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是在太子尚未变脸之时,朱同说出这么一番话,满朝文武定会纷纷鼓掌叫好,对他赞不绝口。
然而此刻,所有人都大气不敢出,生怕一个不小心便殃及池鱼。他们满心期盼着,朱同的这段话,能把往日那个温文尔雅的太子唤回来。
只是,朱标闻言,冷笑一声,那笑声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如同一把冰冷的利刃,割破了众人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让人不寒而栗。
“仁义?以德?依律?”他突然怒吼道,声音如惊雷般炸响,“他们这些贪官,平日里满嘴仁义道德,可贪腐之时,对百姓可曾有过半分仁义?以德行事了吗?还是依律治理百姓了?”
朱标越说越激动,猛地站起身来,双手用力撑在龙椅扶手上,身体前倾,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朝堂上的官员们,“呵呵!现在事情败露了,就要求本宫对他们仁义?简首是痴心妄想,想屁吃呢!!”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倒抽一口冷气,满脸震惊地看着朱标,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在他们眼中,这分明就是年轻版的屠夫啊!
原本满心欢喜地以为,朱元璋退位之后,他们总算能松口气,过上安稳享乐的好日子。谁承想,这才没舒坦几天,往后的日子竟又要重回那如履薄冰、提心吊胆的旧途了。
众官员们暗自思忖,太子之前那看似无为而治、温和宽厚的模样,不过是精心伪装罢了。他不动声色,只为让他们放松警惕,掉以轻心,从而露出马脚,好将他们贪腐的证据一一揪出,来个一网打尽。
太坏了!
竟然比老屠夫还要阴险!!!
正在众人大气都不敢出时,礼部尚书赵瑁突然像发了疯似的,大叫一声:“太子,罪臣刚才忘了揭发,朱同也是罪臣的同伙,罪臣恳求太子看在罪臣戴罪立功的份上,能够给罪臣一个轻松点的死法。”
朱同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赵瑁,心中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怒火瞬间冲上头顶,忍不住破口大骂:“艹!!!!!赵瑁,你这无耻小人,竟敢血口喷人!老夫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怎会与你这等贪官同流合污!你简首丧心病狂!”
赵瑁却不管不顾,继续声嘶力竭地说道:“太子,此次案子,朱同尽管没有参与,但他提拔侍郎的时候,向罪臣进献了二千两银,还有,礼部衙门翻新是他负责的,他给了罪臣五千两银……”
然后,毫无意外,朱同也跟着倒霉了。
……
此次朝会之上,这案子就像一场风暴,在大殿中就一举拘捕了六十六名官员,原本热闹拥挤的大殿变得空荡荡的,安静得让人发毛。
退朝后,朱标随同刘九来到了经筵室,这是朱元璋平时看书的地方,有时候他也会在这儿处理一些政务。
然而,当朱标踏进经筵室时,并没有闻到想象中的书墨味道,迎面而来的,竟然是一股淡淡的脂粉香气,还混杂着一丝说不出的腥臊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