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 第47章 神秘的微笑

第47章 神秘的微笑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作者:
北泽的刘家人
本章字数:
6096
更新时间:
2025-01-01

虽然这不符合传统的计划经济中的物资交换原则,但由于是正常的副业收入方式,国家对此并没有反对的态度。

王小斌早就有意向开始养母鸡,

今天亲眼见到笼子里的母鸡,心情更加激动。

但他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李叔,那只大公鸡就不要养了,它只会吃饭不产蛋,养着实在是太浪费粮食了。

还是专心养母 ** ,它们每天都能下蛋。”

李易微笑着点点头,心里有自已的打算。

公鸡虽然是馈赠得来,表面上自然要暂时留着;

待合适的时机再处理掉也不迟。

而且他考虑用公鸡配种,

这样才能得到可以孵化的蛋,以繁衍更多小鸡。

所以目前还不能急于出手。

因此,这只公鸡还得在家中多停留一阵。

另一边的情况是:

杨秋风和齐大志原来所住的地方已经被改造成了知识青年安置点。

东侧屋子原本人满为患的杂物都被整理了出来,打算用来安排新的知识青年居住。

而这时,杨秋风和齐大志正一同享用着玉米面窝窝头。

场面显得颇为静寂。

“大志,你真是要回到城市了吗?”

杨秋风问出了心里的疑问。

“没错,家里人已经打通关节,让我调回到原来的家乡去,今后就不用做知青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杨秋风先是沉默了一下,随即感到复杂的情绪涌现:既有些羡慕,又有难以言表的酸楚。

乡村生活的确异常艰苦。

每天的田野劳动从不间断。

这天,他们在田里剥玉米壳,一干便是一整天。

双臂因此遍布小伤口,脸颊也被锋利的玉米叶刮得满是痕迹。

此刻,手上的疼痛如同被蜇般锐利刺骨;脸庞 ** 辣地痛;浑身上下更是无比疲惫,几乎每一块肌肉都在 ** 着这份劳碌。

而这样的繁重劳动,即便辛辛苦苦一月之久,所能换得的回报却寥寥无几。

据他上个月的统计,全部的劳动分算下来也就相当于区区三元而已。

倘若没有跟随李易进入深山采摘草药并最终平分得来的二块八毛钱,恐怕就连自身的生计问题都难以解决。

内心深处,他一直希望能早日返回故土,不再遭受这里的困苦。

然而得知齐大志即将离开时,

心中更多的是嫉妒。

尤其是一想到将只有自已孤独一人留在这个地方,那种不安感愈发强烈起来。

“你不用过于担忧。

我家寄来的书信提及,近期已有几批新的知青下乡前来,王队让人整理出了东房可能正是因为接到了上面指示的原因。

据我猜测,或许过不了多久就有新的一批年轻人会到,或许其中还包括一些女性同辈人。”

齐大志安慰地说。

杨秋风想到这里,突然感到成为知青似乎也有其美好一面,不仅能相互之间促进成长,更重要的是,

通过与李易的合作努力,还能确保自身基本的生活费用来源。

想到这些,他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开口说:“嗯,其实我也很舍不得你离开。”

“算了吧你。”

齐大志笑着说,“……”

二人继续啃着面前简陋的食物,进行着谈话。

这时,外面响起了呼喝声,他们感到奇怪便起身走出门外查看。

原来,是王队长在外面喊叫,杨秋风上前询问情况:

“王队长,你在呼叫我们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样的,有一批新的知青来到了我们这里,他们正穿着绿色军装,在村子入口那边等呢。”

王队长详细说明着。

“还有新知青加入吗?”

这个消息对杨秋风而言是个惊喜。

他刚刚还和齐大志讨论过,是否会有人来接替。

没想到竟真的实现了,他迫不及待地询问更多信息:“新来者有多少人?男女比例如何?”

“只有一位新成员,是名男性。

自称是大学毕业生,态度很是傲慢。”

“哦,是个男生啊……这样吧。”

杨秋风稍微有些失望,本来还指望能有一位女伴加入呢,如今看来只能作罢。

“不过,还是过去看看比较好,听说他也不是一般的人物呢。”

齐大志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也好,我们就过去看看吧。”

于是两人决定一起去迎接这些新面孔。

接近村庄入口处,他们看见一位身着绿军装的小伙子正和王队长聊得很起劲,显得格外健谈,话语绵密不断,充满了活力。

还慷慨激昂地宣称要带领全村人民走向富裕,让所有人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此情此景,让杨秋风和齐大志都惊讶不已。

“这个人看来颇有壮志啊。”

杨秋风说道。

“嗯,但不知道他是真有实力,还是一味地说空话。”

“这么炫耀,可能是做做样子,我觉得不太靠谱,看看李易多沉稳,默默无闻中却办成了一件又一件的大事。”

“说得对,李易的确不同凡响,这是我首次见识到这样的人物。”

“我也是。

我上了大学,清楚大学生的水平,但从来没见过像李易这样的。”

杨秋风语气中充满了钦佩。

“你以后要尽量接近李易这样的人,跟着这样的领导,不仅能学到不少东西,即使只是一些基本的处世之道,也足以改善生活。”

齐大志嘱咐道。

“这次采药之后,我已经有所感悟,辛勤劳动一个月耕地也只得三元,而按照李易的方案,不过采几天药材就得到了二元八角,这样的反差让我明白了什么选择更好,今后肯定不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了。”

“能有这样的认识就很好。”

二人小声商量起来。

这时王队长望了过来,喊道:

“杨秋风,这位新到来的知青叫吴超,将来你们会住在同一间房里。”

“啊?好的,队长。”

杨秋风先是愣了愣,随即答应道。

“你带吴超去知青点安顿好,让他先了解一下周围环境,安排好住宿。”

“明白,队长。”

杨秋风迅速点头,领着吴超前往知青居住的地方。

等到了那里,

大家帮助吴超安置好行囊,随即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

吴超似乎特别喜欢展示自已的才华。

随着交谈逐渐深入,话题转向了村中的发展前景。

“秋风同志,经过我的一番观察,我发现村子与外界联系的路径只有一条狭窄且坑洼不平的小径,这极大地阻碍了村子的进步,要想村子繁荣起来,首先就需要解决交通的问题。”

吴超郑重其事地说道。

“这个情况村民们都清楚,但村前是一座石质的山,凿穿这座山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杨秋风无奈地道。

“即便艰难也要行动,不能在面对挑战时就退缩,作为知青的我们应当勇敢面对并承担责任。

我们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和社会的核心作用来克服困难。”

吴超坚决地回应。

“那么,对于解决交通问题你有何具体的方案或计划?你打算怎么着手?”

杨秋风追问道。

“这……”

吴超显然被问住了,他确实没有详细的计划。

但他迅速调整态度,转移了话题。

“我们可以团结村民的力量,仿效古人愚公移山的精神来开采这条山脉。

只要我们坚持努力,相信开山修路并不成问题,毕竟只是一座小山罢了。”

“只是一座小山?那可是硬石构成的山,难度极大,即便是问过李易,他也表示暂时对此束手无策。”

杨秋风解释道。

“李易?他是谁,我看你对他十分敬仰啊。”

吴超好奇地询问。

“李易也是村里的一名知青,但他的能力远胜我们许多,我对他的敬仰绝非夸大。”

“强那么多,真的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真的不是吹嘘,时间会证明一切。”

“那我也确实好奇了,真想见识见识这位李易到底有多厉害。”

吴超不服地说道。

杨秋风微微挑眉:“怎么,心有不甘?要不要我跟你细说一下他的那些事?”

“好呀,我也正想听一听。”

吴超回应道。

杨秋风于是娓娓道来,讲述了李易从进入山沟村开始,如何寻水源、采集草药、制作罐头的故事,毫无保留。

听完这一系列事迹,吴超满脸震惊,难以置信地问道:“这些全都是李易的想法吗?”

“当然是的,感觉厉害吗?”

“确实事迹非凡,但传闻终究不是亲眼所见,我还是亲自看了才会信服。”

尽管感到惊异,吴超并不愿意轻易被说服,坚信只有眼见为实。

“那你就好好观察,比较比较你们之间的差距吧。”

“会的,我一定仔细看看。”

吴超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期待,想要验证李易是否真的如传言所说般厉害。

见吴超仍旧不太信服,杨秋风微笑着提出建议:“你可以直接问李易关于修路的事情,你就知道了差距究竟在哪里。”

“什么,怎么这么一说?”

吴超满是疑问地看着杨秋风。

“你问问就知道了。”

杨秋风嘴角挂着神秘的微笑,并没有进一步解释。

实际上他自已也曾经向李易提出了同样的问题,那时候才发现自已的见解过于肤浅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