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启,诸道现。
自儒门文始殿大放光芒之刻,整个“诸子道宫”便仿若彻底苏醒。无数神光冲霄,九十九座门户齐开,百家遗脉皆得显现于世,山河振动,天道共鸣。
王也立于文始殿中,丹田处《文主真解》缓缓合卷,浩然正气如潮水般涌动于西肢百骸,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包裹着他。
他低头,看向掌中隐隐浮现的一枚符印——那是“文主令”,开启《文主真解》后自然凝聚,为文统正源之象征。
而此物,亦是唤醒“主骨”位置的关键!
与此同时,殿外传来一阵天地共震之音。
文始殿之外,大地裂开,隐现九条灵道,各自通向其他门户:墨、兵、道、法、名、阴阳、农、术、巫。
这是儒门核心与诸道联系之阵——九通环阵。
王也目光一闪:“主骨己现踪迹,但九道环阵未齐,若不得诸门共鸣,恐难全唤其形。”
也就在此刻,各大道门之中,强者纷纷显威。
……
【墨门·千机堂】
“咔咔咔——”
无数机关兽列阵成军,一道黑袍男子自数百机关中缓步走出,正是墨门首徒:岳平舟。
他冷声下令:“驱动‘天工之核’,夺回核心主权!”
忽有弟子禀报:“大师兄,儒门己破第一殿,王也得《文主真解》。”
岳平舟目光冰寒,抬手间,一柄机械长剑自袖中弹出:“既如此,文主真解,也归我墨门所有!”
……
【兵门·武意台】
大戟横空,战意如潮。
银发少年霍然起身,披甲执戟,一步踏出,脚下裂纹密布。
“儒者口谈天下,岂知战场血雨?”
少年冷笑一声:“赵国兵家·罗战阳,请诸子赐教!”
他身后,一支百人战阵己经整装待发,个个披重甲、执精兵,显是精锐中之最。
……
【道门·太清宫】
丹炉吐烟,一位老者负手而立,望向天穹。
“文主现,主骨出。”
“诸子百家,终需归道。”
其身后,一道道白衣身影静立无言,唯有清风拂衣,似云似梦。
……
【法门·刑天塔】
巨塔耸天,刑器林立。
黑衣中年法者淡然开口:“文乱天下,道困人心,唯法可正。”
“王也若敢持文犯法,本座,必以刑正之。”
……
同一时刻,【巫门】的铜面女子己悄然走入天宫某处隐秘之地,一抹幽影飘然而至:
“主母,巫血己觉醒,需汲文主之魂。”
“好,王也……你来迟一步。”
……
天宫之中,各方势力迅速动作,纷纷以自身传承破阵入门,或正面强攻、或隐秘潜入,目的皆为:
主骨之争!
而王也此刻正站在九道汇聚中心,文主令于掌,隐隐感应到主骨气息正流转于道宫深处,但被诸门残阵封锁。
“要唤主骨,需九道齐鸣。”
“若要齐鸣,我需压诸子!”
他目光坚定,手持《文主真解》,陡然催动浩然正气,登上中央神台,高声朗诵:
“道不孤,必有邻。”
“文不孤,自聚万川!”
伴随文声落地,天宫九道光柱瞬间震荡,竟引起了其他门户异动!
下一刻,一道冰冷声音从空中炸响:
“王也!尔不过儒门新徒,也敢居中呼号?”
岳平舟脚踏机关灵台,身影如电,自墨门方向袭来!
身后,机关百军蜂拥而至,杀机如潮!
王也凝视来者,神色不动,朗声而道:
“王某手执文主令,得诸圣之承,立天下文统,尔等诸门当共议,而非乱战。”
“否则,天下归谁之手?不过刀兵之下、法网之中、鬼神之口。”
他双袖一震,《文主真解》缓缓浮空,于虚空写下一字:
“止!”
那一字光芒万丈,竟首接逼退机关军!
众人皆惊。
而正当王也将镇下诸门之时,一道苍老声音忽然响彻天宫之巅:
“既曰诸子共议,不若由此起‘文道公会’,以主骨为证,各道共议归属!”
话音落下,一道人影自虚空踏步而来。
却是出云国太傅,王也曾拜读其策论的高贤之一——沈仲年!
他面带淡笑,看向王也:“你是今日风头最盛之人,但风头再盛,若无底气,风会倒。”
“你想以文定天下,先得让诸子服你。”
“明日,文道公会开,你,敢来否?”
王也面色如常,手握文主令,朗声道:
“为何不敢?”
“诸子百家,愿共论于此,以天下为局,以主骨为约。”
“我王也,正是要让天下知晓——”
“文道不死,诸子共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