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主任叹息道,语气中似乎有所保留。
“这...”
听到这里,王队长感到非常不解。
像李易这样的人才是因为所谓的迟到早退就被打成知识青年,这其中定有不可告人的隐情。
“哎,现在的形势就是这样,很多人都下到了农村,
连一些大学的校长也去农场劳动了。
你只需记住一点:李易是非常宝贵的人才,你要好好珍惜和照顾他。”
刘主任好心劝告。
“明白,这点你可以放心。
无论谁想对李易不利,我绝不放过他们。”
王队长坚定地点了点头,保证要全力保护李易的安全。
“哦,对了,李易去哪里了?为什么不见他的人影?”
刘主任疑惑地问道,很想亲眼见见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他去山上办事了。”
说到这,王队长停了下来,没有继续说下去。
采药的事情原本他并不想隐瞒。
然而,他突然意识到一个关键点。
刘主任是公社的当家人,其实质上是一位乡村干部。
他管理的范围很广,涵盖了多个村落与生产队。
这些村庄,就散布在周围群山之中。
若刘主任得知采药的消息,势必会广而告之。
到时候,各村落必定竞相涌上山林采集药材。
最麻烦的是,那些村庄的生活水平多数比他们这偏远山村更优越。
王队长当然不希望这种状况发生,因为采药本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商业活动。
因此,他立刻应对道:
“我们正准备搭几间棚子,由李易带领一队人上山收集木材。”
“是要上山呀,务必得当心,山里野兽横行,相当危险。”
刘主任叮嘱道。
“我们备好了相应的工具和装备,所以不用担忧。”
“如此最好,不过像李易这样优秀的才干,让你去做找木头这种活儿未免太过浪费了。”
面对刘主任略显惋惜的眼神,王队长保证:
“下次一定注意改进,一定注意。”
......
最终,在王队长的一番应对之下,这事情便糊弄过去了,并没有引起刘主任对采药之事的怀疑。
为了防止万一,随后的时间里王队长始终陪伴着刘主任,以免有人一不小心说出 ** 。
如此,两小时转瞬即逝,刘主任不见李易归来,只好决定离开。
他还需要向领导上报相关事宜,同时替李易申请表彰。
带着这样的打算,刘主任踏上了回程,骑行在往公社的路上。
耗时良久,终于回到了公社,并向上级田同志作了详细汇报。
听闻此事,田同志感到相当震惊,几乎难以置信。
“真是令人难以想象,这样一个小小山沟村生产队居然孕育出这般能人。”
“正是如此,我原本认为李易不过是个通晓机械电子的好手,没成想他的能力超乎寻常。
寻水这项难题竟在他短短三天内便迎刃而解,真是太厉害了。”
刘主任满怀敬佩地补充道。
“确是了不起的人物,解决了水的问题之后,山沟村就可以大大提升农业产出,这对我们的公社大有裨益。”
田同志点头表示认可。
“确实,以前山沟村生产队因作物产量低,倒挂严重,每年我们都得帮他们解决口粮问题,
如今水源问题已解决,这些问题都可以自给自足了,无论对谁都是件好事。”
“确实如此,李易确实贡献巨大,我们得给他应得的荣誉与奖励。
然而,我们现在自身也非常拮据,实在没什么可以拿出手的,唉。”
田同志深深叹气,感到力不从心。
毕竟在这个年代,大家普遍处于贫困状态,领导也同样无能为力。
“领导,您难道忘记了那张收音机兑换券吗?”
刘主任忽然提议道。
“哦,是啊,我都给忘了。
收音机可是个稀罕玩意儿,我这就去办申请。”
田同志立即行动起来。
......
时光如水,转瞬已是黄昏。
山沟村的夜晚宁静而又美好。
李易吃过晚饭后,就坐在自家的小院子里忙着处理药材。
忙碌之余,他也不忘检查一下自已近期累积的善行功德。
近来他的善行有所增加,时常给予村中的孩子吃食,从而积攒了不少善功。
这还不算他在钢铁厂的工作、成功找到新水源以及帮助宋叔销售罐头所带来的影响。
他的善意行动不知何时已经累积到了500点。
对这种提升的速度,李易感到非常满意,并充满期望。
随后,他打开了抽奖界面,径直进行了五连抽。
【叮!抽奖成功,您获得了10斤白糖,是否提取?】
【叮!抽奖成功,体魄+1。
】
【叮!抽奖成功,寿命+1。
】
【叮!抽奖成功,获得寻水卡一张,是否提取?】
【叮!抽奖成功,获得过目不忘卡一张,是否提取?】
.......
“怎么又是一张寻水卡?”
李易不由得抱怨起来。
他的库存里已有一张寻水卡了,再加这张,就是两张了。
“幸好还有一些不错的奖品。”
李易目光转向那张过目不忘卡,急忙点击查看说明。
【过目不忘卡:使用后,在接下来3小时内拥有过目不忘的超能力。
】
“三小时的记忆超能力,还算可以。”
此刻的李易心情颇佳。
近期,他接连抽取了几本书籍。
书中的知识广泛,要想全数牢记,绝非易事。
然而现在有这张卡,他信心满满地相信,能在3小时内将书本内容全部吸收。
思及此,李易心中跃跃欲试,恨不得立刻使用这张卡片。
此时,一阵脚步声打破了屋内的平静。
王队长、杨秋风、以及齐大志三人的身影,出现在门外。
“队长怎么会突然来访?快进来!”
李易热情地迎候道。
“有些事情想找你商量一下。”
王队长提及了酿酒的计划,希望能征询李易的意见。
“到底是什么事呢?”
李易满心疑问。
“这样,杨秋风他们提出想做酿酒的生意……”
王队长将酿酒的具体方案详尽讲述了一遍,没有任何遮掩。
说罢,王队长认真地询问:
“李易,你看这办法可行否?能不能赚到钱?”
“这种方法相比开石矿略为靠谱些。”
李易先是予以肯定,接着分析道:
“但依我看,不太可行。”
“为什么不可行呢?国内群众对酒精饮料的需求极高,
有些人酒瘾上来,宁愿不吃饭也要喝两口。”
齐大志急忙反驳。
“没错,像办婚礼或葬礼这种场合,只要家中财力稍微宽裕一些,都会准备酒来招待客人。”
一边的杨秋风也表示认同,认为酿造业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
对此,李易耐心解释:
“我知道你们的想法,可酿造酒精饮料需要大量的粮食原料,可是,目前粮食非常稀缺。
山沟村自已的粮食尚且不够自给自足,哪里还能腾出余粮来做酒?
国有酒精饮料企业之所以能够继续酿酒,是因为它们被分配了特定的粮食配额,
即便如此,许多国企也因为原材料短缺只能勉强度日,避免关门倒闭。
我们这样一个小型村庄,想要建立酿造设施几乎是无法得到官方许可的,
因为在物资短缺的大背景下,国家为了保障主要产业的基本运营,已经相当困难了,
不可能允许小地方随意插手,这会影响到社会的整体稳定。”
李易详细道来,剖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
听完李易的分析,杨秋风和齐大志都陷入沉默。
他们深知,在粮食供应紧张的状况下,想要酿造酒水,短期内无异于天方夜谭。
若非从外界购买价格高昂的粮食,否则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过,即便是价格高昂的粮食,也有配额限制,不会让你随意大量购买。
只靠这点高价的粮食来酿酒,远远不足以支持所需。
更重要的是。
粮食供应紧张将导致 ** 无法批准建设新的酿酒厂。
这表明,从基础条件上来看,酿酒的计划是不可行的。
这一结论令众人无言以对,只有无奈的叹息。
就在此刻。
齐大志突然想到了罐头的想法,急忙说道。
“昨天见到的张大叔想建一个罐头厂,建成之后肯定会对当地的国有企业产生一定影响。”
“是的,但是我们的地方罐头厂数量不多,所以这种影响也较为有限。
由于交通不便,张大叔那边种植的水果在短时间内难以向外运输。
如果不加工成果蔬罐头,这些水果就会腐烂,造成资源浪费。
同时,这些水果也可以作为部分粮食替代品,国家肯定会支持这种建厂的。”
李易说明道。
听到这里的杨秋风和齐大志顿时明白了过来,
也认识到酿酒一事目前确实无解,
唯有等到未来的粮食充足,重新提出申请时才可能获准建厂。
这不知何时能够成为现实。
这让二人心中感到颇为失望,意识到自已的规划或许过于理想化。
在旁听了这段对话的王队长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已向李易询问过情况,
如果没有这样做,他们可能贸然采取行动,
即使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最终却因无法通过审批而前功尽弃。
而现在听取了李易的分析后,
王队长感觉自已避免了许多潜在的风险与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