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房间里那张柔软的大床上。此刻,张九儿正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嘴角还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仿佛正在做着一个无比美好的梦。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清脆而又急切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阿姐!阿姐!快起来啦!”原来是张杏儿站在了床边,她那一双大眼睛紧紧地盯着还在熟睡中的姐姐,小手不停地摇晃着张九儿的胳膊,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我要吃好吃的!阿姐,你快点起来嘛!”
见姐姐没有反应,张杏儿索性爬上了床,直接扑到了张九儿的身上,继续撒娇道:“阿姐,我真的好饿呀!你快去给我炒冬瓜好不好?我最喜欢吃你炒的冬瓜啦!”说着,她还用小鼻子嗅了嗅空气中的味道,似乎已经闻到了那香喷喷的冬瓜香气。
张九儿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到妹妹趴在自已身上,无奈地笑了笑。“好好好,阿姐这就起来给你做。”
她坐起身子,揉了揉眼睛,简单梳理了下头发便下了床。来到厨房,张九儿熟练地拿起冬瓜,去皮切块。正当她准备生火炒菜时,才发现灶膛里没柴了。
“杏儿,阿姐出去抱些柴回来,你乖乖在这里等着。”张九儿说道。可张杏儿哪肯,非要跟着一起去。
两人来到柴房,却发现柴房的门不知道什么时候坏了,里面的柴被弄得乱七八糟。张九儿皱了皱眉,心想定是夜里进了小动物。
正当她发愁今天怎么做饭时,邻居家的阿婆路过,了解情况后笑着说:“我家里刚劈了不少柴,你们先拿去用吧。”
张九儿感激不已,带着柴回了家。很快,锅里传来冬瓜翻炒的香味,张杏儿在一旁咽着口水,开心地等待着美味出锅。
冬瓜终于炒好了,张九儿将它盛出放在桌上。张杏儿迫不及待地伸手就要抓,张九儿轻轻拍开她的手,嗔怪道:“烫着呢,小馋猫。”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姐妹俩对视一眼,都有些疑惑。张九儿打开门,只见村长站在门口,身后还跟着一个陌生的年轻男子。村长笑道:“九儿啊,这是城里来的李公子,说是要找个清净地方住一阵子,我寻思着你这儿空房间多,能不能收留一下?”
张九儿有些犹豫,看了看简陋的屋子,又看看那公子衣着不凡。但村长平日很照顾她们,不好拒绝。于是她点了点头。李公子忙行礼道谢,并表示会付食宿费用。
吃饭时,张杏儿好奇地围着李公子转,不断问东问西。李公子也不恼,耐心作答。而张九儿则默默打量着他,心中想着这个城里人的到来不知会给平静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饭后,她收拾碗筷,心里隐隐期待又有些担忧日后的日子。
当天晚上,张九儿为李公子收拾出一间客房。李公子拿出一些银子递给她,说是预付的部分食宿费。张九儿推脱不过只好收下。
接下来的几日,李公子表现得彬彬有礼。他看到姐妹俩农活繁重,便主动帮忙担水砍柴。张九儿惊讶于他虽出身富贵却并不娇惯,心中的防备渐渐放下了些。
一日,李公子提出想去村里的集市逛逛,张九儿正好要去卖些手工制品换钱,便带着他一同前往。集市上热闹非凡,各种小摊琳琅满目。李公子好奇地左顾右盼,像个孩子般兴奋。突然,一个小偷趁乱偷走了张九儿辛苦赚来的钱袋。李公子眼疾手快,追上去夺回了钱袋。张九儿红着眼眶道谢,李公子温和地说:“无妨,以后我会保护你们不受欺负。”张九儿听了这话,心中泛起异样的涟漪,她意识到这个城里来的公子哥正在慢慢融入她们的生活,而自已竟也开始习惯他的存在,不禁暗自期待未来的日子或许会因为他变得更加美好。
自那日集市事件后,张九儿与李公子的关系愈发亲近。张杏儿更是整天缠着李公子,让他讲城里的趣事。
几日后,村里传来消息,说县城将举办一场盛大的手工艺比赛,获胜者可得到一笔丰厚奖金。张九儿心动不已,她一直靠手艺补贴家用,如果能赢得比赛,家里的生活会宽裕许多。李公子知晓后,全力支持她参赛,不仅帮她准备材料,还运用自已的见识给她出谋划策。
在准备参赛作品期间,两人朝夕相处,感情逐渐升温。张九儿发现自已越来越依赖李公子,而李公子看她的眼神也充满了温柔。
终于到了比赛那天,李公子陪着张九儿来到县城。赛场上高手如云,但张九儿凭借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手艺脱颖而出。当宣布她获胜时,张九儿激动得热泪盈眶。李公子在一旁微笑着鼓掌,眼里满是骄傲。这一刻,张九儿知道,这个男人将会永远留在她的生命里,未来的日子必定充满希望。
获得奖金后的张九儿,先在县城里买了些生活用品和布料。李公子则悄悄买了一对精致的银簪子。回去的路上,李公子拉着张九儿走到一处静谧的河边。
“九儿,这段时间的相处,你早已住进我的心里。”说着,李公子拿出那对银簪子,轻轻插在张九儿的发髻上。“这是我送你的定情之物。”
张九儿双颊泛红,嗔怪道:“怎么如此突然。”但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
回到村子后,张九儿用奖金修缮了房屋,又添购了一些农具。村民们纷纷前来祝贺,羡慕她找了个好帮手,还有人打趣什么时候办喜事。
不久之后,李公子正式向张九儿的家人提亲。在全村人的祝福下,两人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婚后,李公子带着村里人种起了新作物,利用他在城里学到的知识改善耕种方法。而张九儿继续做着手工艺品,偶尔还教村里的姑娘们。他们的生活平静而幸福,就像一幅美好的田园画卷缓缓展开。
然而平静的生活总有波澜。一天,县里传来消息,说是要征收高额赋税,这对刚刚过上好日子的村庄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李公子决定前往县衙理论。他带着精心准备的收成报告和新作物种植计划,试图说服县令降低赋税。
张九儿在家焦急等待,每日做好干粮送到村口给前去县衙的村民代表。经过几天周旋,李公子等人终于带回好消息。原来新作物大受城中商人欢迎,县令决定将其推广,只要村庄持续供应,不仅赋税不会增加,反而会给予奖励。
村庄再次热闹起来,大家干劲十足。李公子和张九儿更加忙碌,除了自家事务还要指导村民。夜里,夫妻二人坐在院子里,望着星空。张九儿靠在李公子肩上说道:“不管遇到何事,只要我们在一起,总能化险为夷。”李公子紧紧握住她的手,笑道:“是啊,往后余生都会如此。”
几个月后的一天,村里来了一群陌生人。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自称是京城来的大官差,听闻此地新作物长势甚好,特来视察。
李公子赶忙迎接,详细地介绍新作物的各种优点。官差们听得连连点头,其中一人目光落到了张九儿制作的手工艺品上,眼睛一亮。原来这位官差家中夫人极喜爱这类物件。
回京城后,大肆宣扬这个村庄不仅作物新奇,手工艺品也精美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