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个夫君好种田
骗个夫君好种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骗个夫君好种田 > 第83章 深夜烙饼

第83章 深夜烙饼

加入书架
书名:
骗个夫君好种田
作者:
甜歌子
本章字数:
5044
更新时间:
2024-12-18

张柳儿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余宝希,眼中满是担忧和不舍,她再次开口问道:“你真的决定要出这么远的门吗?”语气中透着一丝不安与疑虑。

余宝希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坚定而决绝。他深知这次远行充满艰辛,但内心的决心却毫不动摇。

柳儿皱起眉头,继续劝说道:“那商队所经之路可不好走啊!这一趟出去要好几个月呢,而且一路上危机四伏,各种未知的危险都可能会出现……”然而,无论柳儿如何劝说,余宝希只是坚定不移地摇着头,表示自已已经下定决心。

柳儿见状,心中一阵酸楚。其实她很想告诉余宝希,自已并不在意生活的艰难,就算只有她一人操持家务、维持生计也无妨。但话到嘴边,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因为她明白,作为一个妻子,她不能成为丈夫前进道路上的阻碍。

最终,柳儿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轻声说道:“那好吧,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不再阻拦。不过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已。”说完,她转身走向厨房,开始忙碌起来。

柳儿心里盘算着,要多烙一些香喷喷的大饼,再做些美味可口的肉干,好让余宝希在路上能够填饱肚子。她熟练地揉面、擀面,不一会儿,一张张薄厚均匀的面饼便整齐地排列在了案板上。接着,她点燃炉灶,将面饼放入锅中慢慢烘烤,直至两面金黄酥脆。

另一边,柳儿还精心挑选了新鲜的肉类,切成薄片后加入各种调料腌制入味。然后用小火慢慢炖煮,直到肉质变得鲜嫩多汁。最后,她把煮好的肉块放在通风处晾干,制成易于保存的肉干。

经过一整天的忙碌,柳儿终于准备好了足够的干粮。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些食物装进包裹里,递给余宝希时,千叮咛万嘱咐道:“这一路山高水长,千万要小心啊!如果遇到什么困难,记得早点回来。”余宝希接过包裹,感受到里面沉甸甸的分量,心中满是感动。他紧紧握住柳儿的手,深情地说:“放心吧,等我回来。”随后,便踏上了漫长而艰险的旅程。

余宝希离开村子后,一路翻山越岭。起初几日还算顺利,可不久就遭遇了暴雨天气。泥泞的山路湿滑难行,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倒滚落山坡。但一想到家中辛苦准备干粮的柳儿,他就咬咬牙坚持前行。

与此同时,在家中的柳儿每日都会早早起床劳作,一边打理农田,一边牵挂着远行的丈夫。她细心照料着田里的庄稼,盼望着丰收之时能给归来的丈夫一个惊喜。

余宝希好不容易走出了那片山区,却不小心迷了路进入一片森林。正当他发愁之际,遇到了一位采药老人。老人热心地给他指了方向,并赠予他一种特殊草药以防病。

随着时间推移,柳儿的庄稼茁壮成长。她站在田埂上,望着远方,心想宝希此时不知走到哪里了。而余宝希带着老人的祝福和柳儿满满的爱意,朝着目的地坚定地走去。余宝希沿着老人所指的方向继续赶路,一路上风餐露宿,虽历经不少艰辛,但心中怀着对柳儿的思念和归家的渴望,始终不曾放弃。

而柳儿这边,庄稼即将成熟,她每天更加精心地照顾着。一日,村里来了几个外乡人,说是要收购村民们的粮食。柳儿想着余宝希归来后家里要用钱的地方多,便打算卖掉一部分。就在交易快要达成的时候,柳儿发现这些人竟想用低价坑骗村民。柳儿据理力争,其他村民也纷纷响应,外乡人见状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余宝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成功做完生意后便马不停蹄地往家赶。归途中,他路过一个集市,还特意给柳儿买了一支漂亮的发簪。当他踏入村子,看到自家田里丰硕的庄稼时,满心都是欣慰。柳儿听到动静跑出屋子,看到熟悉的身影,眼中噙满泪水,两人相拥。余宝希拿出发簪轻轻插在柳儿发髻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两人相拥片刻后,手挽着手走进屋子。余宝希看着屋子里简单却温馨的布置,心中满是感慨。他将路上的经历一一讲给柳儿听,提到采药老人时,柳儿双手合十默默感谢。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欢声笑语回荡在小小的屋子里。饭后,余宝希拿出剩余的积蓄交给柳儿,说道:“娘子,咱们可以把房子修缮一下,再添些农具。”柳儿笑着点头。

第二天,夫妻二人开始商量未来的计划。他们决定扩大种植规模,再养些家禽家畜。余宝希用自已在外学到的新技术改良土壤,柳儿则细心呵护每一株幼苗。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的小家越来越富裕,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对象。但他们并没有忘记初心,依然保持着勤劳善良的品质,时常帮助邻里。多年后,孩子们围绕在他们身边,余宝希和柳儿相视而笑,庆幸彼此相伴走过风雨,共同创造出这美好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余宝希夫妇的善举传遍了周围的村落。有一天,一个邻村的少年前来拜师学艺。余宝希欣然应允,开始传授他耕种和养殖的技巧。

少年很聪慧,学得很快。几年后,少年回到自已的村子,大力推广余宝希教给他的方法,整个地区的收成都大大增加。

余宝希和柳儿也慢慢老迈,但他们的精神矍铄。孩子们也都长大,各自有着不凡的成就。有的孩子读书考取功名,有的继承家业,继续发展家中农事产业。

在一个丰收的季节,整个村子举办了盛大的庆典。余宝希和柳儿坐在上座,接受着大家的敬意和祝福。他们回首一生,充满了感恩与满足。

当晚,月光洒在院子里,余宝希牵着柳儿的手,就像当年初遇那般深情。他们知道,这一生虽平凡,但充满意义,而他们的故事,也将成为村子里永远传颂的佳话。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一直持续。一场罕见的暴雨席卷而来,洪水淹没了不少农田。余宝希家的田地虽因地势稍高受灾较轻,但周边许多村民面临绝收。余宝希心急如焚,他不顾自已年迈体弱,带着儿子们四处查看灾情,并拿出家里的存粮救济灾民。柳儿也组织妇女们帮忙照顾受伤的村民。

余宝希凭借多年经验,指导大家挖渠排水,抢救还未完全毁坏的庄稼。经过一番努力,洪水渐渐退去。他又向官府建议兴修水利工程以防后患,官府采纳了他的建议并让他参与其中。

工程完工后,这片土地再也不惧洪水侵害。余宝希和柳儿的威望更高了,人们提起他们总是满怀敬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紧紧握着对方的手,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和乡亲们的热爱,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村庄的历史长河之中。

宝希和柳儿离世后,他们的子孙后代传承着家族的品德与智慧。大儿子为官清正廉洁,时常想起父亲教导要为民着想;二儿子精心打理农事产业,不断改进耕种技术,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几年后的一天,村里来了一位年轻的书生。他听闻了宝希和柳儿的事迹,深受触动,决定在此定居,研究这里繁荣的秘诀。他发现这个村子不仅农业发达,而且民风淳朴团结。于是,他将此地的故事写成书籍,传播开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