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 第9章 标志性烟斗

第9章 标志性烟斗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作者:
北泽的刘家人
本章字数:
6118
更新时间:
2024-12-23

李易轻声叹气。

他是因为受了处罚才来的,有人监督着他。

如果不按时报到,肯定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倒不如乖乖下乡,说不定到时候还会有人来找他。

不过这件事不便提及,李易转换话题道:

“叔叔,我看您一直不太开心,是有心事吗?

要是有什么重要的秘密,就别跟我说,免得出差错。”

“不是什么秘密。”

中年男子摇摇头,继续说:

“我们那里水果很多,想做成罐头保存,但之前没人做过,也没经验。

这次来石家庄出差,本想找个懂行的人请教一下怎么制罐头,哪怕是传统方法也可以。

可惜我不认识这样的人,花了不少时间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找,

但出差的时间一到,我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只能空手而归了。”

说罢,中年男子脸上满是无奈。

“制水果罐头吗?我有个办法,您可以试试看。”

李易微微一笑。

前世,他的工作是修新能源车,本不应该懂得如何制作罐头。

但他父母经营一个小罐头厂,

有桔子罐头、黄桃罐头、草莓罐头、梨罐头……

各种罐头应有尽有。

耳濡目染之下,李易早已经掌握了制作罐头的方法,所以在这方面相当有经验。

“是吗?你会做水果罐头?”

中年男子惊讶极了,不敢相信随便遇到的人竟然有这样的技术。

“您好,我叫李易,刚从山河大学毕业。”

李易简单地自我介绍。

“原来你是山河大学的啊,你好,我叫宋建设,来自邯郸武安地区。”

宋建设立刻变得认真起来,对于真正有才能的人,他总是十分尊重。

何况李易居然还懂罐头制作,这让他更是惊喜。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宋建设再次确认:

“李易同志,你真的会制作水果罐头?”

“当然,我把方法写下给你,您拿回去试一下就知道了。”

李易自信地答道。

李易打开手里的包,取出纸笔,迅疾地开始记录起来。

不久之后,

有关水果罐头的详尽制备步骤被李易一丝不苟地写了出来。

实际上,各种果罐头的制作方法大多类似,整个工序并不繁琐,制作难度也不算大。

只是对于一些特定的水果,例如橘子罐头,制备过程中有些小窍门。

橘子罐头要确保将桔络去掉,以防制成后的罐头发苦。

李易细心地将这些需要注意的细枝末节也都一并写下。

书写完成后,李易便将这张纸递给了宋建设,并说到:“宋伯伯,制法写完了,给您。”

“非常感谢你,真的太谢谢李同志了。”

宋建设接过纸张后仔细端详了一番,他发现这方法切实可行,因为每一个步骤都标注得详尽至极。

用当下的说法,简直是手把手的指南。

这样的指导书不仅让宋建设倍感欣慰,更激起了他对成功的信心。

李易也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够结交到朋友,便热情地和宋建设聊起来。

二人逐渐谈兴甚浓,关系也因此更加亲密。

李易下乡的具体地点,也被细心地记下的宋建设心中有了谱。

他计划回到家后,就尝试使用李易分享的方法制作罐头。

只要实验顺利,他一定要亲往表示感谢,同时也会请大山县的老战友对李易予以特别关照。

这样才能传达出自已的真挚谢意。

于是,在这场愉快的交谈中,老式火车的隆隆声响着到达了邯郸市的车站。

下车之后,

宋建设陪着李易来到汽车站,两人同乘了一班公交车继续行程。

经过武安时,宋建设下了车,但在告别之际,他提前告知了李易后续旅程的相关安排。

等李易最终抵达大山县的车站时,他已经感觉有些头昏脑胀。

“现在的长途巴士真是又慢又晃,坐着真不舒服。”

揉了揉太阳穴,李易无奈地提着行囊走出站外。

接下来他必须寻找驴车——这里的交通不便,从县城到公社之间没有班车可供选择,唯有搭乘这种古老的交通工具,幸好的是全程不长,大约只需半小时即可达到目的地。

他提着包裹找来一辆驴车,随即便踏上前往虎头公社的旅途。

然而车上已有其余六位乘客,使得身材修长的李易不得不紧挨坐着,感觉颇为局促。

虽然如此,他还是无奈忍受着这段坎坷不平的旅程继续前进。

当驴车悠然穿过城郭,来到临近的一条河边,

李易心头突然生出一丝警觉。

“会不会是救援卡发挥了作用?”

他在心里喃喃自问,同时目光巡视四周,以确定是否有任何异常状况发生。

“似乎有人在求助。”

驴车夫突然停车,并四处寻找声音来源。

“我也听见了!是在那边!”

说着,李易飞身跳下了车,向河边快速奔去。

在经过短暂但快速的冲刺后,

眼前出现了一幕令人担忧的情景:一个年轻人正在河边呼救,与此同时一名遇险者正拼命地在水里扑腾,生命危机四伏。

面对此景,李易二话不说跑向河边,迅速脱下鞋与外套,紧接着一个猛子扎进了河中。

当他游到河 ** 时,从后面拉住那个溺水者,努力将他向岸边拖去。

不多时,成功把对方救上了岸,顺利完成了一次生死营救。

令李易意外的是,因为这次救助,他发现自已累积的善举积分竟然增加了整整1000分。

显然,拯救一条生命所获得的回报极为丰厚。

被救起后的年轻人连声感谢,“谢谢你救了我哥,真是不知道该如何感谢,我叫孙二亮,就职于县里的供销社。

今后不论您有何需要,只要您来找我,我必定竭尽全力。”

说这话的时候,他显得无比感激,几欲跪下行礼表达心中的谢意。

李易轻轻摆手,说道:“别这样,重要的是检查一下你哥的情况。

看他喝了这么多水,需要让他吐出来。”

一听这建议,孙二亮立刻紧张起来,“怎么吐?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行。”

“很简单,让我来做。

将他的身子前倾搭在我的膝上,然后轻拍背部。”

李易边说边蹲下身,让那个刚刚得救的青年弯下腰来,孙二亮也在旁边帮手敲击兄长的背部。

“咳!”

不多久,溺水男子吐出了部分胃中的水,逐渐恢复正常呼吸,随后瘫坐在地,心有余悸地望着李易。

“多谢老兄救命之恩!如果没有你,这次可能真的就没有我了。

以后老兄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他一边感激涕零地说着话,一边介绍自已名叫孙大亮,是一名放映员,并好奇问道,“这位英雄叫什么名字?”

李易回答:“我叫李易,见你没事就最好不过了,往后要当心些才是。”

“那是,绝对不能再随意靠近河岸了,这回真是把我给吓得魂飞魄散。”

孙大亮脸色苍白,誓言再也不冒险。

旁边站立的孙二亮同样是表情严肃。

“好了,我也该去报到了,你们还是早点回家去休息吧。”

穿戴完毕后,李易准备出发前往虎头公社进行报到。

对于每一位下乡知青来说,按时到达并注册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听见“下乡”

二字,孙大亮和孙二亮相视一眼,露出惊诧的神情。

然而在这一刻,他们心中的感激远超好奇,无论如何也不能放任救命恩人轻易离去。

所以二人坚持拉住李易的手,坚决不愿让他立即离开。

最终,在两人强烈邀请下,李易被带到他们家中,接受了满满的一批赠品后,直到下午三时左右,才终于带着这些东西启程前往目的地。

在顺利完成了虎头公社的登记手续之后,他又带着重重的包裹,历经一番辛苦跋涉,抵达了山沟村。

面对眼前这片衰落景象——村庄残破、田地间忙碌的乡亲面庞写满辛酸疲惫,衣衫褴褛上的补丁清晰可见,李易内心感到沉痛而复杂的情绪。

此时,一群耕作归来的人群中走出来一位老成持重的老人,手持烟斗,疑惑地询问:“您好,同志,请问您是来找谁的?”

李易随即回应,“您好,我正是要到咱们这儿落户的下乡知青李易,这是我的证明文件。”

他从容打开包里,默默取出早已备好的知青证书和介绍信递过去。

老人——也就是这里的生产队长王满仓接过后,立即表现出热烈欢迎的态度。

“原来您就是那位新来的知青啊,上头前几天就已告诉我们您最近会到达。

我是王满仓,咱们生产队的负责人,欢迎你,李同志。”

王满仓手持着他的标志性烟斗,诚挚而友好地说道。

不过,他还是仔细查看了李易的知青证和介绍信,确认信息准确无误后,连忙领着李易前往安排住宿的地方。

待他离去后,田地里的村民们纷纷叹气连连。

“来了又一个知青,日子要更难过咯。”

一位农民叹息道。

“对啊,我们生产队本来就田少人多,再来个分粮食的。”

另一人附和。

“况且,这些知青不会干活,看那边那两位知青连养活自已都困难。”

又有村民说道。

“唉,没错。”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