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
“等拿奖了必须喝奶茶!”
“遇到难题别慌,深呼吸!”
当监考老师开始点名时,二十几个少年在互相击掌打气。阳光穿过他们高举的手臂,在地面投下交错的光影,仿佛无数道等待破解的物理难题,正等着这群年轻的头脑去寻找答案。
而余里被于秦轻轻拍了拍肩膀。
她转身时看见少年逆光而立,白衬衫被风吹起,右手比出的V字在阳光下镀着金边。
监考老师的点名声突然变得震耳欲聋,混着胸腔里擂鼓般的心跳,她攥紧准考证,转身踏入了写满未知的考场。
时间在秒针跳动中悄然流逝。
三小时的考试像场精密的力学实验。
收卷铃像一道刺破云层的闪电。
“停笔!”监考老师的声音让整个考场同时轻颤。
随着铃声炸响老师的声音,他们笔杆撞击桌面的脆响也此起彼伏。
有人如释重负地瘫在椅子上,有人还在慌乱地检查答题步骤。
余里和于秦在走廊相遇时,眼神对视,“第11题的磁场分布你用的什么解法?”
两人同时开口,又同时笑出声。
教学楼外的树下,学生们挤成团对答案。
“第五题的电磁感应,我用了微元法!”
“第三题那个电场偏转,y轴偏移量是不是得用类平抛算?”
“我用动能定理首接求的,完了完了,坐标系都建反了!”
“最后那道量子纠缠题,你设的参考系是S还是S'?”
“我用贝尔不等式推导的时候,总觉得少考虑了一个隐变量……”
“那分明是双缝干涉的变形题!你把光强公式套错了!”
“喂——谁算出第二题的磁通量变化率了?”
“最后那道电磁感应,你们用的微元法还是能量守恒?”
“那道光学题的折射角你算的多少?”
“我管它答案对不对,反正我感觉我今天的推导过程超级顺利!”
……
树荫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争论声、欢笑声和翻找草稿纸的窸窣声交织成网。
于秦掏出薄荷糖塞余里手里,“吃颗糖?”
余里首接撕开包装,往嘴巴里面塞。
薄荷糖的清凉漫过舌尖,看着眼前挥舞的手臂、跳动的公式和被阳光晒得发亮的侧脸,突然觉得此刻的喧闹比任何答案都鲜活。
无论结果如何,此刻笔尖流淌过的每一个公式,都成了青春最滚烫的注脚。
在快六月的骄阳里发酵成某种微妙的期待。
大巴车上。
二十几个刚结束预赛的学生东倒西歪地瘫在座位上。
李吴扶了扶眼镜,用杯底轻轻叩击前排座椅靠背。
车厢里的喧闹像被按下暂停键,只余空调外机的嗡鸣。
“同学们。”他的声音带着砂砾般的沉稳,“不管考得如何,能坐在这趟车上的人,己经是把高中物理嚼碎了又重组过的勇士。
我知道你们现在满脑子都是对答案,但我更想让你们记住
——今天在考场里,当你们用牛顿定律拆解现实,用量子理论想象宇宙时,物理己经在你们身上留下了最珍贵的印记。”
他的目光扫过前排几个还在争论答案的学生,嘴角微微上扬,“记得三年前,有个学生出考场时哭着说电磁学全砸了,结果最后拿了省一等奖。”
车厢里响起窸窸窣窣的轻笑。
这时李吴起身,站在过道,手里拿着点名册,微微晃动,“物理是门需要严谨的学科,细节往往比天赋更重要……真正的较量,还在复赛等着我们。”
大巴车己经启动,就在碾过减速带时,一个颠簸让后排男生手中的矿泉水瓶“咚”地磕在椅背上。
“老师!”他半个身子探出座位,“预赛成绩啥时候能查啊?”这声询问像投入湖面的石子,车厢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
“往年都是三天内出分吗?”
“要是卡在晋级线边缘可太煎熬了!”
李吴扶着座椅靠背稳住身形,笑着按下虚按的手势,“别急,成绩公布由省竞委会统一安排,往年是一周左右。”
“那老师,复赛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现在。”李吴合上点名册,发出清脆的声响,“把今天的错题记下来,明天下午5:30我们开始分析。”
他伸手拉开窗帘,阳光顿时洒满整个车厢,“物理的魅力就在于,每道题都藏着新的可能性。大家先好好休息,毕竟还有更难的挑战在等着我们!”
阳光如倾泻的水银漫过座椅。
余里转头便看见于秦正盯着自己看。
“有事?”
“有信心进入复赛吗?”于秦的声音裹着薄荷糖的凉意,尾音却微微上扬。
余里迎着对方黑曜石般的目光忽然笑了。
阳光掠过她睫毛,在眼底碎成跳动的光斑,“你觉得呢?”
于秦垂眸看着两人手上都绑着的红绳,唇角勾起一抹极浅的弧度,黑曜石般的眸子泛起涟漪,“我觉得……你有信心!”
余里笑着抬手,轻轻拍了拍于秦的肩膀,阳光将两人交叠的影子映在座椅上。
“还算你有眼光!”她故意板起脸,却藏不住眼底的笑意,“不过进了复赛可别掉链子,到时候姐姐带你攻克那些难缠的电磁题!”
说着,她还晃了晃手腕上与他同款的红绳,“这可是秦姨求来的心意,我们都说好要给秦姨拿个奖回去,给她一个惊喜,谁都不许拖后腿!”
于秦喉间溢出轻笑,伸手不轻不重地拍开她作乱的手,眼睛弯成月,"知道了,里里姐姐。”
他扯了扯腕间红绳,看阳光在绳结处流淌成温暖的金色,“等复赛完,我们把奖状往桌上一拍,保准她笑得比过年还开心。”
“你还真别说,这个倒挺有可能的。”余里笑道。
……
大巴车拐过弯道,光影在他们交叠的影子上跳跃,远处传来隐约的蝉鸣,混着此起彼伏的谈话声,在满载希望的车厢里轻轻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