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看着朱允熥,问道:“你有何话要说呀?”
朱允熥向前迈了两步,施礼:“殿下,我不管以前的那些事儿,
但是,无敌大将今日在我这里,你不能抓他。
如果说这事儿我没遇上,就算了,
既然我已经遇上了,就得管一管。
如果说你一定要抓他的话,请你先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你!”朱高炽见朱允熥今日一反常态,态度强硬,一点不给缓和的余地。
杨荣和张埔都吃过朱允熥的亏,心里也有几分畏惧。
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朱高炽,那意思是到底是抓呀,还是不抓?
朱高炽看着那茅草屋的窗口,计算着那弩箭如果射出来的话,会不会射中自己,他也不得不防一手啊。
“允熥啊,孤知道无敌大将是你的舅舅,所以,你想帮他。
但是,孤希望你明白你现在的身份和处境,
孤绝对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
这事儿,孤并没有说要把你们都抓起来,
孤只是就事论事,无敌大将是朝廷在逃的犯人,
朝廷一直在缉捕他,
所以,希望你不要为难孤,不要让孤难做呀。
到了此时,常茂也明白,面对着这么多人,想要逃跑,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如果自己逃了的话,那肯定会给朱允熥和赵灵儿带来麻烦。
于是,他对朱允熥和赵灵儿说:“你们的心意我心领了。
但是,这事儿,是我自己的事儿,与你们没有关系,你们就别掺和了。”
赵灵儿一看,也真是没办法了。
朱高炽不是好对付的。
于是,朱高炽命令手下人等:“你们还愣着干什么?把常茂给孤抓起来。”
“我看你们谁敢抓我大舅,如果你们敢动手的话,可别怪我不客气!”
朱允熥冲到了前面。
杨荣和张辅等人吓得真就不敢动手。
然而,朱允熥的话尚未讲完,只觉得眼前眼前发黑,金星乱冒,“轰”的一下摔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允熥,你这是怎么了?”
赵灵儿吓坏了,赶紧跑过来,把朱允熥抱在怀里,喊道,“允熥,快醒醒,你可别吓唬我啊。”
可是,朱允熥哪里能听得见呢?
朱允熥也不知道自己昏睡了多久,等他再次醒来时,只觉得外面一片漆黑,房间里点着灯,赵灵儿守在他的身边。
他感觉到嘴唇发干,口中喊道:“水!”
“允熥,你醒了?”
赵灵儿见他醒了过来,十分欣喜。
赵灵儿把他扶坐了起来,然后,倒了一碗茶递给了他。
朱允熥一口气把那碗茶喝干了,问道:“我睡多久了?”
“你已经睡了两天两夜了。”赵灵儿声音轻柔。
朱允熥见赵灵儿的眼睛熬得通红。
他拉住了赵灵儿的手:“你辛苦了!”
赵灵儿微微一笑:“咱们俩之间,还用得着说那些客气话吗?”
朱允熥的心中,十分牵挂常茂的安全,不由地问道:“大舅呢?”
“他已经被朱高炽他们带走了。”
“啊!”
朱允熥听了,只觉得脑袋瓜子嗡嗡直响,“你把这事儿对二舅说了吗?”
“已经说了!我把情况写明,放出了一只信鸽。”
朱允熥挣扎着,要从榻上下来:“不行,我得去救大舅!”
赵灵儿按住了他:“允熥,你先冷静冷静,你的身体尚且没有康复。
此时,你怎么能去呢?
再说了,你就是找到了朱高炽,
他还是那套词儿!
朱高炽那个人很难说话,他不会放人的。”
“可是,我不能看着大舅去死啊!”
朱允熥勉强下了榻,却仍然感觉到头重脚轻,根本就站不住,一下子跌坐在了地上。
赵灵儿扶住了他,在旁边劝说:“这事儿,不是急的事儿,再缓缓,大舅应该还有救。”
朱允熥面色苍白,觉得浑身无力。
没办法,此事只好暂且缓一缓。
早上。
太阳出来了,稍微有点儿风。
朱高炽的大帐。
朱高炽今天的心情不错他,刚吃完早餐,正坐在椅子上喝茶。
他的心里在盘算着,此次来到蜀地,比当年朱标太子前往陕西巡查的收获要大,
更是让自己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把常茂给抓获了,这是意外的惊喜。
其实,常茂之死,一直众说纷纭,
一直以来,朝廷内外就有一种声音,说常茂根本就没死。
这件事朱棣也很记挂着。
常氏兄弟是常遇春之子啊,常遇春是朱允熥的外祖父。
当年常升给朱棣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朱高炽心想,如今抓住了常茂,父皇必定会很高兴的。
既然常茂被抓住了,那么,常升早晚也跑不了。
另外,蜀地开荒种田之事,相信朱允熥肯定有办法。
如果说,自己若能把开荒之事办好,再能把海盗陈士良给抓住,
那么,此次到蜀地来的任务就算完成得比较圆满了。
此刻,杨士奇从外面走了进来,施礼:“见过殿下。”
朱高炽向他挥了挥手:“杨大人免礼。”
“恭喜殿下抓获了常茂。”
朱高炽微微一笑:“这事儿多亏了你呀,你说把朱允熥释放回去,用不了多久,就能抓住常茂,果然如此啊。”
杨士奇手捻须髯,哈哈笑道:“常茂和朱允通是至亲骨肉,
常茂听说朱允熥在这里,怎么能不去看望他呢?
所以,抓住常茂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了。”
“老师,你可真是料事如神呐,就算是诸葛亮和刘伯温在世,也未必能比得了你。”
杨士奇赶紧摆了摆手:“殿下,你言重了,我比他们差远了。”
“有一个问题,孤心里还没想明白。”
“哦,不知殿下在考虑什么问题?”
朱高炽端起茶碗,浅尝了一口:“赵灵儿说有人刺杀朱允熥,这件事儿,你看是何人所为呢?”
杨士奇沉吟了片刻,道:“首先,应该不是那些海盗干的。”
“哦,何出此言?”
“殿下请想,陈士良曾经去拜访过朱允熥,想要和他合作。
既然他有求于人,又怎么可能对朱允熥下手呢?
这不太符合逻辑。”
朱高炽点了点头,不由地问道:“如果不是那些海盗干的,能是谁干的呢?”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这件事十有八九是张辅所为啊。”杨士奇语气坚定。
朱高炽听了,就是一皱眉:“他为什么要刺杀朱允熥呢?”
“张辅丢失了一笔巨款,目前来看,这笔巨款十有八九被朱允熥截去了。
因此,张辅怀恨在心。
他总想寻找机会报复,如果他能把朱允熥抓住的话,那么,他就能把那笔银子给找回来。”
朱高炽认为杨士奇分析得有道理。
他站起身来,拖着那条瘸腿在营帐里走来走去,然后,突然停下了,道:“张辅胆大妄为,
如果他真的把朱允熥杀了,那咱们的种田计划如何实施?
而且,他丢失的那一笔钱财来历不明,想必是他搜刮民脂民膏的结果。
父皇让他驻守蜀地,是希望他在此能为百姓造福,能有一番作为,没想到他却是个贪财好色之辈。
他实在是令孤太失望了。
孤这就命人把张辅抓起来,关进大牢。
如果事实俱全,孤就要治他的罪。”
听朱高炽这么一说,杨士奇赶紧制止:“殿下,千万别这么干。”
“有何不可?”
“殿下,请息怒,虽然说你现在是太子、钦差大臣,
但是,咱们到了蜀地,还得利用张辅。
所谓强宾不压主。
你别忘了,张辅可是张玉之子啊,是朝廷的新城侯啊,也是你父皇重点培养对象之一,
而且,他的妹妹张氏嫁给了你的父皇,
你若和他闹翻了,这好像也不太合适啊。”杨士奇分析道。
“孤就是要打压一下他的嚣张气焰。
朱允熥已经了解到张辅在蜀地抢男霸女,横征暴敛,
百姓对他怨声载道,
难道就这样任他胡作非为吗?”朱高炽便把张辅的那一份供词拿出来,递给了杨士奇。
杨士奇看了之后,也是眉头深锁。
“此事不难,可以敲打敲打他。”
随即,朱高炽命杨荣去把张辅找来。
时间不长,张辅来了。
张辅心想,自己此次抓住了常茂,也算是立下了大功一件,是不是朱高炽要奖赏自己呀。
他进了大帐之后,发现朱高炽的脸色不对。
他的心里便开始敲鼓了。
他跪伏在地上:“殿下,你有事儿找我?”
朱高炽低头看了看他,也没叫他起来:“张辅,孤且问你,朱允熥在白塔湖边钓鱼,遇到一伙强人去刺杀他,这事儿是不是你干的?”
张辅听了,心里就是一惊。
他心想真是奇了怪了,这件事自己做得如此隐秘,朱高炽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张辅的舌头有点发短,在嘴里转圈,终究也没说出话来。
“嗯?还不快说?不得有半字虚假。”朱高炽面沉似水,眼神灼灼地看着他。
不知为什么,张辅在朱高炽的面前,时常会有一种脊背发凉的感觉,他一着急,额头上的汗冒了下来。
“回殿下的话,这件事儿确实是我干的。”
朱高炽眯缝着眼看着他:“谁允许你这么干的?”
张辅向前跪爬了两步:“殿下,我去杀朱允熥,并非为我自己,而是替殿下着想呀。”
“为孤着想?你此话怎讲?”朱高炽转过脸来看着他。
“殿下英明神武,曾经在北平保卫战中,表现突出,以1万对50万军队,击退了李景隆,保卫了北平。
这件事可以载入史册,名垂千史。
燕王为天下百姓考虑,发动了靖难之役,诛杀了小人齐泰和黄子澄,做了大明的皇帝,
而你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太子。
虽然朱允炆被赶跑了,下落不明,
但是,你的父皇太过仁慈,并没有下旨将朱允熥斩杀。
请殿下不要忘了,朱允熥是朱标太子和常氏所生,当年,朱雄英为嫡皇孙,
但是,朱雄英在八岁时,死了,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朱允熥就应该是嫡皇孙了。
虽然后来吕氏被扶正了,严格来说,朱允炆也算不得嫡皇孙啊。
我想这可能也是朱允炆最终会垮台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本身就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朱允熥到了蜀地之后,并不安分啊。
他先是联合了常茂和常升兄弟,
听说常升手握兵权,手下的军队从三四百人已经扩展到上千人,而且,大都是骑兵,
他们还与陈祖义和陈士良父子有联系。
综上所述,朱允熥表面上是一个被废了的王爷,实际上,他仍然握有实权,
他表面上说只想种田,实际上,正在酝酿着一场阴谋。
由此可见,朱允熥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人物,
他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威胁到殿下的地位。
因此,我就自作主张去刺杀他了。
不过,可恨的是,没想到朱允熥的水性那么好,居然杀死了我们两名水手,让他给跑了。”
朱高炽静静地听着,未置可否。
他心里正在盘算着,张辅所说的话,有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自己又该如何处置张辅。
朱高炽和杨士奇对看了一眼,似乎张辅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朱高炽也正想到了这一点,他意识到朱允熥将来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威胁,所以,他才让朱高煦前去刺杀朱允熥。
但是,后来,因为朝廷要开荒蜀地,
他也从多方面了解到朱允熥并没有野心,只想一心种田,似乎对自己已经不构成什么威胁了,所以,他就放弃了刺杀朱允熥的念头。
而且,他父皇也不允许他这么做。
因为他父皇刚刚从朱允炆的手里夺了江山,需要正名啊,
朱棣要想办法证明自己做大明皇帝的合法性。
关于这一点,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都很重视。
比如说,当年秦始皇灭了六国,一统天下。
刘邦历时七年,从一名泗水亭长摇身一变,成了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
那么,他也很担心天下人都效仿他纷纷起来造反。
刘邦为了证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
首先,他用汉这个字作为国号,意义重大,意在传承和发扬汉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其次,他在称帝的仪式上请来了叔孙通帮他出谋划策,按照先秦的礼仪登基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