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我们的民族只有三皇五帝的时代,要是多出一个朝代,也许我们的民族也会消失。”
陈小杨听罢关老先生的话略感惊讶,随即说道:“不是说都已经完满了吗?” 关老缓缓点头答道:
“是的,这的确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结果,但过程中的灾难却是极其惨重的!你想,我们付出了如此多生命,有947人默默隐姓埋名,更有人不惜斩断家族纽带,全是为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即使如此,还是有大量的知识随风而逝。
若真要论完美的传统传承,恐怕我们的民族早已不存在了。”
陈小杨明白,这一次正处在最后的考验——红色劫数,挺过去便柳暗花明,不然则万劫不复。
陈小杨坚定地回答关老:
“请老伯安心,我已经懂得了该如何行动!”
之前,每当他秘密搜集珍贵文物时总会有些许愧疚,可是在听了关震山的讲解之后,所有的顾虑都烟消云散了。
无论如何,最终他会把这一切献给这个国家,特别是为了传承下去。
见状,关震山露出满意微笑。
其实,整个计划主要是由他自已、‘破烂侯’和他的徒弟韩春明负责的。
而如今,有了一支正式的力量加入进来支持。
无论如何保留下来的都是宝贵的财富。
关震山继续说道:
“既然你知道了有关‘红色劫数’的事情,不妨有空来我这多住一段时间。
我可以让你阅读这里的所有藏书。”
陈小杨愣了一下,反问说:“老爷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关震山深叹一口气回答道:
“无论是纸质材料还是一切实物都可以摧毁,唯有人的记忆无法抹除。
这是我们唯一的办法—依靠人类自已传递。
当初知晓这场浩劫的蔡伦,想尽办法发明了造纸技术,试图以此延续文化的生命力。
但后人很快发现,即便有了这项伟大的创新,并大量复制文化遗产,也难以完全避免灾难的侵袭。
最终,我们的先辈选择用人脑作为承载体来传承古代智慧。
这是我们在困境中所剩下的最后一个手段,尽管并不是最佳方案。
由于人性的不可预测性,我们必须做好多项准备!”
听到这里,陈小杨感到十分震撼,原来世上竟有这样一群人,在沉默中默默地为了民族的文化存亡贡献着自已的力量。
简短交谈后,陈小杨见关老显得有些疲倦,便早早告辞离去。
他边走边想,不知道自已今天的决定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数十年后,关震山深感庆幸今天自已做出的选择。
至于这些后话先不说,此时的陈小杨带着满腹心思回到了四合院。
才到大门口,便碰见了阎埠贵,一见到陈小杨归来,阎埠贵立刻上前笑脸相迎:“小陈回来了?”
陈小杨望向阎埠贵说道:“二大爷,正忙着哪?”阎埠贵笑道:“还能忙些什么,作为这院子的大总管,自然得提防外人进来!”陈小杨看着阎埠贵又说道:“真是给咱们这些院子的人树立了榜样,您这工作天天如此辛苦操劳,实在是不容易!”
听到这话,阎埠贵内心深受触动,原以为院子里的人都只当自已贪占好处,想不到陈小杨能有这般体谅。
阎埠贵接着说:“到底还是小陈你觉悟高!”
没想到几句客套之言竟让阎埠贵如此欣喜,陈小杨有些愕然地回应:“对了,今儿有事儿吗?”阎埠贵摇摇脑袋回答道:“自打易中海和傻柱进去之后,这院子清静不少!”这话令陈小杨颇感意外,随口答道:“那我先回去了,今儿出门实在有些累了。”阎埠贵连忙说道:“行,那你先歇着吧。”陈小杨随即返回家中。
次日,陈小杨刚晨练结束回到住所,却发现秦淮茹已等在家门口。
陈小杨看着她问道:“贾家婶子,有何事找我?”秦淮茹对陈小杨这种叫法颇有微词,但无可奈何,因为这个称呼既礼貌又恰当。
秦淮茹直接询问:“小陈,我听说三爷爷提起何雨水临走前把房子的事托付给了你。
你看我家住的地方本来就不宽敞,况且棒梗长大了,住在一起不太方便,你能不能把何家其中的一间房借给我们家?”她诚恳地说:“如果我们能够搬进去,我们将非常感激,真是发自肺腑的感谢!”
面对此情景,陈小杨解释道:“贾家婶子,这可让我为难了。
关于何家的房子,我又如何有资格过问?的确何雨水曾找过我,但我们俩其实没什么联系,仅是在他走时委托我把这房门钥匙暂时保管着。
据说他计划出租这套房子,并不在这院子常住。
至于他要把房子租给谁,我也不是很了解。
如果你想要承租,我可以根据街道办事处签订的正式合同来交付钥匙,否则,这事我真没办法帮忙!”
听完陈小杨这番说辞,秦淮茹才明白事情原来如此,她想等到傻柱出狱后再让他向何雨水争取。
于是说:“这样呀,那没事了。
既然你无权决定,我也没什么要说的了,原以为你能说了算呢!”话音刚落,也不待陈小杨开口,她径直离去了,心里很清楚自已在与陈小杨交涉中毫无优势可言。
毕竟被叫做“贾家婶子”这一称呼对秦淮茹来说几乎是束手无策的存在。
目睹秦淮茹离去背影,陈小杨一脸不屑。
正当他转身准备进门之际,背后传来王主任呼唤声:“小陈,留步!”
上次,陈小杨在电话里听到了王主任的声音,尚未开口,阎埠贵已迫不及待插言,满脸堆笑地说:
“王主任,您来啦?找我什么事?需要召开全院大会吗?” 王主任轻轻摆手回应:
“不必了,这次是曾建华曾队长来,他是负责重案组的。
他租赁了何雨水的房子,今天特地前来入住。
我对院里的环境并不太放心,上一次小陈的事至今记忆犹新。
我不希望我的这片四合院沦为贼窝。
曾队长,这院里的人多半不可靠,今后若有什么事情,还请您多多发挥警权。
如果不对这些人严加管教,他们不知头顶的天是由人民撑着的!”
话语严厉,幸亏易中海并未在场,否则仅凭这话,他也难免会被吓得面色惨白。
曾建华没想到,自已刚来这里就面对这么复杂的情况。
然而,曾建华见多识广,并未因此心生退意,对王主任的话平静地回应道:
“明白,王主任,我会留意的!”
王主任领着曾建华来到何雨水家门前,陈小杨拿出钥匙打开了房门,递给曾建华并说:
“曾队,这是房间的钥匙,交给您了!” 曾建华打量着陈小杨,问道:
“你就是那位被称为猫警的陈小杨?” 陈小杨无奈一笑,轻描淡写地回答:
“那是外界传言夸张了!”
尽管如此,曾建华对陈小杨并没有因此降低评价。
他深知,在处理重大案件时,虽然抓捕罪犯看似不易,但能让整个车厢的犯罪分子束手就擒,这份能力和勇气值得尊敬。
如今的小偷对陈小杨已是闻风丧胆,每逢陈小杨上班,他们都避之唯恐不及。
王主任好奇地问道:
“曾队长,您与小陈认识很久吗?”曾建华点头表示:
“当然,陈小杨是我们警察队伍中的佼佼者,‘猫警’之名乃所有的小偷赐予。
自陈小杨上任以来,他捉拿的小偷少说也有上千之众。
起初,各地的羁押所因陈小杨而频频告急。
要知道,陈小杨在列车上执行公务,
每当火车停下一站,就有十几乃至二三十名小偷被捕,无人能逃脱陈小杨的法眼。
他在我们公安机关内也是赫赫有名。”
听到这番赞美,陈小杨却十分谦逊,说:
“曾队长过奖了,那些都是我的师父和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能都算在我的功劳上。”
曾建华微微一笑,没有再多说,他知道,尽管没有与陈小杨直接共事,但他确实是一个懂得分享成果的人。
每次行动后,他总是公平地分配功绩,因此深得人心。
在曾队长看来,良好的合作精神是一名警察应当具备的品质。
即使个人能力出众,如不与人为善,再大的功臣也只能独食苦果。
但每一次的任务中,陈小杨总是能够确保每个人的安全与需求,使所有人都对他充满信任与依赖。
因此,队长曾建华非常器重像陈小杨这样的队员,他总能让整个团队从中受益,而这些成绩离不开陈小杨的个人贡献。
某天,主任王说道:“曾队长,太好了!既然你们是熟人,事情就简单多啦!陈小杨也住在这个院内,不过他买的不是这个院子的房。
走,我带你去看看中院的房子。”
阎埠贵听了一怔:“但这房子不是姓何的私人所有么?”主任王答道:“没错,但它现在被我们这位曾队长租了下来,从此以后这里就归他用了!”王的言辞激怒了阎埠贵:“话虽如此,但这房既然可租,为何就不可以租给我们这些大院子民?”
王主任凝视着阎埠贵,见阎明显有些慌乱,随即说道:“房子的所有权归何先生个人,他爱租给谁就租给谁,你有什么意见吗?”面对表情严肃的主任,阎埠贵急忙回答:“没有,我绝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