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和村,试验田边。
张佑安把两个小的安顿好,抱着那包“土疙瘩”一路火花带闪电冲到地里。
嘿,司农寺丞杨知远正撅着屁股,扒拉着麦苗,嘴里念念有词,活像个地里刨食的土拨鼠。
“三号地,没浇水,麦苗叶子卷成筒,尖儿焦黄,蔫了吧唧!土都裂开一寸宽!根?短得可怜,须根稀稀拉拉,比壮苗少一半!”
杨知远手指沾满泥,对着旁边记录的司吏唾沫横飞,“五号地,没施肥,苗矮得像豆芽菜,杆细得能当针使!叶子黄绿黄绿,分蘖?就两小撮!你再看看施肥的地!苗粗叶绿,分蘖五六根,新叶油光水滑,杆子硬邦邦敲着都响!都给我记准喽!一个字都不许错!这以后就是地方官的‘种田宝典’!”
张佑安凑过去,咧嘴一笑:“杨大人,够专业啊!”
杨知远一抬头,抹了把汗,脸上带着由衷的敬佩:“小郎君折煞下官了!若非小郎君点醒,司农寺还在老黄历里打转!这般细致观察对比,才知以往错漏了多少!这都是实打实的宝贝!”
“行了行了,别夸了。”
张佑安摆摆手,眼神贼亮,神秘兮兮地凑近,“老杨,送你一场泼天的富贵,敢不敢接?”
杨知远一愣:“泼天富贵?小郎君,您这又有什么神物了?”
他目光落在张佑安怀里那包东西上。
张佑安嘿嘿一笑,小心翼翼掀开衣角,露出那几个长芽的土疙瘩:“喏,就是它们!种好了,封爵拜官,青史留名,就在眼前!”
杨知远凑近了仔细瞧,眉头拧成疙瘩:“这是…何物?长得如此…奇特?”
“土豆!”
张佑安斩钉截铁,“能当饭吃的主粮神物!”
“主粮!”
杨知远呼吸一窒。
“对!关键它耐旱!不挑地!长得贼快!三个月就能收!”
张佑安压低声音,却像惊雷炸在杨知远耳边,“最绝的是——亩产!保守估计,粟麦的二三十倍往上!”
轰!
杨知远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眼前发黑,脚下发飘。二三十倍!那是什么概念?能活多少人?
这功劳…何止泼天?!简首是再造乾坤之功!
“小…小郎君…此话当真?”
杨知远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死死抓住张佑安胳膊,仿佛抓住救命稻草。
“千真万确!”
张佑安眼神灼灼,旋即又有点卡壳,“呃…至于消息来源嘛…”
卧槽!忘了编理由了!总不能说老子是穿越来的吧?那不得被当疯子?
他脑子急转,瞬间影帝附体,一脸肃然:“老杨,听过一句话没?
“‘英雄不问出处,神仙指路有数!’”
他压低声音,神秘兮兮:“还记得蝗灾前我爹娘托梦预警的事儿吧?当时梦里还提过这‘土豆’!说若遇大灾,此物便是活命之根!连它长啥样、啥特性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这不,老天开眼,真让我在西市撞见了!”
托梦?神启?
杨知远心头巨震!联想到张佑安精准预测蝗灾的神迹,这理由虽然玄乎,却莫名让人信服!鬼神之说,宁可信其有啊!
“那…那这神物,该如何种植?”
杨知远此刻再无怀疑,只剩满腔火热和敬畏。
“喜凉怕热,地要松软透气,砂壤土最好。”
张佑安快速交代,“先找块好地,把这几颗宝贝疙瘩当眼珠子伺候着!种下去,观察记录!成了,你就是活命无数的大功臣!败了…”
他眼神一厉,“老杨,可就什么都没了!就这几个独苗!”
杨知远浑身一激灵,拍着胸脯保证:“小郎君放心!从今日起,我杨知远吃睡都在这土豆边上!寸步不离!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这己经不是功劳,这是命根子!
“好!有你这话,我放心了!富贵就在眼前,看你自己把握了!”
张佑安拍拍他肩膀。
杨知远抱着那几个“土疙瘩”,手都在抖。他猛地想起离京时房相的叮嘱:“杨寺丞,农研所乃陛下心头肉!若有任何突破,无论大小,加急,立刻报我!”
“加急…这消息,够不够大?”
杨知远喃喃自语,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陛下…房相…你们就等着看这惊天神物吧!”房相知道也是很震惊吧。”杨知远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