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骁带着军统的监视阴影与对日军间谍隐患的忧虑,踏入了陆军大学的校门。校园里,参天的古树投下斑驳的光影,欧式风格的教学楼庄重而肃穆,然而林骁无暇欣赏这校园的景致,他深知,在这里的每一刻学习,都关乎着未来抗战的成败,更关乎着如何冲破眼前的重重困境。
开学伊始,各种课程如潮水般涌来,其中战术课尤为重要。这一天,战术课的课堂上,气氛热烈而紧张。教授站在讲台上,正对着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侃侃而谈:“诸位,在当前的抗战局势下,‘堡垒政策’乃是我们应对日军进攻的有效策略。通过构筑坚固的堡垒防线,我们能够有效地阻挡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
教授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在他们看来,“堡垒政策” 有着其合理性,在以往的战斗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日军的进攻。
林骁坐在座位上,眉头紧锁,认真地听着教授的讲解。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战场上的种种场景,那些被日军攻破的防线、战士们无畏却无奈的冲锋。当教授讲解完毕,询问大家是否有疑问时,林骁缓缓举起了手。
“林骁同学,你有什么问题?” 教授看着林骁,眼中带着一丝期许。
林骁站起身,身姿挺拔,目光坚定:“教授,我对‘堡垒政策’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瞬间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
“哦?说来听听。” 教授微微挑眉,示意林骁继续说下去。
林骁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的防线标识说道:“教授,不可否认,‘堡垒政策’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发挥作用。但是,日军拥有强大的火力和空中优势,如果我们单纯依靠堡垒进行防御,很容易陷入被动挨打局面。堡垒虽坚固,却无法移动,一旦被日军集中火力攻击,或者被他们迂回包抄,就会失去作用,甚至成为我方士兵的牢笼。”
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同学们对林骁的观点感到惊讶,同时也开始思考他所说的合理性。有同学小声说道:“林骁说得好像有点道理,我们不能只守不攻啊。”
林骁继续说道:“我认为,我们可以采用‘运动防御’理论。所谓‘运动防御’,就是在保持战略防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方部队的机动性。我们不必死守固定的防线,而是以灵活的战术,不断变换防御位置,让日军难以捉摸。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山区、丛林等复杂地形,设置多个移动防御点,当日军进攻一个点时,其他点的部队可以迅速支援,或者从侧翼、后方对日军进行攻击。这样,既能有效消耗日军的兵力,又能避免我方部队被日军集中消灭。”
教授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盯着林骁,问道:“林骁同学,你的想法很新颖,但你有没有想过,‘运动防御’对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和指挥官的指挥能力要求极高,在实际操作中,难度极大。”
林骁微微点头:“教授,您说得对。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难度大就放弃尝试。在实战中,我们己经看到‘堡垒政策’的局限性。我们的战士们英勇无畏,他们不缺战斗的勇气,缺的是更有效的战术。只要我们加强训练,提高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运动防御’是可行的。而且,通过这种战术,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我方在地形熟悉度、士兵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
此时,教室里的同学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林骁的观点,认为 “运动防御” 能够打破日军的进攻节奏;另一派则认为 “堡垒政策” 更为稳妥,“运动防御” 太过冒险。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
“林骁同学,你的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在没有经过实战检验之前,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堡垒政策’。” 一位支持 “堡垒政策” 的同学站起来说道。
林骁看着他,认真地回应:“我并非要否定‘堡垒政策’,而是希望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探索出更有效的战术。我们学习军事理论,不就是为了在战场上能够灵活运用,取得胜利吗?如果我们固步自封,只依赖一种战术,怎么能应对日军复杂多变的进攻?”
就在这时,教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位身着军装的军官走了进来。他扫视了一圈教室,目光落在林骁身上,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林骁同学,你的大名我早有耳闻。刚才你的一番言论,很有意思。”
林骁心中一惊,他不认识这位军官,但从对方的神态和语气来看,似乎对自己有所了解。“长官,您好。” 林骁立正敬礼。
军官摆了摆手:“不必多礼。我是军统的,听说你在陆军大学表现出众,特意来看看。”
听到 “军统” 两个字,林骁心中一紧,他警惕地看着对方:“不知长官有何指教?”
军官走到林骁面前,上下打量着他:“指教谈不上,只是来提醒你,有些事情,不要想得太简单。在陆军大学,你要好好学习,也要懂得分寸。” 说完,军官转身走出了教室,留下一脸疑惑的林骁和满教室窃窃私语的同学。
林骁心中明白,这肯定是军统对他的又一次警告。他们不想让自己在陆军大学太过出头,以免脱离他们的掌控。然而,林骁并没有被这警告吓倒,他更加坚定了探索有效战术的决心。
课后,林骁找到小李,此时小李己被调到陆军大学附近的部队任职,两人经常见面交流。林骁将课堂上的争论以及军统军官的出现告诉了小李。
“林参谋,这军统太过分了!他们就想把您困在他们的掌控里。” 小李气愤地说道。
林骁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小李,别生气。他们越是这样,我越要努力。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我要把‘运动防御’理论完善,找到实际应用的方法,不管是为了抗战,还是为了摆脱军统的束缚。”
小李用力点头:“林参谋,我支持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林骁思索片刻:“小李,你帮我收集一些战场上的实际案例,特别是关于防御作战的。我要从这些案例中找到‘运动防御’理论的可行性依据。”
“好嘞,林参谋,我这就去办。”小李爽快地应道,然后迅速转身,脚步匆匆地离去。
林骁站在原地,目光紧盯着小李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暗自起誓:“军统,日军间谍,不管你们有什么阴谋诡计,我林骁绝对不会退缩半步!在这陆军大学,我不仅要努力学习军事技能,更要揭开你们的真实面目,为抗战胜利扫除一切障碍!”
然而,林骁心里很清楚,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和坎坷。军统的监视就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让他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而日军间谍的存在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随时都可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此外,他所提出的“运动防御”理论也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这一理论虽然具有创新性,但在当时的军事环境下,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它过于冒险,不符合传统的防御观念。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林骁并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他坚信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机会证明它的可行性,就一定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