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冲刷着云港金融中心的玻璃幕墙,将"碳排放权交易所"的霓虹招牌折射成模糊的色块。
萧阳站在窗前,指尖着一片银杏叶标本——这是今早夹在父亲1997年日志里的,叶脉间用针尖刺出几个几乎不可见的小孔。
"是经纬度坐标。"小飞将叶片扫描放大,"指向城北的旧图书馆。"
林婉用镊子挑起叶柄处的胶痕:"这标本制作手法...是东南亚风格。"
旧图书馆古籍修复室里,樟脑味混着纸张的霉味。
管理员老周推来移动梯:"萧工当年常在这查资料,特别爱看..."他指向最顶层那排烫金书脊的《云港地方志·金融卷》。
萧阳刚抽出第三册,一叠泛黄的票据滑落。最上面是张1995年的咖啡厅收据,背面用褪色墨水写着:"叶脉算法测试成功,样本存B-7"。
"B-7..."老周突然想起,"是旧书库的标本柜编号!"
标本柜里,二十七个玻璃盒整齐排列,每个都装着不同植物的叶片标本。
启明突然趴在第七个盒子前,小手拍打玻璃——里面是片榕树叶,叶脉间黏着微型胶卷。
胶卷在投影仪下显现出令人震惊的内容:1995年的"叶脉加密通信网络"设计图,参与者名单里竟包含黎文鸿、金世勋和...萧远山。
"父亲是卧底。"萧阳突然明白那些忏悔笔记的含义,"他混入团伙内部,就是为了摧毁这个系统。"
小飞对比着叶片坐标:"这些标本标记的位置,连起来是张资金流向图!"他调出云港地图,"终点在...现在的碳排放交易所地下金库!"
与此同时,澳门某赌场密室内,黎文鸿的轮椅碾过满地碎纸。虽然引渡令己下,他却出奇地平静。"萧家父子都一样天真,"他对视频里的金兆伦说,"以为揭穿历史就能改变现在?"
他掀开膝毯,露出绑在腿上的老式录音机:"是时候让所有人听听1997年10月28日的真相了。"磁带标签写着:"萧远山最后汇报"。
暴雨夜,作战室气氛凝重。小飞刚破解胶卷最后一段密文:"算法核心藏于年轮"。林婉则发现所有叶片标本都来自会"流血"的植物——榕树分泌乳白色汁液,恰似金融系统里的黑钱流动。
"看这个!"阿布突然举起地方志,"1995年交易所选址时,原定是城北老榕树区,后来突然改到现址!"
萧阳脑中闪过一道亮光:父亲故意引导黎文鸿团伙改变选址,就是为了...
急促的敲门声打断思绪。陈理事浑身湿透地闯进来:"黎文鸿向媒体公布了录音!"
录音里,萧远山的声音断断续续:"...叶脉算法己植入核心...等年轮闭合时启动..."背景音里有清晰的钟声。
"年轮闭合..."老马突然打翻茶壶,"是甲子轮回!明年正好是1995年后的第三个甲子!"
次日凌晨,碳排放交易所地下金库。萧阳团队跟着老图纸找到隐蔽的通风井,钻进去后惊呆——整面墙都是精密的水力钟机,齿轮组中央嵌着块刻满叶脉纹路的青铜板!
"这就是叶脉算法核心..."小飞用激光笔照射青铜纹路,"这些凹槽其实是..."
"资金流动模型。"萧阳倒吸冷气。纹路与父亲手绘的1997年危机图完全吻合,只是终点指向了现在的碳交易账户!
启明突然哭闹起来,蜡笔在墙上乱涂。
林婉抱起他时,孩子死死盯着某个齿轮——上面用纳米技术刻着微缩版的云港未来五年规划图!
"他们不是在重复历史,"萧阳声音发颤,"是在预设未来!"
正午的新闻发布会上,黎文鸿的录音引发轩然大波。
当记者追问"叶脉算法"时,萧阳走上讲台,将父亲的全部笔记投影在大屏幕。
"真正的算法在这里。"他翻开最后一页,上面画着片被红圈包围的树叶,"我父亲用二十年时间,在每笔黑钱里都植入了追踪代码。"
大屏幕切换成实时数据流——全球37个离岸账户正在异常流动,每个交易ID都带着隐藏的叶脉标记!
"而这些,"萧阳指向会场角落刚被押解进来的金兆伦,"就是当年算法的活体密钥。"
年轻人腕上的古董表突然弹开,露出微型叶脉图谱——与他父亲金世勋的静脉纹路完全一致。
暮色中的老榕树下,萧阳埋下父亲的全部笔记。启明蹲在旁边,将蜡笔画的"发光大树"贴在树干上。
晚风拂过,无数叶片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一个横跨三十年的守护故事。
金融中心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最后一道夕照,那上面己经没有钟楼的幻影,只有一片舒展的树叶轮廓,渐渐亮起温柔的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