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095 年,年仅 7 岁的宋哲宗赵煦登基称帝,可这朝堂之上的实际掌权者却是太皇太后高氏。这高太后性格强势得如同凛冽的寒风,所到之处仿佛都能让空气凝固。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已在朝中的权力根基,高太后早早地就开始谋划起哲宗的婚姻大事,如同一位精明的棋手在棋盘上布局棋子,而孟氏,就是她选中的那枚关键棋子。
“这孟氏啊,出身名门,性情温良,知书达理,哀家瞧着甚好,定为我大宋皇后的不二人选。”高太后坐在凤椅上,眼神坚定地对身旁的一众女官说道,那语气仿佛是在宣布一项不容置疑的天命。
于是,孟氏就这样被迎进了皇宫,成为了哲宗的皇后。可这看似荣耀至极的皇后之位,对于孟氏来说,却更像是一座华丽的牢笼。她深知自已的使命,不过是扮演一个乖巧温顺的皇后,成为高太后控制哲宗的得力工具。
刚入宫的孟氏,怀着一丝忐忑与期待,渴望能与哲宗夫妻和睦,共同经营这宫廷中的生活。然而,现实却给了她沉重的一击。哲宗对这位皇后并不上心,在他眼中,孟氏相貌平平,性格太过温吞,与他心中那个能与他并肩而立、才情出众的皇后形象相差甚远。
“皇上,这是臣妾新绣的帕子,您瞧瞧可还喜欢?”孟氏拿着自已精心绣制的手帕,略带羞涩地递给哲宗,眼神中满是期待。
哲宗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随口说道:“嗯,皇后有心了。”便将手帕放在一旁,继续埋头于手中的书卷,那敷衍的态度让孟氏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而此时,宫中的另一位女子刘氏却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性格活泼奔放,长相娇艳动人,很快就吸引了哲宗的目光,成为了他的宠妃。这刘氏仗着哲宗的宠爱,在宫中肆意妄为,时不时地就给孟皇后使绊子,让她在这宫中的日子过得越发艰难。
“哼,皇后又如何?皇上最宠爱的可是我,这宫中迟早是我的天下!”刘氏对着自已的贴身宫女得意洋洋地说道,眼中满是嚣张与傲慢。
孟氏虽心中委屈,但也只能默默忍受,她明白在这深宫中,争风吃醋只会让自已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她只能将自已的悲伤与无奈深埋心底,每日依旧端庄地处理着后宫的事务,履行着皇后的职责,等待着命运的再次转折。
时光荏苒,公元 1102 年,太皇太后高氏去世,哲宗终于得以亲政。这位年轻的皇帝,长期被高太后压制,心中积攒了无数的不满与叛逆。亲政后的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推翻高太后的一切安排,建立属于自已的政权体系。于是,那些曾经依附于高太后的亲信大臣们纷纷被哲宗贬谪外放,而孟皇后,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被清除的对象。
“哼,这皇后之位本就不该是她的,如今祖母已去,朕也该整顿这后宫了!”哲宗坐在龙椅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与冷酷。
就这样,孟氏被哲宗无情地废黜,贬居瑶华宫,成为了一名被遗忘的废后。在那清冷孤寂的瑶华宫中,孟氏独自承受着命运的打击,泪水常常在无人的夜晚悄然滑落。
“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何要遭受如此不公的待遇?”孟氏望着那冰冷的宫墙,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充满了无助与迷茫。
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打算放过她。哲宗去世后,向太后掌权,这位太后对孟氏颇为同情,认为她是被冤枉的。于是,在向太后的坚持下,孟氏被恢复了皇后的名分,重新回到了那熟悉又陌生的皇宫。
“皇后,您终于回来了,这宫中的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就等着您回来主持大局呢。”一位曾经侍奉过孟氏的老宫女激动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泪花。
孟氏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她知道,自已的命运依旧掌握在别人的手中,这宫廷中的斗争远未结束。
此时的宫中,刘氏也被尊为“元符皇后”,与孟氏同时存在。这让刘氏心中极为不满,她觉得孟氏的回归是对她地位的威胁,于是暗中谋划着再次将孟氏赶出皇宫。
“这孟氏怎么又回来了?真是阴魂不散!我绝对不会让她好过的!”刘氏咬牙切齿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嫉妒与怨恨。
而徽宗即位后,起初遵循着向太后的意愿,对孟氏还算礼遇。但随着向太后的去世,徽宗也开始了自已的政治布局,孟氏再次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被二度废黜,再次回到了瑶华宫。
孟氏彻底心灰意冷,她知道这宫廷已不再是她的容身之所。于是,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皇宫,在相国寺附近购置了一处宅第,过上了平静的平民生活。她每日诵经念佛,修身养性,似乎已经看淡了这世间的一切繁华与荣辱。
“从今往后,我便与这宫廷再无瓜葛,只愿能在此度过余生,求得内心的安宁。”孟氏对着身边的侍女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超脱与释然。
但命运的转折总是让人猝不及防。公元 1127 年,金兵南下,如狼似虎般席卷了北宋的都城。徽、钦二帝被掳北上,整个北宋朝廷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而早已远离宫廷的孟氏,却因为这份远离,幸运地躲过了这场劫难。
金兵扶持张邦昌建立了傀儡政权后便撤离了。这张邦昌深知自已的处境艰难,为了寻找一个能够稳定局势的人,他想到了孟氏。于是,孟氏被再次请出,恢复了皇后的名号和地位,垂帘听政,肩负起了稳定京城局势的重任。
“孟皇后,如今国家危难,唯有您能出面主持大局,还望您能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救救这大宋江山啊!”张邦昌跪在孟氏面前,言辞恳切地说道。
孟氏看着眼前这个曾经背叛大宋的人,心中虽有不满,但也明白此刻局势危急,她不能退缩。于是,她挺身而出,开始了艰难的维稳之路。
“罢了,我虽为女子,但也知国家大义,在这危难时刻,我自当竭尽全力。”孟氏眼神坚定地说道,那柔弱的身躯仿佛在这一刻充满了力量。
两年后,赵构平定京城,正式登基称帝,建立了南宋政权。他对孟氏在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感激不已,对她尊敬有加,将她视为生母一般侍奉。
“太后,若不是您当年力挽狂澜,这大宋江山恐怕早已不复存在。如今您就安心在此颐养天年,朕定会好好孝顺您。”赵构亲自为孟氏端上一碗参汤,满脸恭敬地说道。
孟氏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帝,心中满是欣慰:“皇上,您能如此心系天下,哀家也就放心了。这大宋的江山,还需您用心去守护啊。”
在这南宋的宫廷中,孟氏终于过上了一段安稳平静的日子。她每日在宫中赏花品茶,与宫女太监们相处融洽,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随着岁月的流逝,孟氏的身体也逐渐衰弱。公元 1141 年,这位历经三朝、两度被废又两度复位、三次垂帘听政的传奇女子,在南宋的宫廷中安详离世,享年 80 多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