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腥的海风,是朱允炆醒来时闻到的第一种味道。
紧接着,是深入骨髓的疼痛,和一种仿佛连灵魂都被掏空了的虚弱。他挣扎着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不是他熟悉的宫殿穹顶,而是一片破碎的、倾斜的木板,以及从木板缝隙中透进来的、血一样鲜红的残阳。
他想起来了。
靖难功成,南京城破,仓惶出海,以及那场足以撕裂天地的海上风暴。
他那艘承载着他最后希望,由他亲手督造,命名为“天工宝船”的座驾,终究没能敌过真正的天威。
他挣扎着爬出破裂的船舱,眼前的景象,让他那颗本己麻木的心,再次被狠狠地刺痛。
巨大的宝船,像一头被开膛破肚的巨兽,无力地搁浅在陌生的沙滩上。断裂的桅杆,撕碎的船帆,散落一地的木板,无声地诉说着那场风暴的惨烈。
夕阳,正缓缓沉入海平面,将整片天空和沙滩,都染上了一层不祥的血色。
“殿下!殿下醒了!”
一声虚弱的惊呼,将朱允炆的思绪拉了回来。
他转过头,看到了他的“帝国”——不到三十名幸存者,一个个衣衫褴褛,神情或悲戚,或麻木,如同被世界遗弃的孤魂野鬼。
从九五之尊到一无所有,有时候,只需要一场风暴的距离。
人群中,两道身影格外刺眼。
“铁铉……”朱允炆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
那位在济南城下曾让朱棣束手无策的铁血猛将,此刻正靠在一块船板上,腹部缠着厚厚的、早己被鲜血浸透的布条。他的脸色苍白如纸,但那双眼睛,在看到朱允炆醒来时,依旧爆发出了一丝倔强的光芒。
“殿下……臣……无能……”铁铉挣扎着想行礼,却被一口涌上喉头的鲜血呛得剧烈咳嗽起来。
而在他的不远处,大明朝最负盛名的读书人,那位宁死不肯为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的方孝孺,正奄奄一息地躺在沙地上。他的呼吸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嘴里还在断断续续地念叨着什么“道统”、“正朔”……
一个武将之魂,一个文臣之骨,他最后的班底,如今,一个身负重伤,一个命悬一线。
朱允炆闭上眼,强行将涌上心头的悲痛与绝望压了下去。
他知道,他不能倒下。
以前,他是皇帝,是天下人的希望。现在,他什么都不是,他只是这不到三十人的主心骨。他要是倒了,所有人都得死。
“清点人数,清点所有能用的物资!”他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自己作为“流亡领袖”的第一道命令。
扈从们仿佛被注入了一丝生气,开始机械地行动起来。
结果,令人心寒。
幸存者,二十七人,其中还包括铁铉和方孝孺这两位重伤员。
能吃的粮食,只剩下不到三袋被海水浸泡过的黍米。最致命的是淡水,所有的水囊都在风暴中遗失了,他们现在,一滴干净的饮用水都没有。
这是一个必死的局面。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搜寻船舱残骸的锦衣卫,捧着一个紫檀木盒,踉踉跄跄地跑了过来。
“殿下,此物完好无损!”
朱允炆的眼神,终于亮了一下。
这个盒子,是马皇后在临终前,悄悄交给他,让他贴身收藏的。在南京城破之前,他将此物与几件最重要的东西一起,带上了宝船。
他颤抖着手,打开了木盒。
盒子里面,静静地躺着两样东西。
一本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线装书,封面上,用古朴的篆体写着六个字——《天工开物·海外篇》。
另一件,则是一块通体温润,雕刻成玄鸟形状的古玉,正是他朱家皇室代代相传的信物——“玄鸟玉佩”。
在失去江山社稷之后,这两样东西,成了他仅有的遗产。
知识,与身份。
“水……我们必须找到淡水。”朱允炆将木盒紧紧抱在怀里,仿佛那是他最后的依靠。他指着不远处那片黑沉沉、望不到边际的原始丛林,“王福,张三,你们两人,去林子边缘探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河流或者溪水。记住,不要深入,有任何情况,立刻发信号!”
“遵命!”
两名身手最矫健的锦衣卫斥候,握紧了手中的绣春刀,小心翼翼地朝着那片如同巨兽之口的丛林摸去。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注视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丛林的阴影之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沙滩上,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和方孝孺越来越微弱的呻吟。
突然——
“啊——!”
一声凄厉至极的惨叫,从丛林的深处传来,划破了这片死寂!
幸存者们的心,猛地揪紧了!
紧接着,一道人影连滚带爬地从林子里冲了出来,正是派出去的斥候之一王福。他脸上写满了极度的恐惧,仿佛在身后看到了什么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
他踉踉跄跄地朝着众人跑来,肩上,赫然插着一根细长的、如同牙签一般的短箭!
“殿下……快跑……林子里……有鬼……”
这是王福说的最后一句话。
话音未落,他便一头栽倒在沙滩上,身体开始剧烈地抽搐,口中喷出白沫,那根插在他肩上的吹箭周围,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了一种不祥的墨绿色,并迅速发黑、腐烂。
前后,不过十几息的时间。
一个身经百战的锦衣卫,就这么死了。死得如此诡异,如此迅速。
“敌袭!有敌人!”
残存的扈从们下意识地拔出兵刃,围成一圈,惊恐地望向那片吞噬了另一名斥候、此刻却又恢复了死寂的丛林。
未知的敌人,就在暗处。他们甚至连对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就己经折损了一员大将。
恐慌,如同瘟"疫",在人群中迅速蔓延。
“不要慌!”朱允炆发出一声大喝,强行压下了众人心中的恐惧,“所有人,退到船只残骸后面!利用船板,构筑防御工事!快!”
在死亡的威胁面前,这位昔日的皇帝,爆发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果决与冷静。
众人如梦初醒,手忙脚乱地拖动着沉重的船板,在破裂的船体周围,构筑起了一道简陋的、却能带来一丝安全感的防线。
朱允炆蹲下身,看着王福那己经开始发黑腐烂的尸体,以及那根致命的吹箭。
箭身由某种不知名的植物的茎秆制成,箭头,则是一小片被打磨得极其锋利的鱼骨,上面,还残留着墨绿色的、散发着淡淡腥甜味的毒液。
这是什么毒?
他的脑海中,闪电般地划过了那本《天工开物·海外篇》。
他立刻回到防御工事内,不顾一切地打开木盒,取出那本书,借着最后一丝残阳的光芒,飞快地翻阅起来。
书页上,画着各种他从未见过的奇花异草、毒虫猛兽,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注解。
“……南洋有蛇,名金环,其毒至烈,见血封喉……”
“……迷雾之岛,有瘴,吸入者狂,三日而亡……”
他一页一页地翻着,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知道,如果找不到关于这种毒物的信息,找不到解毒的方法,那么他们所有人,都将是下一个王福。
就在这时,太阳,完全沉入了海平面。
夜幕,降临了。
无边的黑暗,瞬间笼罩了这座孤岛。
丛林之中,突然传来了一阵阵鬼魅般的、如同夜枭啼哭,又像是婴儿啼哭的呼啸声。那声音,忽远忽近,仿佛有无数的幽灵,正在黑暗中穿行。
紧接着,最恐怖的一幕,发生了。
在那片漆黑如墨的丛林边缘,一双双绿油油的眼睛,在黑暗中,悄然亮起。
十双,二十双,上百双……
密密麻麻,如同夏夜的萤火,却带着冰冷的、嗜血的杀意。
他们,被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