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云:债务,机遇与梦想
海上风云:债务,机遇与梦想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海上风云:债务,机遇与梦想 > 第44章 连海帆船协会陈会长

第44章 连海帆船协会陈会长

加入书架
书名:
海上风云:债务,机遇与梦想
作者:
深海老墨
本章字数:
8236
更新时间:
2024-12-08

然而,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到了连海帆船协会会长陈有才耳中。

当消息传入他的耳中,他的内心瞬间被复杂的情绪填满。那是一种交织着期待与惶恐的感觉。

陈有才在连海帆船界是个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身材魁梧,性格强势,在协会中一向说一不二。

他知道,一场举世瞩目的帆船大赛即将拉开帷幕,这对热爱帆船的人来说就像盛大的狂欢,他也因这即将到来的盛事而激动万分。

然而,恐惧如影随形,他害怕自已被这场狂欢拒之门外,一旦无法参与,他将在这个熟悉的圈子里被逐渐边缘化,成为一个无人问津的旁观者,这种想法像阴霾一样笼罩着他。

他对帆船运动有着自已的解读,但这种解读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功利色彩。

他听闻苏振要举办帆船比赛的消息后,眉头紧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嫉妒和不满。

在他看来,帆船比赛这种大型活动应该由他所在的协会来主导,这是他巩固自已在帆船界地位的一种方式,就像历史上那些帆船赛事组织者往往通过掌控比赛来彰显自已的权威一样。

他认为苏振的举动无疑是对他权威的一种挑战,于是,他决定要阻挠苏振的计划。

陈有才坐在协会办公室里,对着几个亲信说道:“苏振要办比赛?哼,他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不能让他得逞,你们去给我打听清楚,都有哪些人支持他。”

亲信们领命而去,陈有才则继续盘算着:“我得给那些俱乐部和供应商打打招呼,不能让他们帮苏振。”

苏振和陈有才相识已久,二人的缘分在岁月的长河中交织蔓延。

他们曾经在众多比赛项目里携手合作,有过共同奋斗的日子。

在他们过往的合作历程中,苏振也曾兼任连海帆船协会副会长这一重要角色,为整个团队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

他利用自已在帆船俱乐部中的影响力,积极推动着各项帆船相关事务的发展。

在与陈有才合作期间,苏振凭借自已广泛的人脉和专业知识,为他们共同的事业披荆斩棘,给予了陈有才极大的助力。

那时的他们,是旁人眼中的黄金搭档,事业蒸蒸日上,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然而,平静的海面之下,往往涌动着暗潮。他们二人之间,亦曾有过诸多争执。

犹记得那次因人员调动而引发的激烈争吵,一度使他们的关系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

那是一段饶有趣味的往昔回忆,故事的起因还是因为张小举。

当时张小举在参与连海帆船协会组织的比赛策划工作时,有幸结识了苏振。

随后,因着某些机缘与考量,张小举被苏振调入了瀚风帆船俱乐部。

这本该是一次正常的人事调动,却如同平静湖面上投入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意想不到的涟漪,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矛盾风波。

陈有才得知此事后,态度极为强硬,坚决表示张小举是自已阵营的人,若要进行调动,必须事先征得他的同意。

然而苏振却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既然帆船比赛已然圆满落幕,张小举又并非连海帆船协会的正式员工,双方的合作关系已然自然终止。

既然如此,张小举之后的去向安排,根本无需陈会长点头许可。

陈有才性格强势,在连海帆船协会中一贯说一不二,早已习惯掌控局面。

张小举被他视为自已阵营的人,这种“所属感”在他强势性格的作用下,转化为对张小举调动的绝对话语权诉求。

他认为自已有权决定张小举的去留,不容他人轻易挑战,否则便是对其权威的冒犯。

在帆船界的身份和地位是他极为看重的,任何可能影响其地位稳固性的因素都会引发他的强烈反应。

张小举的调动若脱离他的掌控,他会觉得自已在协会中的影响力受到削弱,担心此后他人也会效仿,从而逐渐动摇他在帆船界的地位,打破他所习惯的权力格局与秩序。

苏振对张小举调动持支持态度,则是源于他的独立自主与注重能力的性格特质。

苏振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在人事决策上有自已的判断标准,不会轻易受他人左右。

他认可张小举的能力或潜力,认为张小举在瀚风帆船俱乐部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所以积极推动调动。

这种决策体现了他果断、有主见的行事风格,更着眼于个人发展与俱乐部整体利益的契合,而非拘泥于传统的人事从属关系或他人的意见压力。

那天,夕阳的余晖渐渐隐没于地平线之下,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地在城市上空铺展开来。

华灯初上,街头巷尾的路灯与店铺的霓虹交相辉映,照亮了人们归家的路。结束了一天疲惫忙碌工作的苏振,拖着有些沉重的步伐下班回到家中。

他刚踏入家门,换好鞋子,他的妻子王老师便从客厅迎了上来。

王老师的脸上带着些许无奈与困惑,那神情仿佛被一团难以驱散的轻雾笼罩着,她轻声说道:

“今天陈会长给我打电话了,专门提及你把张小举调到瀚风帆船俱乐部的事儿,还一个劲儿地让我来评评理呢。”

苏振听闻这话,不由得一脸诧异,两道眉毛微微皱起,眼神中满是惊讶与不解:

“他怎么还打到家里来了?这事儿跟家里又有什么关系?那你又是怎么回应他的呢?”

王老师轻轻叹了口气,那声叹息似有千斤重,无奈地耸耸肩,肩膀微微上抬又落下:.

“我能有什么办法呀,你也知道陈会长那执拗的脾气。我既不能得罪他,又不能不顾及你的立场,只好和了和稀泥呗。

在电话里随便说了几句模棱两可的话,想把这事儿先搪塞过去。可谁知道,这事儿啊,可真是麻烦得很,就像一团乱麻,怎么理都理不清。”

苏振听后,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苦笑,而后缓缓地摇摇头:

“他也真是的,为了这点事儿居然还专门找你,实在是太可笑了。这明明是工作上的事情,却要牵扯到家里来,真是让人头疼。”

就这样,两人在这个问题上各执一词,谁也不肯轻易让步,矛盾的火焰随之逐步升温,局势变得愈发紧张起来。

直至两年前,随着苏振的离开码头,他和陈有才之间那根紧密相连的纽带也随之断裂。曾经的亲密战友,在这场风波之后,形同陌路。

此后的日子里,他们就像两条平行的直线,再没有过任何交集。

苏振开始了新的生活,尽管心中对帆船仍有不舍,但过去的伤痛让他选择将这段记忆深埋。

而陈有才在帆协继续发展,可没有了苏振这个得力伙伴,一切似乎都变得不同了。

岁月流转,他们各自前行,那些曾经共同经历的欢笑与泪水,合作时的激情与热血,都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远去,只留下一段充满遗憾的回忆,在偶尔被提及的时候,还能泛起一丝淡淡的涟漪。

陈有才在纠结与忐忑中下定了决心,迅速将自已手头的事务安排妥当,而后毅然决定亲自前往码头的省帆船训练基地。

当他到达训练基地时,看到了一片繁忙的景象。苏振和刘主任正在紧张地商讨着比赛的各项细节,工作人员们在码头忙碌地准备着船只和设备。

陈有才走进办公室,苏振和刘主任看到他,都有些惊讶。“陈会长,您怎么来了?好久不见了”苏振问道。

陈有才笑了笑:“我听说你们要举办帆船比赛,这么大的事,我怎么能不来看看呢?我可是对这次比赛充满了期待啊!”

刘主任热情地招呼陈有才坐下,说道:“陈会长,您来得正好,我们正在讨论比赛的计划,您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说。”

陈有才点点头,说道:“我觉得这次比赛的规模很大,除了本地和外地的帆船俱乐部,我们还可以邀请一些国际上的帆船爱好者来参加,这样可以提升比赛的影响力。

还有比赛的宣传方面,我们要加大力度,可以举办一些赛前的预热活动,比如帆船文化展览之类的,让更多的人了解帆船运动的历史和文化。”

陈会长满怀自信地阐述着自已的想法。

他那低沉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由连海帆船协会做主办方,这绝对是最佳的选择。

我们在帆船赛事组织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专业的团队、成熟的运作模式以及广泛的人脉资源,这些都是成功举办赛事的坚实保障。

就拿去年我们主办的‘蓝海杯’帆船赛来说,吸引了超过二十支国内外知名船队参赛,线上线下的观众互动量突破了百万,媒体曝光度极高,这足以证明我们的实力。”

他微微扬起下巴,眼神坚定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似乎在等待着众人的附和与认同。

苏振坐在椅子上,表情平静,内心却有着自已的考量。他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

.

“陈会长,您的说法虽然很有道理,连海帆船协会过往的成绩我们也都有目共睹。

但是,我们此次赛事有着特殊的规划与布局,从整体的战略角度出发,我们已经确定了省帆船协会更契合我们赛事长期发展方向的主办方。

不过,我们也非常重视连海帆船协会的力量与影响力,所以希望你们能够作为协办方参与进来,共同为这场赛事助力。”苏振的语调平稳而坚定,没有丝毫的动摇与妥协。

陈会长原本满是期待的脸上瞬间阴云密布,他皱起眉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满与惊讶:

“苏总,你要知道,我们协会为了这次能够成为主办方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从与各方赞助商的洽谈,到赛事场地的初步规划,我们都投入了巨大的心血。

你现在这样的决定,让我们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我们连海帆船协会在本地的帆船界可是龙头老大,论资历、论能力,哪一点比不上你们选定的主办方?”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话语中带着明显的失落与愤怒。

苏振轻轻叹了口气,试图解释:“陈会长,我理解您的心情,也很感激您和协会所做的一切。

但这并非针对你们协会,而是基于整个赛事的宏观考量,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在资源整合、市场推广以及后续赛事延伸等多方面都能与我们深度契合的合作伙伴来担当主办方。

我们选定的省帆船协会在国际帆船赛事资源整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国际关注度和高端赞助商。”

陈会长却根本听不进去,他站起身来,情绪有些激动:“我不认为还有比我们更合适的协会。你们这样的安排,分明是对我们的不重视,对我们专业能力的质疑。我们之前举办的那些赛事,哪一次不是好评如潮?

你们这是错失了一个绝佳的合作机会。”他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挥动着手臂,以强调自已的不满。

苏振看着激动的陈会长,依然保持着冷静:“陈会长,请您先冷静一下。作为协办方,你们同样可以在赛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我们也会给予相应的资源支持与回报。

这并不是对你们的否定,而是一种不同形式的合作。比如在赛事的本地宣传推广上,你们可以充分发挥你们的人脉优势,而在赛事的专业裁判团队组建上,我们也会参考你们的建议。”

但此时的陈会长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径直走向门口,扔下一句:“我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这简直是对我们的侮辱。”

随后,便摔门而去,只留下苏振和刘主任无奈地坐在原地,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而压抑,这场原本充满期待的合作洽谈,最终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不欢而散,而赛事的筹备之路,也因为这次的争执蒙上了一层未知的阴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