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站在府门口,望着远去的马车背影,眉心微动。晨光虽被乌云遮蔽,但他心中己是一片清明。
“公子,”管家轻声提醒,“周先生己经入京,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林昭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身走进府中,一边走一边道:“传话给沈掌柜,让他准备一份详细的农产品加工方案,包括成本核算、市场预测和运输路线。”
管家一怔:“公子是要……拓展生意?”
“正是。”林昭淡淡一笑,“如今朝堂风向己变,中间派愿意合作,赵府再想封锁我们,就没那么容易了。”
他回到书房,取出一张地图,摊开在案上。目光落在清河州以南的几个州县,那里是林家商队尚未涉足的区域。
不多时,沈掌柜匆匆赶来,神色有些紧张:“公子,您说要拓展业务,可是……我们人手不足,资金也有限。”
“我自然知道。”林昭抬眼看他,“所以我打算亲自走一趟。”
沈掌柜大吃一惊:“亲自去?”
“不错。”林昭点头,“邻州的‘广源商行’最近有意与外地商帮合作,若能拉他们入局,我们的书坊出版和粮食加工业务便能顺利进入南三州。”
沈掌柜沉吟片刻:“可那边的商帮势力盘根错节,恐怕不会轻易让我们插足。”
“所以才需要我去。”林昭站起身,走到窗前,“赵府想要打压我们,靠的是垄断资源与信息差。只要打破这个壁垒,他们就无计可施。”
他回身看着沈掌柜,语气坚定:“你只需准备好谈判所需资料,剩下的交给我。”
次日清晨,林昭便带着几名随从启程,一路南下。
三日后,抵达邻州城外。
广源商行的大门高耸,门前石阶上站着几名身穿绸衫的管事,见林昭一行人到来,脸上皆露出几分不屑。
“你们就是林家的人?”一名管事冷笑道,“听说你们那位少爷才八岁?”
林昭面不改色,拱手道:“正是在下。久仰贵行盛名,今日特来拜访。”
那管事嗤笑一声:“既然是个孩子,那就回去吧。谈生意,可不是过家家。”
林昭却不动怒,反而微笑道:“贵行是否愿意听一听我的建议?”
对方迟疑了一下,终究还是决定听听看。
谈判厅内,林昭坐于主位,面对广源商行几位掌权者,毫不怯场。
他拿出一份图纸,缓缓展开:“这是清河州至贵地的粮食运输路线图。目前贵地粮价偏高,而我处粮源充足,若能打通这条线路,贵行每月可节省至少三千两白银。”
众人面面相觑。
“这不可能。”一人摇头,“你们连运输工具都没有,怎么可能做到?”
林昭微微一笑:“贵行若有运输能力,我愿将清河州的粮食优先供应给你们,并提供折扣。”
此言一出,厅中气氛顿时变了。
有人低声议论:“若真如他说的那样,这笔买卖倒是划算。”
“可万一他只是空口白话呢?”
林昭不急不躁,又拿出一份账册:“这是我过去半年在本地收购粮食的价格明细,以及销售情况。各位可以派人核查。”
几位掌权者互相对视一眼,终于有人开口:“林公子年纪虽小,但思路清晰,确实有几分手段。”
最终,广源商行答应试水合作,先从每月五百石粮食开始。
林昭离开时,天色己晚,街边灯火初上。
他坐在马车内,轻轻吐出一口气。
这只是第一步。
回到清河州后,林昭立即着手安排生产线扩大,并派遣得力手下前往邻州设立分号。同时,他开始培养家族内部的年轻人参与管理,林婉儿负责调度后勤,林远则协助账目整理。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之时,一个意外访客打破了平静。
那一日午后,林昭正在府中批阅账本,忽听门外通报:“有一支外地商队求见,说是从西北来的。”
林昭眉头一挑:“西北?”
他放下笔,命人请他们进来。
不久后,几名身穿异域服饰的商人走入大厅,为首之人身材魁梧,目光锐利。
“林公子。”那人抱拳,“我们来自河西,听闻贵家正欲拓展商业版图,特来洽谈远途贸易之事。”
林昭目光微凝。
远途贸易……
这意味着,他布局中的另一条线,己经开始浮现。
“不知贵方,意欲何为?”他不动声色地问。
那商人笑了笑:“我们手中掌握着西域的香料与皮毛渠道,若能与林家合作,想必能打开更大市场。”
林昭端起茶盏,缓缓吹气。
“此事,容我再考虑一二。”
商人并未强求,只留下一句话便告辞离去。
“林公子,若您有兴趣,我们会在城东客栈住上三日。”
待他们走远,林昭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山峦。
他知道,这一局棋,才刚刚开始。
马蹄声由远及近,尘土飞扬。
林昭回头,对身旁的沈掌柜低声道:“让人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沈掌柜点头应下。
夜色渐深,林昭独自坐在书房,翻阅最新的账册与市场分析。
忽然,一阵风吹开了窗扉。
他抬头望去,只见远方灯火阑珊,仿佛一条通往未知的道路,正在缓缓展开。
“公子,”门外传来管家的声音,“周先生回来了。”
林昭嘴角微扬,合上手中的册子。
“请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