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和其他的帝王还不一样,他喜欢朝鲜的女子,比如那个权氏,听说那权氏的床上功夫是一流的。
他还宠爱那个张氏,宫中有传言,陛下打算把我姐姐的皇后之位给废了,要改立张氏为皇后,
为此,我姐姐晚上连觉都睡不好。”徐妙锦徐徐说道。
朱允熥听了,心想徐妙锦年纪轻轻可不简单呐,原来她对这些事情都有所了解。
朱允熥看看左右无人:“实不相瞒,我此次返回京师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给你的姐姐送来了一封信,那封信便是你的哥哥徐妙祖让我送来的。”
“哦,有这事儿,我哥在信上都说了些什么?”
“你哥发现了一个秘密,诚如你所说,陛下打算改立皇后,张辅和张氏兄妹二人内外勾结,遥相呼应,
张辅作为张玉的儿子,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是为新城侯,他手握兵权,实力可不小觑。
可能这也是朱高炽前往蜀地的一个主要原因。
可能皇上对于张辅已经有所警惕。
徐妙锦听到这里,脸色大变:“这么一说,我姐姐和我哥,包括我在内,都得感谢你呀,你可是我们徐家的恩人呢。”
朱允熥把手一挥:“徐贵妃,你言重了。
我也是碰巧遇到了你哥,顺便帮他跑个腿而已。”
徐妙锦听说朱棣确实有改立皇后的心思,脸色微变,神情显得很不自然。
虽然朱棣要废的是她的姐姐徐妙云,但是,和她关系密切。
换句话说,如果将来张氏真的做了皇后的话,那还有她徐妙锦的好日子过吗?
因此,她感到十分吃惊和害怕。
徐妙锦又问了一些关于徐辉祖的近况。
“你不必担心,虽然他在蜀地的监牢之中,但是,状况还算不错。”
朱允熥就没把徐辉祖在狱中受刑的事讲出来了,如果说那些,徐妙锦肯定又要担心了。
徐妙锦看着朱允熥问道:“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贵妃请说。”
“你的妻子赵灵儿是不是长得非常漂亮?”
嗯?
朱允熥一听,心想徐贵妃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呢?
“还行吧。”
此时,徐妙锦的神情变得有些复杂,其中好像隐含着羡慕嫉妒恨:“她可真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有你这么优秀的丈夫。
对于女人来说,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最重要的是找一个心仪的男人,与他相守一生。”
朱允熥苦笑了一声:“徐贵妃,你过奖了。
我现在只是一个被废了的王爷,一名庶人,朝廷的罪臣,
她跟着我吃了很多的苦,从来不曾享过什么福,哪里有什么幸福可言呢?”
徐妙锦双手放于腹前,在厅堂里来回走动,摇了摇头:“话不是你这么说的,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幸福并不是锦衣玉食,住着高大的房子,就叫幸福。
只要能和心爱的男人在一起,就是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那也心甘情愿。”
“如今,你得到了朱棣的宠爱,难道不幸福吗?”朱允熥不禁问道。
徐妙锦眼神暗淡:“按理说,我应该感到满足了,但是,皇上不是只有我一个女人。
后宫,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美女如云,
再说了,我的容颜终将会老去,等到那时,皇上可能连看都懒得看我一眼了。”
“徐贵妃,你现在还很年轻,何必言老?那还早呢?”
“不是,女人的青春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年,过了那个岁月,就一年不如一年了,逐渐变得人老珠黄。
记得汉武帝曾经宠爱过一名夫人,
那名夫人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好,
当汉武帝要求见她一面的时候,她死活不愿意和汉武帝见面,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她想把自己最美好的容颜永远留在汉武帝的心里,只有那样,汉武帝才会对她所生的儿子倍加呵护。
倘若让汉武帝见到自己憔悴不堪的样子,恐怕就会对她和她的儿子厌恶了起来。”
听她说出了这样的话,朱允熥也是唏嘘不已。
但是,不得不说,那位夫人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
就在这时,红豆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了进来:“主子,大事不好了。”
“什么事儿?你慌成这个样子?”徐妙锦见红豆惊慌失措的样子,就是一皱眉。
“我刚刚在外面看见陛下来了,马上就到了。”
“什么?”徐妙锦的心头一阵慌乱。
朱允熥一听,也是脑袋瓜子嗡嗡直响。
如果此时被朱棣给撞上了,怎么解释?
说自己单独和徐妙锦在一起喝酒?
自己目前只是一个被废了的王爷,发配到蜀地的犯人,有什么资格、身份与贵妃坐在一起喝酒?
按照大明律当斩。
此时,朱允熥再想出去的话,已经来不及了。
情急之下,徐妙锦一把拉住了朱允熥的左手:“快跟我来!”
朱允熥赶紧把手缩回。
可是,徐妙锦握得很紧,
朱允熥想把手抽回去,却没有抽动。
徐妙锦有意无意之间把朱允熥的左手放在自己的左胸前。
朱允熥感觉到一片柔软和,心里也是一阵悸动。
徐妙锦的脸上也飞起了一片红晕,
她领着朱允熥进了内室,里面有一个大衣柜。
徐妙锦把那衣柜的门打开,原来里面堆放的都是一些被褥。
她在朱允熥的耳边吐气如兰低声道:“你暂且在这里避一避,等朱棣走了,你再出来,千万不要发出声音。”
朱允熥一看,也只好如此了。
于是,他便钻进了那个大衣柜里。
此刻,朱棣已经是从殿门外走了进来,口中喊道:“爱妃,你在哪儿呢?”
徐妙锦正了正衣襟,稳了稳心神,从内室里走了出来,施礼:“哦,陛下来了。”
朱棣看了看她,显得有点儿不大乐意:“你刚才干嘛去了?朕来了都有一会儿了。”
“我——,”徐妙锦平常不善于说谎,她憋了半天,“刚刚有只猫进来偷吃了,我在后面追赶那只猫呢。”
“是吗?”朱棣察言观色,发现徐妙锦脸上变毛变色的。
他转过脸来一看,桌子上摆着丰盛的酒宴,在两边各有一双筷子和酒杯。
朱棣就是一皱眉,问道:“爱妃,你刚才和谁在一起喝酒呢?”
徐妙锦一听,心中暗自叫苦,心想刚才慌乱之间,忘记把这些酒菜撤下去了,却被朱棣给发现了,这可怎么办呢?
她一着急,额头上的汗冒了出来。
她轻轻地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啊,陛下,是这样的,今天晚上臣妾心情不错,于是,就让红玉做了几个菜,
然后,臣妾觉得自己一个人喝酒,也没什么意思,便让红玉坐下陪我喝了几盅。”
朱棣再次把她上下打量一番,问道:“真是这样吗?”
“是的。”
此时,谁料想朱棣冲着门外喊了一声:“红豆!”
那红豆吓得赶紧从外面跑了进来,跪伏在地上,浑身发抖:“陛下,有什么吩咐?”
“刚刚这里有没有来过其他人啊?”
“没……没有啊,陛下,只有我和贵妃在此。”
朱棣点了点头:“朕再问你,你要据实回答。
刚刚是你和贵妃坐在一起喝酒的吗?”
“这——。”红豆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徐妙锦的一颗心跳到了嗓子眼。
朱允熥在内室的衣柜里也听见了朱棣的声音,此刻,只要红豆的立场稍微不坚定,实话实说的话,那可就要大难临头了。
红豆声音有点发颤:“是的,陛下,刚才是我和贵妃坐在一起喝酒的。”
徐妙锦听她这么一说,悬着的一颗心算是落下了。
朱棣神情稍缓:“既然如此,快把这酒席撤下。”
“是,陛下。”
红豆站起身来,迅速地把桌子上的酒菜都撤了下去,又泡了一壶绿茶端了上来,然后,退了出去,顺手把门带上了。
徐妙锦稳了稳心神,亲自为朱棣倒了一杯绿茶:“陛下,请喝茶!”
朱棣微微颔首,端起茶杯,轻轻地吹拂着飘散在上面的茶叶:“昨天晚上,朕公务有点繁忙,忙得晚了,所以,就没到你这里来了。”
其实,徐妙锦已经知道朱棣是在张氏的宫中留宿,但是,她也不便当面戳穿:“哦,那没关系,陛下当以国事为重,
不过,臣妾也要提醒陛下,身体要紧!”
朱棣点了点头:“今后,朕会注意的。
朕会尽量多抽出一点时间来陪你的。”
徐妙锦壮着胆子问道:“不知陛下最近都在处理哪些公务?”
朱棣的心中也很繁乱,因为常茂这件事儿,他的心里也很矛盾。
当初,因为朱棣在盛怒之下处置了方孝儒和铁铉,后来,他心里也很后悔,
那两件事并不是单纯的两件事,给他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他不希望历史重演,他也不希望自己在文武百官的心目中,是一个暴君的形象。
更可恨的是,那些史官会把他的言行全部如实地记录下来,传之后代。
比如灭方孝孺十族这件事儿,就会永远记录在案,他想翻案也是不可能的。
这就好比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一回事儿,秦始皇就是有再大的功绩,也洗刷不掉那个罪名。
方孝儒也是一代大儒啊,而且,朱棣那一次杀的人比秦始皇杀的还要多。
虽然说秦始皇是一个暴君,对六国也很残忍,但是,他对自己手下的功臣却非常优待呀。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大秦之后,并没有大开杀戒。
他手下的那些大将,像蒙恬、蒙毅、王翦、王贲父子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待遇,
赵高、李斯等人也受到了重用,在这一点上,朱棣还是比较赞成的,
朱棣也不太赞成他父皇的那一套做法,像什么火烧庆功楼啊,制造了蓝玉案和胡惟庸案,大开杀戒,杀得京师内外血流成河,
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
朱棣欣赏秦始皇,还有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谈笑之间就解决了兵权对朝廷的威胁问题,那是何等的潇洒自如。
朱棣想到这里,对徐妙锦说:“朕最近有些烦恼,其中一个主要的事情,就是关于无敌大将常茂的事儿。”
徐妙锦听了,故作惊愕之色:“陛下,不是听说常茂早都死了吗?
怎么他还活着?”
“没有,他没有死,他那一次只是诈死!”
“原来是这样呀,看来常茂不是等闲之辈呀。”
朱棣接着说:“因为这件事儿,朕已经问了大理寺卿虞谦,
他说,按照朝廷的律法,当治常茂的死罪,
但是,你姐姐和朕说了,朝廷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我们和北元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结束,
这个仗还不知道要打多久,可能打三年、五年,
也可能打三十年、五十年,所以,你姐姐建议朕释放常茂,
你觉得这事儿该怎么办才好呢?”
朱棣今天能说出这样的话,其实,也是破例了的。
因为按照《皇明祖训》上的规定,女子不得干政,
所以,一般来说,朝廷中的事情,朱棣是不会拿来问后宫的女子的,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朱棣十分宠爱徐妙锦。
所以,才会听从她的意见。
徐妙锦当即说道:“陛下圣明,臣妾也认为应该把无敌大将释放,
常茂是难得的将才呀,而且,我听说当年常茂和北元打了很多年的仗,
颇冇威名,
那些北元的将士只要听到常茂的大名都吓得逃走了。
这就好比当年的李广,名声大噪,匈奴人听到李广的名字,也是绕着走,
可以说,常茂一人抵得上千军万马,
陛下,切不可墨守成规,把他给杀了。
如果是那样的话,对于朝廷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朱棣呷了一口茶,把茶杯放到了桌子上:“好吧,既然你和你姐姐都这么说,那么,朕就把常茂给释放了吧。”
徐妙锦进一步劝说道:“陛下,如果要把常茂饶了的话,臣妾建议陛下把常升也一并饶了,他们是兄弟,既然陛下饶了哥哥,难道就不能放过弟弟吗?”
“这——,”朱棣站起身来,倒背着双手,在厅堂里来回走动,缓缓道,“可能你有所不知,常升也不是等闲之辈,
当年他和徐辉祖一起给咱们制造了很大的麻烦,浦子口一战,相持不下,到最后,朕都打算议和,返回北平了,还是朱高煦率兵及时赶到,才打败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