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李易这样果断的态度,王小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吃吧,我不爱这个,太油腻了。”
李易轻轻摇了摇头。
事实上,他真的不喜欢,特别是前世的记忆中。
但是,王小斌不太相信李易的话。
毕竟,这是猪油渣饼,由猪的肥肉和面粉制成,在这个时代,肥肉尤其受人喜爱,尤其是配上白面。
如此美味的东西,怎么会有人不爱呢?
在王小斌看来,李易叔可能是为了让给自已多吃一点,才故意这么说的。
这一想法让王小斌感到既温暖又激动,眼眶都了。
“李叔,谢谢您,我会记住您的恩情的。”
“没什么,以后多给我讲讲村子里的事就行。”
李易随意地说着。
对他来说,作为一个外来者,需要适应很多新环境,有许多事情还需要慢慢熟悉。
例如村子的水源问题,农村不像城市,没有自来水,日常用水都要自已去挑,了解水的来源尤为重要。
即使李易拥有自已的 ** 籍,能够获得水源,表面工作还是必要的,避免引起他人不必要的怀疑。
“李叔,有任何事情您都可以问,我知道的一点都不会瞒着您。”
王小斌迫不及待地保证道。
“好,先跟我说说村里水源的事情,以及工作的时间安排,平常你们都去哪儿砍柴?”
李易开始了询问,初步了解村中的基本信息。
“村西有一条从山上流淌下来的小溪,那就是我们的水源;开工的时间一般都是听到钟声就要出门……”
王小斌滔滔不绝地介绍了村庄的各种情况,毫不保留。
听了这些,李易对村子的大致面貌有了初步的了解。
只能说,这里的贫苦生活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这个村里,一个成年人辛勤工作一年,即便是全年无休,也仅能挣得54.75元。
而妇女或青壮年,因劳动力较弱,年收入更低,只有43.8元。
对比他在工厂时的收入,几天的薪水就超过了这里的农民一年的劳动所得。
他的前妻秦淮茹一年的工资达到了330元,是这个村子里半劳动力年薪的七倍多。
可见,这里的百姓生活之艰难。
尤其是农业生产的艰辛,每天黎明即起,晚上劳作至夜深。
即便是严冬酷暑,也要坚守工作岗位,修桥补路、建设水库,几乎从未有过片刻休息,但仍难以支撑家庭的开支。
很多人口较多的家庭,经常会面临饥饿的问题。
李易心想,这个时代的人们真的过得很不易。
“或许我可以做些事。”
他心中暗自盘算。
凭借善功系统的优势,做好事不仅能为他人带来帮助,自已还能获得奖励。
既能帮助穷人改善生活质量,又能让自已的善心得以实现,真是一举两得。
不过在这之前,他计划先行试试系统的抽签功能。
目前他已经积累了1156点善功,足够进行十一次普通抽签。
虽然他也希望尝试非凡抽签,因为其中的奖品格外吸引人。
但他先决定进行一次五连抽,看看运气如何。
“就先来个五连抽吧,看结果怎么样。”
李易心中做出了决定。
在王小斌出门之后,
李易随即选择了连续抽奖五次。
【叮!恭喜您,抽奖成功,获得了五个打火机,您是否需要立即领取?】
【叮!恭喜您,再次中奖,获取一棵香蕉树,需不需要立刻领取?】
【叮!奖励已到,体力提升+1。
】
【叮!恭喜,魅力值增加+1。
】
【叮!抽中了一本关于小鸡孵化的手册,您想要领取吗?】
李易看着体魄提升了,心里也觉得不错。
他笑着选择确认了提取这些奖励,并把得到的物品都收进了他的空间里。
那五个打火机引起了他短暂的好奇,他拿出一个来看了看——是一个使用煤油的老式金属打火机,表面有着一些复古的感觉。
手感冰冷而光滑。
只是因为李易本身不抽烟,对打火机的需求也就没那么高,除了可能偶尔用作 ** 工具之外。
于是他又将这些打火机收好,回头向外望去。
隐约听到门外有人说话的声音,似乎王小斌正在院子里跟人交谈着。
这一情况让李易感到有些不解,因为此时天色已晚,按理说正是晚饭时间,不太可能会有人前来造访。
怀着这样的疑惑,他起身走到院门前,眼前出现了两位戴着玻璃镜框的人,衣着整洁,不似一般乡下打扮。
回想起了王小斌提及的内容,两个月前村子里新来的知识青年,或许眼前的两人正是那两位。
......
心中揣摩着这两位知识青年的来意,李易紧蹙眉头走向门口。
“怎么了?”
他在王小斌旁边停下了脚步询问道。
“李叔,他们是来村里支援的知识青年,说是要跟你谈些事情。”
王小斌立即做出解释。
对此李易表示惊讶,“哦?”
随后向二人问道,“你们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呢?”
其中的一位微笑着回答说:“您好,李先生。
我是杨秋风,这位是我的朋友齐大志。
作为新来的下乡青年,我们希望能与您建立友谊。”
齐大志随之补充说道:“正是这样。
农村生活十分艰苦,我们作为知识青年,更应互相支持,紧密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并为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对此,李易点了点头,“有道理。”
但他还是好奇,到底他们具体想要些什么?
这时,杨秋风语气略带遗憾地叙述道:“农村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什么都需要自已做。
每天清晨就得下地工作。
最近身体状况不太好,时常感觉头晕眼花...”
齐大志则接着说道:“而且这里对我们身体不太适应,总是容易生病,口袋里的钱都已经花完了...”
听完二人的描述,李易似乎有所猜测。
于是开门见山地说到:“如果有事就直说吧,无需过多寒暄。”
对方见李易态度坦诚,也不再隐瞒:
“其实是因为粮食不足,所以想问你借一点钱财,用来购买粮食。
放心好了,等到收获季节,我们一定会把欠款归还给你。”
齐大志马上跟着附合:“没错,我们不会多借,只需要20元就足够。”
旁边听着这些话的王小斌忍不住插嘴道:“李叔,不可以借钱给他们的。
村长曾经借过他们三回,他们都是悄悄用借来的钱买了细粮吃,从来没有还钱过。”
听了王小斌的话后,
“借钱买细粮吗?”
这句话带着疑问,李易的目光开始审视起面前这两人。
虽然如果他自已有这个能力,愿意让他们吃些好的,但是这种行为明显是缺乏诚信的表现。
但是你们身无分文,竟然还借钱买精细粮食,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你们是从农民那里借钱去买粮食。
这种行为令李易对这两人的看法降到了冰点。
“李易同志,我们也是出于无奈,最近总是生病,我们想着如果身体恢复得好一些,就能更好地为集体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杨秋风急忙为自已辩解道。
“是呀,你稍微通融一下,借给我们点钱吧,要是二十块多了,十个也能接受。”
齐大志也急迫地附和,希望获得李易的支持。
然而李易坚决摇头:“不行。”
开什么玩笑,对于那些因为温饱都成问题的人,李易确实愿意伸以援手。
可是眼前这两个家伙明明是贪图享受,借了钱就是为了能吃到精致的食物。
况且看他们的情况,偿还能力让人怀疑,也许这笔钱借出去就等于送人了。
“我们不能当傻子被人骗走钱财,所以必须果断回绝。”
这是李易的直接反应。
面对两人的恳求,李易再次强硬地表示,“绝不!哪怕一分也不会出借。”
说完这番话,他立刻带着王小斌远离,关上门将那两个请求者挡在了门外。
“小斌啊,将来要是这两人再来求钱,直接不要开门,把门一关了之就好。”
李易严肃地交待着小斌。
小斌郑重地点点头应允,“我会记住李叔叔的话的。”
门外,杨秋风与齐大志面露不满。
他们本以为李易穿着类似干部服饰会比较好说话,没有想到竟然会被这样轻易地回绝。
这样的情况让他们颇为愤慨,但又无计可施。
毕竟是外乡异镇,这里不是他们熟悉的老家。
在他们记忆中,在自已的故乡若遭到如此待遇,定不会如此善罢甘休,定会有所反应。
不过这也是他们被分配到乡村接受再教育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在城里实在是太捣蛋了。
然而时至今日,本性的难以更改仍旧让他们时不时地出现问题……
而在这四九城内,一座公安局内,
“憨柱”
在拘留室中显得极为焦虑不安,来来 ** 地踱着步。
他的心中满是对未知命运的担忧。
多年来坚持每日从食堂带回食物的习惯,日积月累已不是一笔小数目。
若是这一系列行为都被计入他的罪状,等待他的将是数年的牢狱之灾。
一想到这个可能的结果,憨柱的恐慌感愈发浓烈。
他不禁叹了一口气,后悔与李易的交恶。
“我不该与李易作对,他的确与众不同。”
现在他终于明白是李易将自已告上法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