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风云之远东崛起
甲午风云之远东崛起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甲午风云之远东崛起 > 第39章 袁世凯的来访

第39章 袁世凯的来访

加入书架
书名:
甲午风云之远东崛起
作者:
震轩辕
本章字数:
5884
更新时间:
2025-04-23

在万全岭之战后的一个礼拜,除了押运粮饷的队伍,其他的清军和朝廷的人,倒也没有什么人来访。

究其原因,大概是岳天虽然连战连捷,现在官居从西品,但是由于跟其他清军将领并不熟悉,除了公事和公关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来往。

不过这倒好,这一个礼拜,岳天才有时间好好布置安排岫岩城的各项建设!这岫岩城的各项工作也才没有人来打扰,进展也相当快,没有外力的阻挡,兴汉盟便很快肃清了日军和清廷在这里的一些残余势力。

一首到十二月十六日,袁世凯托通信兵来说,他十八号要亲自押送下个月的粮饷来岫岩城。

虽然袁世凯没有明说,但是岳天还是知道自己在战后给李鸿章写的那封信起作用了!要知道那封信,便如一份投名状,向李鸿章示好的同时,也表示要靠近李鸿章这一派系。

这袁世凯的老上司便是李鸿章的门生,这战场后勤之位,也是李鸿章给袁世凯安排的,这次便派袁世凯过来,定是有要事相商。

原来现在朝廷里官员早就分成两大派,一派就是以李鸿章为首,主要人物有袁世凯、张之洞之流,大多是崛起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大多掌握地方实权。这些人看似在道义上,往往处于被动,但是在朝野之间,力量强横!甚至很多都跟海外势力多有交往,就连满洲贵族们现在也不敢与之相比。

第二派便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派。翁同龢号称“南清流”领袖,所依靠结交的罕有地方封疆大吏,多是词垣台谏、翰林“清流”,这些人发起议论来头头是道,慷慨激昂,但都是些无实力无权柄的京官书生,说大话、说空话振振有词,办起实事来却一筹莫展。

因此作为“帝党”的领袖,他率领的力量看似羽翼众多,其实势单力薄;以光绪为首的所谓的“帝党”,实际不过是个十分脆弱、松散的政治集团,一遇重大风浪,便被历史巨流卷没。

岳天来自后世,自然知道其实两派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都只不过打着救亡图存的口号,为自己谋私利!李鸿章耗巨资建设起来的北洋水师只不过是他私人升官的工具,到后面袁世凯的练兵,更是深得李鸿章的精髓,后面北洋军,只知袁世凯,而不知国家和皇帝。

至于清流,大多也是沽名钓誉之辈,这翁同龢虽颇有些能力,但是缺乏官场斗争经验,最后戊戌变法之后,被慈禧赶出了北京,落得相当狼狈,帝党一夜之间,鸟兽雀散,什么都没有剩下。

所以岳天衡量之下,很快便选择投向了实力派,尽快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壮大自己,特别是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正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既然要投到人家门下,岳天自然不敢怠慢这个使者,现在得知对方要来,若是不准备一下,那就不能表现出自己的诚意了。

十二月十八号下午,岳天率领全城乡绅、部队各将领、还有其他一些百姓,早早便在岫岩城城外三里处,置办起彩坊,又让人挂上一些彩绸和迎接词。

为增添隆重气氛,岳天调动金州军大部分士兵,从迎接处到岫岩城城门,三里多路,几乎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甚至是威严。

当然为了免除袁世凯的猜忌,岳天让城里的各项建设暂时停工,以免自己的事情太过于张狂,过早暴露自己的实力。

“看!袁道台,袁大人到啦!”一个观察哨很快飞奔来报。

身着清军战袍的岳天一听,当即率领众人,迎了上去,只见袁世凯也是一身戎装,望见这帮的欢迎架势,立马跟随从策马赶来。

“下官岳天,率岫岩军民恭迎袁道台!”岳天率领众人朝袁世凯一拜。

这袁世凯也是个聪明人,立马从马上下来,赶紧上前扶起岳天。

“岳大人乃是国之功臣,连战连捷,如今西海闻名!袁某人,怎么能受此大礼!大家快起快起!”

“岂敢!袁大人,曾扬我国威于朝鲜,镇得那帮宵小近十年,功在社稷呀!再者,此番下官能侥胜还全仗袁大人的后勤支持!要不是这些粮草、弹药,恐怕下官一天也守不住,哪里还能谈胜呀!今日下官这一拜可是代表岫岩谢大人相助之恩!”

这岳天在后世,不仅仅读书厉害,对官场套路也是相当纯熟,要不在后世,怎么能混得风生水起。

岳天恭维的话一落,其他人早得了暗示,纷纷大声称颂袁世凯起来,顿时让袁世凯也感动一番,心中也暗自想,这岳天倒也是个能人,拍马屁还比自己厉害,不过想来这也倒省却了自己不少麻烦。

“承蒙各位乡亲厚爱,袁世凯得太皇太后和皇上宠眷,得任此职监管粮饷,自然深知这前线艰难之处,今日世凯亲自押粮饷100车,炮5门,各式军械70车,以资军用!”

袁世凯见此处乡绅、将领有数百人之多,估计这岳天给足了自己面子,把全城有头有脸的人都请来,自己自然也要说上几句好话。

众金州军将领见此番这朝廷给的粮饷可是双倍,而乡绅得知这金州军的粮饷有着落,也可以使减轻捐税负担,顿时几百人在岳天带领下,纷纷表示欢迎,感谢圣眷。

岳天把袁世凯迎进城之后,又是按照原先设计的一些路线,带着袁世凯到处参观,到了晚饭时分,便在原来岫岩城府衙置办起几十桌酒菜,宴请袁世凯等人。

当然考虑到袁世凯等人长途跋涉而来,酒宴在晚上十点左右便在热烈的气氛结束了。原来袁世凯想专门找岳天谈事,也被安排到第二天了。

岳天在酒宴上也喝了不少,不过倒是丝毫没有一点醉意。酒宴一结束,便把林慈光、张大虎、宫二等人招到议事厅商议。

“清点过了吗?”岳天朝张大壮问道。

“禀大人,清点过了!银子共三万两,一两未少,粮草共二十九大车够我们吃两个多月!五门德国速射轻便42磅重炮,炮弹两百发,其他山炮炮弹五百五十发,两挺闪电机枪,(这闪电机枪便是清政府仿制的马克沁机枪),各类步枪一百支,子弹一百二十万发!”张大壮拿着单子念道。

“这次果然是重手笔!光这些军械都要十多万两银子!这李中堂这次可是太看中我岳某人了!”

岳天听这单子,不由得惊叹道!现在估计恐怕那盖平城一万多清军,这次接收的子弹可能还没有自己多。这些装备可是够自己打一场规模不小的战役。

众人也一听,不由得发出一阵惊叹。金州军虽然这几次连战连捷,但是毕竟出身杂牌军,人家一次给养就给那么多,怎么能不让感恩!

“嗯!那些军械先作为库存,明起每个士兵追加五发子弹实弹射击!”岳天想了一会儿,竟然人家送来,不用白不用,又道:“还有拨出一千银子,在城里给死去的兄弟们建个忠烈祠!每次兄弟姓名,籍贯都要刻上去!周边要留些地方,等以后会再扩建!没有牺牲的兄弟,哪有我们今天的酒肉!”

“是!”张大壮马上记录下来。

“这李中堂此番如此看重我,也不知有何想法!适才酒席之上,大家可曾听到什么消息!”

在酒席开始之前,岳天早就吩咐下去,这次要注意打探消息,好明天应对这袁世凯!

“禀大人,适才我与那押运营几个哨长吃酒,便有人抱怨我辽东天寒地冻。后来我敬了几碗之后,那些人便说我金州军也不用在这苦寒之地待多久!可能快则十几天,慢不过个把月,上面便要让我们撤进关内!”

炮兵连长魏县料便把在酒桌上得到的消息汇报上来。

“其他人可有收获!”岳天听这魏县料这一汇报,心里虽有意外调动那么快,但是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

“我们打听到的消息,也差不多和魏连长差不多!”众将领纷纷附和道。

其实他们几个私下也早就相互问询过,这些人打心里不想进关内!毕竟这金州军大多出身没落知识分子、贫苦农民,还有这个领导人也没有什么背景,进了关内可就不像这前线了,到那里什么可是都要论资排辈的!这金州军恐怕也就被当作杂牌军看待了。

所以一说到这事,众将领的表情自然颇为不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