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吃腻了,这些天每天都是一样的牛肉,都快让人反胃了。”
他对自已的话似乎并没有察觉到有何不当之处。
杨秋风和齐大志瞬间无语。
如果说一开始还是单纯的愤怒,此刻则几乎想要将这份恼怒转化为行动,哪怕只是象征性的反击也好,以缓解内心深处因嫉妒而起的不平之气。
然而理智终究还是战胜了冲动,毕竟他们还不得不考虑后果。
就在这样复杂的思绪中,屋外传来了童声的召唤:“李叔叔,外面有人找你,他还骑了个自行车呢。”
“找我?”
李易略显惊讶地站起身来,向门口走去。
当李易走到门口,目光触及到访客的那一瞬,脸上的表情由疑问转为了一抹惊喜。
那是宋建设,一个他早先结识的朋友,曾与他在火车上有过交谈。
“宋叔叔,您怎么来了?”
“特地来看看你。
你所提供的罐头秘方,已经让我们那里的人受益匪浅。”
宋建设微笑着靠近,眼中流露出真诚的感激之情。
“不过是点小事而已,没想到宋叔叔还会特意前来道谢,快请进来坐。”
李易迅速地邀请宋进入内。
就在此刻,他不忘从衣袋中取出一把糖果分给了那些带来消息的小朋友们,并吩咐道,“把这些糖分给大家,好好玩吧。”
收到礼物的孩子们立刻高兴了起来,一个个欢呼着接过糖果,然后欢腾地离开,显然是因为得到了意外之喜。
待到孩童们都散去,李易带领宋建设进入房中,两人围炉品茶交谈。
“宋伯伯,这次来访不仅代表了您个人,更代表了很多受益的老百姓。
我们那里虽产果甚丰,无奈保质期太短难以远销。”
有了这些罐头,我们损失的烂果子大大减少了,这全得感谢你。”
宋建设一边说着,一边把一包沉甸甸的大袋子放到李易面前。
从外面就能看出来,袋子里装的全是好东西。
这一切杨秋风和齐大志都看在眼里。
看到那么多的礼物,特别是袋顶那一块厚实的猪肉,两人几乎羡慕得要流眼泪。
原本还想着,等李易把肉吃完,他们能来这里炫耀一番。
结果,还没等到李易吃完,就有其他人先一步送来了东西。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几乎要让他们气晕过去。
尤其是,这样的事上一次就已经发生过一次了,这次再次上演。
这令杨秋风和齐大志感到极不公平,心情糟糕到了极点,简直想找个地方撞墙去。
他们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心生嫉妒。
从眼前的场景看来,显然是李易又一次帮了别人的忙,而作为报答,收到了礼物。
想起李易在村里做过的一系列好事,村民们对他的感激之情,
杨秋风和齐大志心里不禁升起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同是大学生,为什么他们与李易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同样是两个人,同样有一双手、一颗头,为何李易的能力就这么强?
对于这个问题,杨秋风和齐大志始终无法理解,感觉自已仿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旁边,王队长同样感叹不已。
他认为李易确实是个人才中的天才。
唯有这种人才能够轻松地解决山村缺水这样的难题。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
王队长下定决心以后要完全信赖李易,
无论李易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会全力支持。
在周围人们的注视之下,
李易与宋建设聊起了有关罐头的话题,谈及了不少关于罐头制作的内容。
说着说着,便引申到了做罐头的初衷上来。
“宋大叔,你们做罐头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存吗?”
李易问到。
“没错,因为我们常常面临水果腐烂的问题,所以想到了保存的方法。”
宋建设点了点头。
“有没有考虑过将它出售呢?”
李易进一步问道。
“当时并没有过多考虑这个方向,我们正忙着如何顺利制作出合格的罐头。”
宋建设说明。
“实际上,罐头非常受欢迎,可以卖出换取资金或粮食。”
李易指出。
“真的可以吗?罐头会有人买吗?我们的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的物资都是按照计划进行调配的。”
宋建设表示担心。
“当然,虽然计划经济确保了一定的经济稳定,但在灵活性上远远不如市场导向的方式。
有许多地区尽管有迫切需求,但由于指标所限,却无法获得相应的产品,
而这正是你们开拓市场的契机。”
李易详细解释。
“说得好,那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宋建设拿出了纸和笔,准备认真听取并记录。
“首先,你可以去供销合作社或是采购站试试,国有商店也可以打听下,
这些都是你的潜在市场;另外不要忘了那些大型工厂,
那里工人的口袋里都揣着钱,他们是罐头的理想买家。”
李易详细地解说,概述了自已的见解。
“行,我知道了。”
宋建设飞快地记录着,直到写下所有信息,并仔细查看。
越看,他越是坚信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增收途径。
如果真的可以实现,村民们的经济状况必将有所改善。
这让宋建设感到异常振奋,他急忙追问:“还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还有一点需要留意,当你们进行销售时,务必以集体的形式来卖,
最好是设立一个集体性质的工厂,这样的话,既符合规定,也能与其他城市的工厂平等竞争。
若是产品质量优秀,还有可能受到 ** 关注,纳入国家经济计划之中。”
李易说道。
“嗯,说得没错,这确实很重要。”
宋建设急忙做笔记,并特意标出了要点。
此情此景,
被一旁观察的王队长看得明明白白。
他认为制作水果罐头是一个极好的生财之道。
假如他们在村子里也开展同样的业务,那么村民们不久就可以脱贫,不再挨饿。
而杨秋风和齐大志,亦赞同这种看法,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的创业项目。
罐头不仅能长时间保存,其重量也远小于岩石,更适合从山村外销。
面对如此良好的致富机会,实在不应该轻易出让给别人。
杨秋风和齐大志都认为,李易对待信息分享未免太过于开放,没有适当的保留。
最终,杨秋风还是忍不住插言道:
“李易,既然制作罐头的方法这么有前途,我们也应该考虑自已做。”
此话一出,
宋建设立刻抬起目光盯着杨秋风,心中暗自警惕这位似乎要与他争夺市场的“竞争对手”
。
但在见到李易并没有立即回应之后,宋建设的心才稍稍平复,接着谨慎地提议道:
“如果你们真有心要做罐头业务,不如我们一起合作?”
“不必了,这个地方并不适合。”
李易摇了摇头。
“为何不适合?罐头毕竟不是石头,完全可以通过运输方式解决。”
杨秋风急忙辩解道。
“我明白你的想法,但我认为这种方法赚的钱太过缓慢。”
李易坚持说道,
“想要大规模生产罐头,首先要解决的是水果来源问题。
这里并非产果之地,即便我们现在开始种植,至少还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
果树才能挂果,这样的等待时间如何能快速生产罐头?”
听到这里,
杨秋风顿时语塞,无言以对。
他刚才一心考虑的是如何改善交通运输,却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他们的村子里没有种植水果的传统,
这让杨秋风有些下不来台。
不过,旁边的齐大志很快提出了另一种方案:
“那我们可以从其他地方采购水果来进行加工制作。”
“这个建议听起来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样不实际。”
李易再次否定道,
“村里的经济条件极为有限,根本无力支付采购水果的费用。
此外,运输也是个大问题,由于山路崎岖不平,
运输过程不仅耗时,容易导致水果损坏,而且所需的体力资源也将大幅增加成本。
更重要的是,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和竞争力。”
“竞争力是什么意思?”
齐大志一头雾水,这个词对他而言是第一次接触到。
不仅是齐大志,就连一边的杨秋风和王队长也都对这个词感到迷茫。
“比如,假设他人的罐头是在当地生产的,成本低廉,
因此在市场上能以更低的价格出售,这样他们就更有优势,
相比之下,我们面临的问题就会导致生产成本更高,售价自然也高,竞争力自然就被削弱了。”
李易耐心解答。
我们从事罐头生产,因成本较高,所以定价也得相应提高,否则无利可图。
面对同样的商品,消费者自然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竞争者,即使降价销售,我们的价格也难以竞争过对手,这便是所谓的市场竞争力。”
李易简明地阐述了这一道理。
“这......”
听了李易的解说,杨秋风与齐大志都感到十分佩服。
像“市场竞争力”
这样的专业术语对他们而言是完全陌生的。
这一领域的无知让他们感到自惭形秽,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回应。
而一旁的王队长,对此也是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