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宋岛。
提督府。
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斑驳地洒在光洁的地砖上。
朱瞳这位自封的吕宋王,正斜倚在宽大的檀木椅上,手中轻握着一瓶快乐肥仔水,眼神悠然地望向窗外翻涌的海浪,尽情享受着这“岁月静好,有人负重前行”的闲适时光。
然而,这份惬意并未持续太久。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如鼓点般打破了这份宁静。
“吕宋王,大事不妙!”一名侦查兵气喘吁吁地冲进大厅,脸上满是紧张之色。
朱瞳微微皱眉,缓缓放下手中的瓶子,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吕宋海面上,突然出现了大量不明战船,数量多得惊人,来意不明!”侦查兵赶忙禀报。
朱瞳闻言,露出一抹冷笑,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侦查兵退下,随即唤来了吕宋王国国防部长丘福。
“丘福,你亲自跑一趟,带上咱们的 054A 型护卫舰,去迎接咱们的大明海军。”
丘福领命而去,心中却早己如波涛般汹涌澎湃。
……
自上次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吕宋岛虽在逐渐恢复元气,但沿海地区的重建工作依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里人口稀少,资源有限,远洋作战对于百姓而言,无疑是一副沉重的担子。
朱瞳决定此时出兵,并非一时头脑发热。
在朱元璋上次前来之前,他本打算休养生息三五年,囤积足够的钱财和资源,待时机成熟后再展开复仇之战。
但朱元璋对复仇的坚定支持,让朱瞳改变了主意。
经过上次一战,吕宋岛虽元气大伤,但大明本土却安然无恙,而八国联军则是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此时不报仇,更待何时?
若等他们恢复元气,再想报仇,那付出的代价可就远比现在大得多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原因,迫使朱瞳不得不提前出兵。
欧逻巴最大的八个国家,原本是吕宋岛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烟石散的主要消费国。
然而,由于战败,他们几乎将所有的钱都用在了恢复国力上,百姓们连烟石散都抽不起了,只有贵族才能通过第三方国家走私得到。
这意味着,大明本土和吕宋岛的收入大幅减少。
没有海量银子的流入,吕宋岛的恢复和拓荒速度将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这次出兵,一方面是为了报仇雪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强行打开八国的国门,让当地百姓能够重新抽上烟石散,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
当然,这样的行为在华夏历史中是从未有过的。
别的国家若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与华夏做生意,大明却要通过战争来强行打开他们的国门,这显然不符合儒家的理念。
这无疑是倚强凌弱、欺负人的行径,那些士大夫和迂腐的儒生们肯定会喷成一片。
但朱瞳却对此毫不在意。
如果是对付其他国家,或许有些过分。
但对付欧逻巴八国,却丝毫不过分,甚至还做得太过体面。
本来就是他们先发难,一而再再而三地搞事。如果不打过去,他们还真的以为大明好欺负。等到他们恢复了国力,少不了会再来找事。
更何况,几百年后,他们也是仗着船坚炮利强行轰开华夏的国门,让华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
这场战争,正好是新仇旧仇一起算。
朱瞳早就憋着一股劲想这么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