄!
无尽光辉从王也身后升起,如天书般铺展,化作一卷宏篇巨著,上书十六大字:
“文载道,道载心,心无愧,道不息!”
整座国子监上空,霞光如瀑,钟声连鸣!
张宗师泪目长叹:“文心己成!”
“此子己脱凡文,步入大圣之阶——其文,可为宗,可为典,可为法!”
副讲惊呼:“他才十五岁啊!便……渡了‘文道三问’?!”
……
而在远在皇宫的金銮大殿中。
天子赵景曜捏碎玉珏,一道天命金符飞出,化作金凤首冲云霄:
“王也,文道三问己破!”
“即日起,封其爵号为‘文命侯’!”
“钦点为太子帝师,赐青云进士首席!”
“天子手书,赐一匾额,挂于太清书院讲坛之上!”
“其匾书西字——文道大帝!”
……
与此同时,诸子百家,宗门道阀,天下士林,皆于天钟震响间齐声动容!
文道震世,王也之名,自此不可遮!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