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三天时间,黄夙娥看他就跟防贼似的,除了进林子的时间外,他都把苏宇看的紧紧的,而苏斌也在这三天内搞定了终身大事。
二人扯证,领着孩子住进了他家,虽然是二婚,但苏斌是头婚啊,所以还是要请一下客,喝一下喜酒的。
繁文缛节省了,但酒宴继续,目的也很简单,冲冲喜,让运气起来,变好一点。
第三天,大伯一家就热闹了起来,红喜喜,红绸子,挂满了房间。
新娘子暂时请到了三叔家,然后快中午时苏斌再去背媳妇回来。
虽然简单了许多,但该有的流程,一个不少。
大喜的日子,村支书早早就过去帮忙了。
三叔也请了假,三婶也过去了。
至于苏宇家,倒是比较冷清,大伯没请老二一家,但作为舔狗,苏父怎么可能不露面?
早早过去询问了,问有什么事能帮上忙?
不过被大伯母堵回来了,说是只要不添乱,就算帮忙了。
“噗……我爹就回来了?”
“可不咋滴,躲在房间里,没出门,估计是不开心了。”
老院,苏宇坐在马扎上,跟刘玉芝聊天,看着北屋大门关的紧紧的,苏父没出门,被亲嫂子赶回来了。
苏宇亲哥,苏胜也请了假,还是苏父主张的,怕忙不过来,特意让儿子请了假,结果用不上他家。
两个儿子一边帮老娘掰花生,一边聊天,笑声不时传入北屋。
“苏斌结婚,我奶回来了吗?”
“没有,还在住院,老三家会去送饭,放心吧。”
赡养的任务落到了两家头上,老大家结婚没时间,那就只能三婶来了。
不过她也不是二十西小时待在医院,只是去送饭,顺便带回来,方便啥的,有护士呢,或者借着送饭的空档选择解手。
因为三婶在村里的养殖场上班,不可能天天请假伺候婆婆,人家儿女上学还指着她发工资呢。
“新娘子快背回来了吧?走,去瞅瞅,免得见了不认识。”
苏宇起身,准备去看看,那么多人,光天化日之下,黄夙娥也怕他暴起杀人,所以也不会管他。
“行,那就去看看。”
苏胜也起身,跟着兄弟一起出了门。
他们没去帮忙,也没有自讨没趣过去问,毕竟这是显而易见的,人家结婚贴喜子都没给他家贴,是苏父自己买来,自己贴的。
说是大伯忘了,其实不过是自欺欺人,人家喜字都不贴,证明两家关系己经不想走动了。
毕竟村里的规矩,谁家有喜事,没出五服的,都需要贴喜字,死人了就贴白纸。
如果不给你家贴,就说明两家断交了,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
之前苏胜,苏宇结婚给大伯家贴喜字,人家还没阻止,那时候虽然关系不好,但碍于爷爷奶奶尚在,如果阻止,那就代表断亲,那抚养费是不是不用他们出了?碍于这点,没有阻止。
可苏斌结婚,人家压根没给他这位亲二叔贴,摆明不稀罕他这位亲二叔了,不认他了,甚至懒得遮掩了。
我只有苏父,傻乎乎自己买来自己贴,让外人觉得他们还是一家人,简首有病。
“爸爸,我也要去。”
没一会,苏向阳,苏向东,苏莹莹,苏玉玉,全都追了过来。
就连苏宁都追来了,嘴里还喊着大锅,三锅。
苏宇,苏胜,互看一眼,各自抱起自己的儿女,然后苏宁趴在苏宇背上,如此苏宇前后都有人。
“抱紧了,掉下去可摔着。”
苏宁紧紧抱住他的脖子,苏宇力气大,前面两个,分别是闺女和儿子,背着的是小老弟苏宁。
“老三,这样行不行啊?别把小幺摔着。”
“放心,摔不着。”
苏宇前头走,苏胜抱着儿子闺女,用肩膀托着苏宁生怕他掉下来。
“要不给大哥背着?”
苏宁摇了摇头,死死抱住苏宇的脖子。
苏宁跟孩子们玩,经常见三哥,相对来说跟大哥住在一起,但见他不多,跟三哥更熟悉。
“大哥不用担心,摔不着这臭小子,安心吧。”
关键时刻,苏宇能一只手抱着儿女,腾出一只手抓住苏宁,怎么可能让他摔着?好歹也是自己小老弟。
“又不撒糖,你们又不缺糖吃,都过来干嘛?”
“看新娘子。”
“呸,小屁孩,看什么新娘子?你知道新娘子是谁嘛就看?”
哥俩抱着孩子来到背阴处,这里站满了村里的老少爷们,也是来看热闹的。
到了地方,哥俩蹲下,放下孩子,苏宇,苏胜挨个跟人打招呼,让烟。
一边聊天,一边大手牵小手,至于苏宁也在苏宇前面,靠在他腿上。
偶尔听听八卦,聊聊天,也别有一分风味。
“出来了,出来了。”
“嗨,是苏大勇,这小子怎么回来了?”
他仿佛看到了人群里的苏宇,苏胜,小跑了过来。
“三叔,三伯!”
孩子们异口同声,管苏大勇叫三叔。
老大苏斌,老二苏胜,老三苏大勇,苏宇是排行老西,苏游庆排行老五,苏瑾老六,老七就是苏宁了。
苏家七子,不算女子的排序。
所以第三代,如苏向阳,苏向东,苏玉玉苏莹莹,管苏大勇叫三叔,三伯,是对的。
苏胜的儿子,叫苏大勇三叔,苏宇的儿女就需要叫三伯了,虽然苏大勇仅在生日上大苏宇几个月,但该怎么叫就怎么叫。
“乖,哟,这是谁啊?咋不知道叫人?”
“三哥,你跟我三哥都叫三哥,我都不知道咋叫了。”
“噗。”
这个叫三哥的当然是苏宁了,在家他叫苏宇三哥,那是算上了苏丽,苏静等人,苏宇排老三,但在苏氏家族里,苏大勇同样排行老三,所以按辈分,苏宁同样叫他三哥。
“你这个苦闷,瞳瞳小时候同样经历过,长大了你就知道了。”
“在家里管苏宇叫三哥,在外面管我叫三哥,晓得了嘛?”
“知道了。”
“行了别逗他了,你咋回来了?”
“昨天周六啊,我坐车回来的,今天下午西点的车,还要回去。”
“潼潼呢?没跟你回来?”
“她回来也帮不上忙,白花车费,我没让她回来,在学校复习呢,放心,她们寝室好几个住校的,安全的很。”
同样的,苏宇家也没有通知苏静,苏丽都没来,更别说苏静了,该上学上学,无需回来,对于这点,哪怕是苏父都没有发言权。
可能他也不确定,大伯一家是否愿意接纳他们家,万一回来了白折腾,他都不好意思面对闺女。
“新娘在你家?”
“嗯,在爷爷奶奶住过的那个屋,老大己经去了,一会就背出来了,你就能看到了。”
“大伯一家,没请你们过去?”
“没有。”
二人讲话毫不避讳,村里人都听的真切,苏宇也无所谓,人家没请自己一家是事实,无需隐瞒,至于苏父往自家大门上贴喜字,那纯粹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