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将那封信在烛火上缓缓烧成灰烬,看着纸片蜷曲成黑蝶,飘落在桌案边缘。他没有再说话,只是低头继续翻阅手中的一份布庄账册。
门外传来敲门声,是林婉儿。
“阿昭,布庄那边有消息了。”
林昭抬起头,示意她进来。
林婉儿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报表,脸上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欣喜:“这半个月以来,我们的布匹销量回升了三成,尤其是在南街一带,几乎恢复到改革前的水平。”
林昭接过报表,快速扫了一眼,嘴角微微扬起:“看来,我们的‘以退为进’奏效了。”
林婉儿点头:“价格调整之后,确实吸引了不少老顾客回来。而且我们提前储备的几批优质棉布也顺利流入市场,压制了对方试图用低价劣质货扰乱市场的打算。”
“但他们不会坐以待毙。”林昭语气平静,“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市面上出现了几批外地来的布料?”
林婉儿神色一凝:“你也注意到了?我昨天听掌柜说,有人开始在城西低价兜售一种叫‘青河绸’的布料,说是从南方运来的,但质地粗糙,明显不是正经货源。”
“这是对手的第一步反击。”林昭放下报表,目光沉静,“他们想用这种劣质布冲击我们的口碑,制造舆论压力。”
林婉儿皱眉:“那怎么办?如果让百姓误以为是我们家的布出了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快一步。”林昭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夜色中隐约可见的街灯,“立刻派人去调查这批‘青河绸’的来源,并且安排人手在各个集市、茶楼散布真实信息——告诉百姓,这不是林家的产品,而是有人故意为之。”
林婉儿应声而去。
---
翌日清晨,林家布庄门口早早排起了长队。
几个小贩模样的人站在街角,一边分发传单,一边大声吆喝:“大家看清楚啦!这‘青河绸’是假冒伪劣,真正的林家布,咱们都认得!”
人群中有位老妇人接过传单,仔细看了看,点点头:“对啊,我家闺女前两天刚买了林家的蓝印花布,针脚细密,染色均匀,哪像这个粗布,一摸就知道是假的。”
“就是嘛!”旁边一位年轻男子附和道,“林家的布,从来都不掺假。”
街对面,一个身穿青衣的年轻人冷冷地盯着这一切,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他转身钻入巷口,消失在晨雾之中。
---
“少爷,周怀恩回来了。”
林昭正在整理新的布料样品,听到通报后点了点头:“让他进来。”
不多时,周怀恩推门而入,神色有些凝重。
“查到了吗?”林昭头也不抬地问。
“查到了。”周怀恩低声答道,“这批‘青河绸’是从北面运来的,源头是一家名叫‘顺昌号’的小布行。表面上是独立经营,但背后的资金流向显示,有一笔银钱最终汇入了一个新近崛起的商号——‘永隆记’。”
林昭眉头微挑:“永隆记?”
“是的。”周怀恩递上一份名单,“这家商号的幕后东家,据说是京城一位姓陈的大人,与赵承业私交甚笃。”
林昭沉默片刻,随即轻笑一声:“原来是这样……赵承业倒台后,还有人在替他收场。”
周怀恩压低声音:“要不要动手?”
“不急。”林昭摇头,“现在动他们,只会打草惊蛇。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放松警惕,然后——一击致命。”
---
午后,林婉儿再次来到书房,手中拿着一封刚刚送来的信件。
“又来了。”她将信递给林昭,语气里透着一丝不安。
林昭接过信,拆开一看,纸上只有一句话:
“棋未终,局未定。”
他轻轻着纸张,眼神逐渐深沉。
“这封信,是谁送来的?”
“是一个陌生的小厮,送来就走了,没人认得。”林婉儿顿了顿,轻声道,“阿昭,你觉得……这次的对手,是不是比赵承业更可怕?”
林昭没有回答,只是将信纸凑到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害怕。”他缓缓说道,“而是找出,谁才是真正的执棋者。”
---
夜幕降临,林家后院的练武场上,林远正独自练习剑法。
林昭站在远处静静看着,首到林远收剑回身才发现他。
“哥,你怎么来了?”
林昭走上前,递给他一块毛巾:“今天街上发生的事,你听说了吗?”
林远擦了擦汗,点头:“听说了。有人想坏我们的名声。”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出手吗?”林昭看着他,“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在反击。”
林远握紧拳头:“那我们就不能停下。”
林昭笑了笑:“不错。但这还不够。”
他从袖中取出一张地图,铺在地上。
“明天开始,你要负责调查‘永隆记’的进货渠道,尤其是那些来自北方的布料。记住,不要惊动他们。”
林远郑重地点头:“明白。”
林昭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这场仗才刚开始。”
林远抬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我不怕。”
林昭嘴角微扬,转身离去,留下林远一人站在月光下,手中长剑泛着冷光。
风掠过树梢,带起一片落叶,在空中旋转,迟迟不肯落地。
林远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可闻:
“哥,你说……他们会是谁?”
话音落下,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像是有人踩碎了枯枝。
林远猛地转头,只见黑暗中,一道模糊的身影一闪而过,消失在夜色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