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深吸一口气,从袖中掏出一叠厚厚的账本和信件,双手呈上,说道:“太子殿下,臣有确凿证据。郭桓等人利用职权,勾结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彧、按察使司官吏赵全德、胡益、王道亨等,私吞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他们还私分了浙西的秋粮,并且巧立名目,征收了多种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等赋税,中饱私囊。”
原来,郭桓等人早有勾结。郭桓身为户部侍郎,掌管着全国的财政大权,他见有机可乘,便与北平的李彧等人勾结在一起。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在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征收上做手脚,将本应上缴朝廷的赋税私自截留。
浙西地区是大明的粮仓,每年的秋粮产量巨大。郭桓等人又打起了浙西秋粮的主意,他们以各种借口,将秋粮私分,一部分落入自己的腰包,一部分则分给了其他参与贪污的官员。
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他们还巧立名目,征收了各种苛捐杂税。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等名目繁多,让百姓苦不堪言。这些赋税本不应征收,但郭桓等人却强行摊派,百姓们敢怒不敢言。
朱标接过账本和信件,仔细翻阅起来,脸色变得越来越古怪。
这跟父皇原先跟他商定的剧本完全不一样啊。
原本,朱元璋早就察觉到了吕宋岛关税的问题。
然而,那吕宋岛克扣下来的关税,朱瞳都用于了岛内的发展,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朱元璋念及此,便没有计较。
而且,郭恒他们从朱瞳那里收受贿赂的事,换做其他人来做,也未必不会如此。
况且,他们所干的事并不伤民,所以朱元璋才没有立刻动他们,纯粹是将他们当作猪养起来,等养肥了再宰。
等朱元璋打算把关税收回来,准备杀猪的时候,让郭恒去找证据,没想到余敏竟然还查到了郭恒等人如此大胆,在其他地方,联合大量官员强行贪污受贿。
这可就让朱元璋的震怒了。
而如今,他没有亲自出来大杀特杀,就是要看看,朱标究竟是自己的好大儿,还是逆子,会如何处理这事。
朱标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愤怒。他没想到,这些平日里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的高官,竟然如此胆大妄为,贪污数额如此巨大。
这可是2400万石啊!!!
在大明尚未迎来经济蓬勃发展的洪武十二年,一年的税收收入也不过区区2943万石粮食。而郭桓等人贪污的数额,竟几乎占到了这一数字的八成之多!
他们是怎么敢的?!
胆子怎么就这么肥?!
朱标看完证据,心中怒火中烧,却面无表情道:“你们还有何话说?”
郭桓等人面面相觑,额头上冒出豆大的冷汗,脸色变得煞白如纸。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余敏竟然会掌握如此详尽的证据。
此刻,他们唯一的奢望,便是寄希望于这位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太子,能够念及旧情,网开一面,饶他们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