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出了京城。
昭文帝乘坐的龙辇在最前方,后面跟着大臣们的车马。
队伍转过山脚,一片开阔的谷地出现在眼前。
远处山坡上,一片翠绿高大的作物与周围的小麦田形成鲜明对比。
“那就是玉米?”昭文帝指着远处的金色田野问道。
“正是。”
随着队伍接近,众人都看清了这高产的作物。
这些植株足有一人多高,茎秆粗壮,顶端抽着穗子,中间结着硕大的玉米棒。
庄子上的农户早己接到消息,在林佑文带领下跪在田边迎驾。
“草民拜见陛下!”林佑文跪地叩首。
“起吧,带朕去看看这玉米。”
昭文帝兴致勃勃地走向田边,伸手摸了摸玉米叶子:“这玉米高大叶多,未尝不可拿来作牲畜的养料。”
安丞相点头赞同:“陛下思虑周全。”
昭文帝随手掰下根玉米,在手中掂了掂,眼中惊讶之色更浓:“这一棵树上便有五六个,的确高产。”
“陛下,可否让老臣也看看?”
刘大人凑上前来,从皇帝手中接过玉米棒子,仔细端详后,脸色变得复杂。
“这...若真能推广,我大晋将再无饥馑之忧。”怎么秦王运气这般好,若是太子一党发现的...
“来人,协助林家将这玉米收好,朕亲自看着。”
跟来的侍卫领命,庄子上的农户拿着镰刀将玉米砍倒,侍卫在身后飞快地将玉米掰下来。
大臣们见状,也不好干等着,纷纷下田干活。
一个半时辰后,所有玉米堆在一起。
司农监的官员开始着手称重。
三刻钟后,司农监主簿激动上前回话。
“陛下,一共有4619斤,的确是亩产千斤,此乃我大晋之福。”
昭文帝走到玉米堆前,感慨道:“林家献此神物,功在千秋!”
林辰跪倒在地:“臣不敢居功,只愿此物能解我大晋百姓饥苦。”
皇帝亲手扶起林辰,面向众臣宣布:“即日起,擢升林辰为户部郎中,专司玉米、土豆推广事宜。赐林家丰稷伯,爵位由林家家主继承,可世袭。”
林辰和林佑文叩首。
一些大臣眼睛都红了,这林家什么运道。
女儿嫁的都是大晋最优秀的儿郎,如今爵位都有了。
昭文帝环视众人,继续道:“秦王此次功劳不小,朕便把湖州赐给你做封地。”
萧泽璟大方接受了。
众大臣面面相觑,自古便有‘湖广熟,天下足’,可见湖州富庶。
陛下打着高产良种的旗号,大臣们也不好出言反对。
闻太傅没出声,心中多了一份考量。
陛下在太子妃怀孕前从未提过给秦王封地的事,今日这一出,秦王看似得了好处,其实陛下己经放弃了让他继位的想法。
这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湖州广州,在皇位面前不值一提。
----
林府。
林言溪和崔昀正陪着岁岁安安,小孩子见风就长,两个孩子近日学会了抬头。
作为新手父母,两人都很有惊喜感。
两个孩子被放在柔软的床榻上,林言溪和崔昀分坐两侧。
“岁岁,岁岁,抬头看看娘。”
岁岁也很给面子,像模像样地抬头看她,露出个湿漉漉的笑容。
林言溪感觉自己心都快化了,伸手将岁岁抱到怀里。
没抱多久,手里便一轻。
崔昀嗔怪道:“你如今有了身子,安安岁岁还小,没个轻重,小心伤了你。”
林言溪转头去抱安安,“我哪里有这么娇气,再说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怎么会伤到我。”
崔昀说不过她,就由她去了,只是时刻分神注意她这边,以防意外。
玉竹着急忙慌地跑进来,满脸喜色,气都没喘匀。
“夫人...夫人...宫里来圣旨了,听说陛下封赏了夫人。”
崔昀倒是很快反应过来,对林言溪说:“应该和土豆有关,你献上良种可是大功一件。”
房中众人很快行动起来,给林言溪梳洗打扮。
待重新换了衣裳,熏了香,林言溪和崔昀一起往前厅去了。
来宣旨的是李顺德的徒弟小夏子,跟李福有几分交情,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
玉竹知道是封赏的圣旨也是他特意透露出的。
这位国夫人可不简单,年纪轻轻不靠夫家娘家,被封为一品国夫人,这在本朝绝对是第一例,还是有封号的国夫人。
与这样的人交好,一定不会吃亏。
林言溪两人到前厅时香案己经摆好,府中所有下人齐齐候着。
她走到最前面跪下听旨,小夏子开始宣旨。
听到自己被封为国夫人,林言溪自然是高兴的,这是她靠自己得来的。
小夏子将圣旨递到林言溪面前,笑眯眯道:
“嘉禾夫人快请起,奴才听说您发现可亩产千斤的土豆,这真是造福百姓的大功一件。”
林言溪:“不敢当公公的夸奖,我也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夫人大义!”
李福混迹宫廷多年,十分有眼色地塞了个荷包给小夏子。
“夏公公沾沾国夫人的喜气。”
小夏子摸摸荷包的厚度,嘴角的笑意更深了,“那奴才就却之不恭了,宫里还有事,奴才先告辞了。”
空青和玉竹接了国夫人的命妇礼服和仪制。
两人由衷地为林言溪感到高兴,夫人如今底气更足了。
京城的流言他俩一首不敢和林言溪说,今日也算扬眉吐气,他们小姐靠自己得了一品诰命。
府中上下一片喜气洋洋,纷纷向林言溪道贺。
林言溪也高兴,给府中众人赏了三个月月钱,气氛更加热烈。
“恭喜夫人,夫人高兴赏他们,是不是也赏为夫点什么?”崔昀揶揄道。
“嗯,赏你今晚给本夫人暖床。”
林言溪凑近男人悄声道。
崔昀失笑:“都听夫人的。”
林言溪反倒有点不自在,拿岁岁安安当借口回了正院,崔昀在她身后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