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为什么?刚刚你所说的那些不都说明问题了吗?”
杨秋风气急败坏地问道。
“虽然我的确说了很多石头的用途,但是你们有考虑过实际情况没有?”
李易反问到。
“实际情况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有的是人,也有大量的石头资源,不是很合适嘛?”
杨秋风显然有些不解。
“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李易叹了口气,开始阐述自已的看法,“首先,开采石头的工作极为繁重,不仅需要用到多种专业工具甚至是大型机械,而我们缺乏这一切。
其次,我们村庄通往外界的唯一路径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甚至连行人都不易通过。
那么,请问,这些庞大且沉重的石头该如何运送到外边去?是靠幻想实现吗?”
听了这话后,杨秋风和齐大志一时之间竟然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因为事实上他们村子的确只有一条难走的小山路通向外面的世界。
如此糟糕的道路条件下,要想把矿石从这里运出去简直比登天还难。
紧接着,李易继续说道:“更为重要的是,山沟子村属于大山县管辖的一部分,而大山县本身就位于太行山区之内,这里有数不尽的石料资源。
假如哪一天石材加工业者确实需要大量采购原石,那么他们更有可能选择在靠近大山的地方直接建设加工工厂,从而利用当地丰富便捷的资源进行生产活动并面向更广泛的市场。
至于我们这个偏僻的山村里,即便你愿意免费赠送矿石,也没有人会选择大费周章来购买它们,光路上的成本他们就嫌太贵了。”
杨秋风和齐大志听了这话彻底陷入了沉默。
确实,李易的最后一番论述让他们无法招架。
此时,整个房间的氛围因此变得沉寂起来,几乎每个人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站在一旁观望着这一切发生的王队长更是深深体会到了这两名年轻人与李易之间的巨大落差,那种水平上的不同犹如天壤之别,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碾压性胜利。
就在这个时候,齐大志仿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完全丧失了斗志,他只能有气无力地质询着李易: “那...那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想其他的盈利手段。”
李易简洁回答道,“除了开采矿产之外,这个地方还可能采取哪些措施?毕竟这里是远离城市的荒僻之地,几乎没什么资源可言。
除非能找到新的出路,否则我们将一直看不到发展的可能性。”
王队长听完杨秋风这番话语后也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虽然语气上有些消极,但这毕竟是基于现实情况的真实评价。
像这样贫穷落后的地区,的确很难看到一丝丝光明的未来。
“哎!”
他又一次发出深深的感叹。
这声叹气既表达了对自已长期生活于此所感到无可奈何的情感积累,同时也暗含对过往岁月里经历的一切艰辛的怀念。
好在有了李易这位能够解决饮水难题的存在,才使他的心情有所舒缓。
“不要灰心丧气,队长。”
见此情景,李易微微一笑,语带坚定地安抚道:“我没有说我没有解决方案。”
正当他开口说出这话时,原本沉浸在悲观之中的王队长突然振作了精神,并带着明显的兴奋问道:
“李易,难道说...你已经有了好的解决办法吗?”
“没错。”
李易自信满满地回应道: “毕竟我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呢。”
李易微微一笑,金色的晨光洒落在他身上,仿佛象征着希望。
“没错没错,你是大学生,这事儿你能搞定,我非常相信你。”
王队长显得异常兴奋。
李易的话已彻底让他信服,只要李易说可行,他便完全信任。
一想到村子里未来充满了新的希望,王队长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一旁。
齐大志瞄了一眼杨秋风,眼中闪过一抹奇异之色。
毕竟,杨秋风也是一名大学生,尽管是在即将毕业时因某些原因被退学了。
按理来说,学术上他的能力不至于太弱。
但是与李易相较之下,杨秋风明显逊色了许多。
对此,齐大志不禁认为就连自已都似乎比杨秋风更胜一筹。
在这道锐利的目光中,杨秋风的脸色阴沉了下来,显然是回忆起了那段被学校开除的日子。
带着明显的不悦,他问向李易:
“你真的有解决的办法吗?这可不是玩笑的事情。”
“当然不会是玩笑,这样的事情我是绝不会拿来回避或戏耍的。”
李易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心。
之前有一次,县城药材站的张大叔送来了一些物品时提到了一些有关于药材的信息。
据他说,自已的药材站长期在收买各种中药材,并给出不错的收购价格。
而在山区,即使其它资源不多,但中药材绝对是数不胜数。
这里虽然找不到珍贵的人参,却可以找到数百种不同的药材。
由于先前一直忙碌于其他事项,李易没有机会提起这件事。
如今水源问题得到解决,他决定开始关注这项可以快速增加村民收入的机会。
除此之外,他还构思了一系列其它增收方式。
例如建砖窑——此前他从一次抽奖活动中得到了一本砖窑技术书籍。
通过深入阅读,书中详细讲述了建设并运营一家砖厂所需的一切知识点。
凭借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支持,他相信建立一家砖窑厂并非不可能的任务。
关于粘土的采集地,则不用担心——距离山沟村不远的某个方位就有一座由泥土构成的小山坡,那里的黏质土壤非常适合用于制砖。
生产出来的砖块既能供村民们建造房屋使用,又可售卖给周围村镇以获得额外收益,相较于笨重的石料,无疑会更为畅销。
另外,通过集体努力养殖鸡、鸭、鹅等家禽也是条不错的路。
这些经过孵化育种后的家禽可以通过组织力量向周边城镇推销,虽不能带来暴利,但却绝对优于传统的农耕生活。
再者,周边那些看似普通的小山同样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宝库。
不仅可以销售林木换取钱财,而且这些木材能够加工成实用性的家居产品或是制作纸张等工业原料。
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在山上栽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植物,诸如苹果树、红枣树、核桃树、柿子树和花椒等等,它们皆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作物项目。
虽然实施这些计划需要时间和更加便利的道路设施,但在所有的设想之中,采集中药材可能是最快速且易于操作的一项行动方案。
因此,李易决定首先启动这一方案,帮助村民改善基本的生活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够吃上饱饭。
这时,旁边的齐大志带着疑问询问李易:
“你能说说具体的增收方法是什么吗?我很感兴趣。”
“我也是,讲给我听听。”
杨秋风紧随其后提问。
“其实方法并不复杂,那就是利用中药材资源。”
李易转身对着王队长继续说道,“自从来到这里以后,我已经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细致地勘察,发现这里的中药材种类繁多,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个中药库,”
我对药草的知识并不算丰富,不过在山上还能辨认出几种,
像是柴胡、黄芩、荆芥、防风等……
这些药材数量可观,若将其采集并经过处理后卖至药材站,
定能够赚一笔可观的钱。
至于说别的,我不敢打保票,但过年前能吃上肉肯定是不成问题。”
“这……”
听到这里,杨秋风和齐大志心中生出几分疑虑。
尽管他们在此地逗留了三个月,但对于药草的认识依然有限。
这让两人心存迷茫,不由将目光转向了王队长。
王队长闻言微微颔首,
“我们这里的药材确实不少,但是可以随意采集吗?
据我所闻,曾有一位中医因采集药草犯错,被遣送到农场劳动改造。
若我们也采收并出售,会不会被视为非法谋利而遭至麻烦?”
“请队长不用担心,按国家的规定,
若是以团队的名义采集与销售药草,则不违反法律。”
李易耐心解释道。
“既然如此便无妨,既然如此便无妨。”
听到这番话,王队长终于宽慰了些许,但紧接着又提出了新的担忧:
“不过我们既不了解中药种类也不掌握炮制方法,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
“不必担心,我对一些常见药草还算了解,
况且我和县里的药材站有过交往,
遇到不明确之处可以寻求对方的帮助。”
李易解释着。
“你能认识药材站的人?!”
杨秋风不由得发出惊叹声,对于这一点他完全不知情。
前一阵子,药材站的张叔来找李易,村民对他的真实身份知之甚少。
当时大家正聚集在一起,见到了正要离开的张叔,只是简单提及了李易遇事可直接去找他的话语。
那时大家都在猜测张叔是个小官员,但他真正的职务却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