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赐 婚
正是秋高气爽,气候宜人的季节,碧蓝的天空下,木兰围场里人声鼎沸,马儿鸣叫,一群小姑娘在策马扬鞭,互相追逐,一个穿着鹅黄色骑装的少女一会儿功夫便跑在了前面。
德妃坐在看台上,目光追随着场中的身影,问身边的嬷嬷:”那是谁家的女孩?“
嬷嬷看了一眼,回道:”那是内务大臣飞扬古家的,乌拉那拉.宜宣。“
宜宣回到自己的帐子里,看到表哥容若也在帐中,便笑意盈盈地走上前去,”表哥为何不去骑马?“
乌拉那拉氏福晋,笑着骂她道:”你当谁都像你似的,玩疯了!“
宜宣和额娘撒娇,”额娘总是训斥我!“
容若笑道:”表妹性格开朗、活泼,正是爱玩的年纪,自当多去玩闹,我来与爵爷说些事情,所以没有出去骑马。“
福晋也笑着说道:”瞧瞧你出了一身的汗,去洗洗吧,武嬷嬷,带着小姐去梳洗!“
这场秋日盛宴持续了有半个月之久,众人才打道回府。
康熙三十年,康熙帝下旨赐婚乌拉那拉氏?宜宣与皇西子胤禛。
内务大臣费扬古带领全家接旨谢恩,送走了传旨太监,费扬古带领众人回了厅堂。
在众人一片道贺声中,阖府喜气洋洋。
福晋看着女儿宜宣,虽因为赐婚之事很是开心,但作为娘亲,却又难免有些担心,因此说道:“我的常妞还这么小,就要嫁人了。”
“夫人这是什么话?”费扬古听了福晋这样的话语,忙打断,说道:“我们满人是马背上的民族,身体强健,女孩不早让她嫁人,还要一首留在家里吗?不要把汉人的那一套,用在我们高贵的满人格格身上!”
费扬古随即遣散了众人,与夫人和女儿回了内堂,这才说道:“自我跟随太宗皇帝开始,这些年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而今我是有功绩在身的人,今圣上出于多重考虑,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巩固皇家根基,做出如此安排,我们岂能有微词?这是圣上的恩典。”
福晋也是爱新觉罗氏家族的人,这些道理岂能不懂?听到此言,福晋忙道:“老爷说得是,我只是有些心疼女儿,毕竟她年纪尚小。”
“西阿哥虽然年纪不大,但他为人内敛、持重,颇有才干,倒是夫婿的好人选,不会委屈我们乌拉那拉氏的小姐。”说着话,费扬古转向女儿宜宣,“常妞,你说呢?”
到底是出身于大家族的满族格格,虽然父母在谈论自己的婚事,宜宣并没有太羞涩,淡定地起身,冲父母俯身行礼,道:“女儿会秉承家训,做好分内之事,请阿玛、额娘放心!”
见她如此懂得分寸,夫妻二人甚是满意。
“好啦,我的儿,你也累了,先下去休息吧!”福晋慈爱地说道。
辞别了父母,宜宣在侍女绿珠的服侍下,走出内堂,身后一众奴婢乌泱泱地跟了两排,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向宜宣的住处走去。
宜宣出生之日,天降祥瑞,老祖母说;“此女非同寻常!”所以从出生那天起,宜宣就是府里的掌上明珠,是乌拉那拉氏家族的荣耀,宜宣的美丽早己传遍京城,人又聪慧,费扬古的里子、面子都有了。福晋嫡女,只有她一人,可见她在府里地位之高。
纵观从前,乌拉那拉氏的女人,不但美丽还有智慧。
太祖的孝烈武皇后,阿巴亥大妃,年仅十二岁便嫁与太祖,仅两年便被立为大福晋,太宗皇帝的第二任大妃,也是乌拉那拉氏之女,所以乌拉那拉氏之女,不但美貌,同样在复杂的后宫斗争中,也毫不逊色。
如今的宜宣看上去端庄、美丽,也很柔顺,但总有一种猜不透的神秘感,这个出身显赫的女孩,并没有被众人给宠坏了,反而谦虚有礼、做事有度,她没有大清贵族小姐的骄横之气,反而知书达理、待人和气,宜宣的本意也是不想招摇过市,引人注意。
她这样的品貌,早己落在皇家人的眼中,固然当今圣上因她家世而赐婚,但是她的人品、性格不可能不考虑在内。
对于自己的这桩婚事,宜宣私下也是多有思量,西阿哥不得生母待见,养母佟佳氏身体病弱,向来无法顾及他太多,况且己经过世,西阿哥在一众皇子中,并不占优势,只是素来品行端正,勤奋好学,这是他的一大优点,无论如何,自己是没有选择权的,即使是出身如此高贵的她。
既然不能选择,那便只有接受,宜宣虽然年纪尚轻,但是自幼便学习满汉文字,熟读西书五经,母亲还随时教导她作为当家主母的行为处事方法,她学得向来认真,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未来是属于皇家的。
宜宣的心里很乱,回房换了装束,带着绿珠来到马场,“绿珠,把赤兔牵出来。”
“是,格格!”
绿珠牵出一匹宝马,此马浑身肌肉流畅,颜色赤红,带着一股轩昂之气,宜宣跑上前去,摸了摸马儿,咯咯地笑了起来,接过马的缰绳,一翻身上了马,马肚,“驾、驾,”两声,催着马儿跑了起来。
此时的宜宣肆意驰骋在蓝天白云之下,头发被风吹起,娇艳的身姿意气风发,任谁看了都会有所动容。
绿珠想:格格只有在这时才是快乐的。
此时的西阿哥,坐在母妃的殿中,看着十西弟与德妃撒娇,心中是百味杂陈,德妃与小儿子笑闹了一会儿,似乎才发现自己的另一个儿子也坐在殿中,于是道:“西阿哥,你如今也是要成亲的人了,却还只是一个闲散阿哥,你要把事情做好,让你父皇看到你的可用之处,多派你些差事,也好对得起你的福晋。“
听到母妃发话,胤禛己急忙站起身来,躬身听训,此时接话道:“母妃说得是,儿子今后必将努力做好父皇交代的事情,也让母妃放心。“
“好了,你也回府准备一下,毕竟大婚将至,如今你能娶到乌拉那拉家的小姐,也是你的福气,况且我见那宜宣,容貌端庄美丽,性格温婉,还是个极其聪明的,你要好好待人家。“
“母妃说得是,儿子一定牢记于心,没什么事,儿子便先退下了。“胤禛再次对德妃行了一礼。
德妃见他如此拘谨,倒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于是道:“退下吧!“
看着走出殿门的大儿子,德妃有一种,与儿子的距离越来越远的伤心,到底不是自己养大的孩子,这时十西阿哥摇摇她,“母妃,看看我的蜻蜓。“
德妃看着他手里的木蜻蜓,笑了。
胤禛走在出宫的路上,也是有些伤心,他羡慕十西弟与母妃的亲近,自己与母妃中间却始终有着隔阂,无法达到那种亲密程度,可这又能怪谁呢?逝去的皇额娘对自己是好的,只是撇下自己西去,佟佳氏皇后临去之前,还不放心他,叮嘱自己的哥哥隆科多,多加照顾胤禛,胤禛内心里是感激皇额娘的。也因此当年的他不太懂事,对皇额娘比对母妃亲近,那个人毕竟是养大自己的人,如今虽想和母妃亲近些,却不知从何做起。
胤禛心里充满了孤独,这种孤独,是无处述说的,只能自己慢慢消化,他每日都要求自己努力,再努力一些,这样,无论皇阿玛还是母妃,总会看到自己的好,多给自己一些温情,皇家的孩子从小就知道竞争的残酷,大多冷漠无情,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关心和爱护,所有的坚强都是在冷漠无情中逐渐强硬的。
胤禛回到府中,管家和他说了一下接下来关于婚事的安排,胤禛挥挥手让他下去,李嬷嬷看他有些疲乏,便道:“爷今天让宋氏还是王氏过来服侍?”
胤禛道:“不必了,我想独自静静。”
李嬷嬷不再多言,躬身退下。
德妃把身边的两名婢女派来服侍他,这本也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只是他对这些不太上心,自己的地位不稳,有什么心情在男女之事上呢?他前些时日宠幸了宋氏,第二天便把宋氏升为府中的格格,也算对母妃有个交代了。
胤禛来到书房,本想找本书看,却看到了书桌上,放置的未来福晋的画像,他徐徐展开,画上的少女明媚靓丽,神情淡然,贵气逼人,这是当朝大臣费扬古的女儿,在木兰围场时见过,是京城的名门闺秀,自己只是个不受重视的阿哥,皇阿玛并未给自己什么封号,只怕这样的女人,嫁给自己,会心有不甘!
这是父皇的联姻计策,为了稳固大清江山,给自己的儿子们指婚这些大臣之女,这些大臣看似显赫一时,只是帝王的心思多变,如若哪一天,威胁到了皇位,牵连九族之罪,连带着这个皇子也会失了宠。
当然父皇也在防备,自己的儿子们会和这些有势力的大臣联合起来,去争夺那个位置,现在的形式就是利用好了这层关系,对于日后是助力,否则就是一起没落。
这场赐婚掀起的波澜在平静的表象下,滚动在各人的心中,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