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就在3楼,走吧走吧,到我家先去坐坐。”秦婉招呼着母女两个,两只手分别拉着一个,,人,自己夹在中间。
余母怀念的笑了笑,心里不禁感叹,还是和当年一个样,闹腾。虽是这样想,但她的眼神很温柔。
秦婉叽叽喳喳的,大多数还是她说,余母听着,她像是要把这十几年未见的话全部一股脑的说出来。语气很欢快,但细心的话能感受出来她一丝丝多年未见的感伤。
高中三年看起来虽短,但他们的情谊一首都在。
她们就像铃兰花一样。铃兰植株矮小,常常成簇生长,花朵洁白纯净,相互簇拥在一起。这象征着她们的亲密无间,彼此陪伴,在生活的角落里共同绽放,如同铃兰一样,分不开彼此。
也像紫藤花一样。紫藤的藤蔓相互交织、盘绕,形成一片繁茂的景象。她们之间的情谊也如同紫藤的藤蔓,错综复杂却又紧密相连,相互扶持,共同成长,难以分割。
还像双生花一样,一蒂双花,同时开放,彼此相依。就像她们在生命的旅程中相互陪伴,分享着喜怒哀乐,有着紧密的情感联系,如同双生花的两个花朵,缺一不可。
秦婉输入指纹打开门,看到的首先是客厅。
客厅的地面铺着浅灰色的羊毛地毯,触感柔软温暖,脚踩上去如同踩在云上。地毯上摆放着一组米白色的布艺沙发,沙发靠背和扶手处搭着秦婉的蕾丝披肩,精致的花纹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优雅。
沙发前的胡桃木茶几上,放着一只透明玻璃花瓶,瓶中插着几支刚刚绽放的白色郁金香。旁边还有几张乐谱,纸张微微泛黄,是反复阅读翻下来的痕迹。但它又很新,可以看出它的主人对她的宝贵。
角落处还有书架,上面几乎摆满了各类乐器书籍、乐谱以及一些经典的文学著作。书脊上的烫金字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彰显着主人的学识和品味。
秦婉给她们倒了水,分别接了过来。
“看来你学的还很不错嘛。”余母看着这些有关乐器方面的东西,真心为自己闺蜜感到高兴。
“那是,我是谁呀。”秦婉微微仰头,眼神中满是对自己的自信。
余母看着她那表情,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时期,那时她也是这样自信,低声笑了好久。
余里很难不看到那些有关乐器的书籍,“秦姨是学乐器的吗?”
秦婉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余里,“不错,你怎么知道我是学乐器的,而不是学音乐的呢?很多人都会把这两个搞混哟。”她有些好奇余里是怎么看出来的。
“客厅里虽然有有关音乐的东西,但大多数还是乐器的书籍更多,况且学音乐和学乐器的内容和技能不一样。
学音乐涵盖音乐理论、音乐史、音乐欣赏、作曲、编曲、声乐等多个领域。例如学习音乐理论会涉及到音符、节拍、和声、调式等知识;学习音乐史则要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
主要侧重于掌握一种或多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包括乐器的基本操作、演奏姿势、指法、弓法等,通过不断练习来演奏出各种曲目。比如学钢琴要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和按键的力度,学小提琴要掌握持琴和运弓的方法。
所以综上所述,秦姨是学乐器的。”
余里最后一句话是笑着说出来的,有些俏皮。
“不错嘛,小里里,懂的还挺多的呀。”秦婉的眼神中满是不加掩饰的欣赏。
“好了好了,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吧。这里是客厅,大部分的东西都是我的,我老公是科研人员,一般都在实验室,很少回来。儿子有空一般都不在家,也不知道干什么,天天就知道跑出去玩。”语气中带着不满,但不可避免的是她眼神中带有的关心。
“我家是小区里的大户型房子,西居室二厅二卫,小里里来我家肯定是有房间住的,我保证把她的房间布置的跟她人一样漂漂亮亮的。”秦婉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都亮闪闪的,很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婉婉,我就不说谢谢了,显得生疏。”
“秦姨,麻烦你了,谢谢。”
母女两个同时开口。
“哎哟,了解的差不多了,什么时候搬过来呀?”
余母抬起手看了手腕的手表,快12点了,“下午吧,今天我是请假来的,明天还要上班,可能没时间,今天就要搞定。”
“行。你现在在哪个医院上班?”
“江城第一人民医院。”
“叔叔阿姨还好吗?”
“大三的时候他们车祸去世了。”余母看似轻松的说,但内心依旧会升起源源不断的悲哀。
秦婉一愣,笑容平复了下来,“抱歉,当时没有陪在你身边。”
“都过去了,还是幸运的,遇到了小里他爸爸,那段时间消沉,一首都是承书陪着我。”
余里完全不知道这件事,余父余母都没有和她讲过。她轻轻的挽住余母的胳膊,像是给她力量,告诉她你女儿会陪着你。
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秦婉连忙说:“一起去吃个饭吧,都中午了。”
余母摇摇头,“不了,先回家把小里的东西搬过来,以后我们有时间再聚。”
“也行,你们回家收拾,我把房间布置一下。”
其实那个房间不需要怎么布置,当初买下这个房子的时候就己经全部弄好了,除了一些生活用品,如今再布置恐怕是想着余里要住进来。
没有再多说什么,但很快的,她们又默契的忙着。
——————
宝子们,学音乐和学乐器的区别是在网上查的哈!不用细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