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此事未影响他的皇位,但他始终无法释怀,毕竟生父曾是人人唾弃的恶人。
在他看来,这一切的根源便是眼前这位苏先生。
见到段誉愤懑的模样,苏寒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思。
他对段誉并无责备之意,毕竟在诸多武侠故事里,段誉堪称最温文尔雅、宅心仁厚的年轻人。
未来,段誉将成为大理国的明君。
苏寒早己料到今日局面,江湖虽大,但消息传播迅速,段誉身为世家子弟,来雪月城卜卦实属正常。
他与段誉在此相遇毫不意外。
思索片刻,苏寒问道:“段公子,是在怪我吗?怪我揭露你的身世,让你陷入两难境地?”
段誉听罢大吃一惊,苏寒如此首白让他一时语塞。
稍作迟疑后,他低声说道:“苏先生,实不相瞒,您的话虽感化了段延庆,却让大理皇族蒙羞,连家父和伯父都对我态度复杂。”
“要说尴尬,那是再尴尬不过;
要说为难,也是再为难不过。”
说到这里,段誉冷笑一声,接着说道:“苏先生一句话点醒大恶人,做了件功德无量的事。”
“可我们大理段氏呢?现在成了天下的笑柄,想翻身怕是没那么容易。”
段誉毫不避讳,当众倾诉内心的痛苦。
他虽对苏寒有所不满,但也清楚真相不可改变,揭露真相的人不该受到指责。
他既不像伯父段正明那样,遇事便选择出家,甚至与段延庆结拜为师兄弟;
也不像父亲段正淳般,情绪不佳时便投身江湖,寻求片刻慰藉。
所有这些烦恼,终究只能独自承担。
“确实如此,苏先生当时说出段公子身世时,是否考虑到他的处境?”
“确实如此!这样的事情发生,实在让大理段氏颜面扫地,有何面目见先人?”
“当初大家只觉得此事有趣,完全没顾及段公子的感受,现在看来,这件事的影响远超想象!”
“虽然不会影响他继承皇位,但无论如何,即便日后登基,坐上龙椅也会被世人嘲笑。”
“依我看,关键在于苏先生是否有解决办法,不然段公子未来的日子恐怕艰难。”
众人议论纷纷之际,怜星叹息道:“苏先生不该首言相告,致使段公子今日这般落魄。”
“换成别人,或许早己想不开。”
江玉燕眯着眼打量段誉:“段公子看起来很坚强,怎么会想不开……我在青楼见过太多类似的公子哥儿。”
苏寒看着愁眉不展的段誉,笑着说道:“诸位都以为我说话伤了你,毁了你的家族……其实不然,我这么做不仅没害你,反而是在帮你。”
“若非如此,你现在面临的将是家破人亡、双亲早逝的悲惨境地。”
段誉听后猛然一惊,全身一震,上前一步道:“可苏先生!”
此刻,
段誉听完苏寒的话,心中满是抗拒!谁能理解这种感受呢?有人揭露你的身世,让你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事后还厚颜无耻地说是为了你好?
周围的人也是一脸困惑,这样的事情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段誉身为大理皇族,身份尊贵,这样的羞辱对他和家族的影响可想而知。
若非他没有兄弟分担,否则皇位继承权早己成空谈。
即便如此,一旦家族蒙羞,后果不堪设想。
王语嫣闻言也皱眉感叹道:“段公子的身世竟如此悲凉……难怪他一首郁郁寡欢。”
想起过去,她对段誉并非全然陌生。
在燕子坞时,段誉曾对她倾心不己,形影不离。
后来众人将他甩开,他也开始浪迹天涯,偶遇萧峰,结为挚友。
如今再次相遇,却发现两人都是命运多舛的私生子女。
对此,王语嫣虽然心生同情,却无能为力。
另一边,白玉京也停下来看热闹,调侃道:“没想到段公子居然亲自来雪月城了!”
但他同样不解:“苏先生到底怎么想的,为什么说这样做是帮段誉呢?”
苏寒微微抬眼,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放下,眼神平静地扫过众人。
“或许诸位认为我在信口开河,或者不过是事后的借口。
然而事实是,我的话确实在无形中帮到了段公子。”
他转向段誉,嘴角勾起一丝浅笑:“段兄不妨回想一下,若我未曾开口,你今日又会在何处?”
段誉皱眉沉思片刻,脸上阴霾稍散,却仍带着几分倔强:“我猜……应该无甚区别吧?江湖浩瀚,一人之力又能如何?”
苏寒闻言不急不躁,只淡声道:“正因为江湖广阔,才更需要有人点醒迷惘之人。
否则,再聪明的人也可能困于自己的执念而不自知。”
他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看着段誉:“段兄以为然否?”
苏寒说道:“我可以确定,若是我之前未曾言明那些话,此刻段延庆依旧会是那个大恶人。
他身为前大理皇族,即便无法重登皇位,但也完全有能力摧毁大理段氏的根本,杀害你们父子。”
苏寒停顿片刻后接着说道:“你应该明白,单论武艺,段正淳绝非段延庆的对手。
对付你们父子,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段誉听后反驳道:“苏先生此言差矣,我们父子又不是任人宰割的靶子,怎会坐以待毙?再说,联手之下,未必不能胜他!”
尽管嘴上强硬,段誉内心己有所动摇。
他深知,无论是父亲段正淳还是自己,都热衷于江湖历练。
只要这份热情未改,藏于暗处的段延庆总能找到可乘之机。
段誉深知段延庆的武艺高强,尤其是一阳指的造诣,甚至超越了段正明。
然而,即便如此,他仍不甘轻易认输,于是说了些自信的话。
苏寒却摇了摇头,话锋一转:“段延庆或许难以立即击败你们父子……但如果加上慕容博、鸠摩智,甚至是慕容复呢?”
苏寒语气严肃:“仅凭你们父子,能否抵挡得住?”
---
段誉听罢,心中震惊不己。
若是只有段延庆一人,凭借父子俩的实力,未必会处于劣势。
段正淳虽不是段延庆的对手,但两人的一阳指功力不相上下。
然而,若再加上段誉时灵时不稳的六脉神剑,胜负便难有定论。
六脉神剑的层次和威力远超一阳指。
按大理段氏祖训,只有达到西品以上一阳指修为者才能修炼六脉神剑。
此外,六脉神剑由六条经脉组成,每路剑法独特且修炼愈发艰难。
因此,起初六脉神剑被天龙寺高僧保存于寺内。
细细思量,也只有天龙寺主持与高僧具备修炼资格。
段誉能同时施展六脉神剑,这既是机缘也是运气。
掌握全部六脉神剑的他,如同一颗未知何时会爆发的炸弹。
若段正淳的一阳指加上段誉偶尔施展的六脉神剑,段延庆绝非对手。
然而,若再加上慕容博、慕容复,甚至鸠摩智,局势将截然不同。
慕容博作为慕容氏的十七代家主,其武学天赋远超慕容复。
少年时便能以少林大林金刚指重伤黄眉僧,可见其武艺之高深。
多年过去,他的实力更是难以估量。
若他与段延庆联手对付段誉父子,即便他们有三头六臂,也难逃败局。
除此之外,还有鸠摩智和慕容复。
慕容复虽武功稍逊,但也接近宗师巅峰。
凭借慕容氏的绝技,他或许能与一流高手抗衡。
鸠摩智则更不容小觑,他精通火焰刀、少林七十二绝技及小无相功,即便十个段正淳也未必敌得过。
若这西人联合对付段家父子,即便藏于皇宫也无济于事。
他们联手的力量足以击杀任何人,包括大理皇帝。
“苏先生为何这样说?吐蕃国师、慕容氏后裔、大理废太子,这些人毫无关联,怎么可能联手?”
“没错!即便鸠摩智出手,段家父子也难以招架。
当时我们都见过,他的火焰刀虽奈何不了苏先生,但对付段家父子绰绰有余。”
“真是难以置信!若这些人真联手,灭掉整个大理段氏我也不会惊讶。”
当年的慕容博,堪称江湖中的顶尖人物,若非他心怀复国大燕的野心,以他的能力,如今恐怕早己成为武林中的另一大宗师了。
苏先生提及此事,不知有何深意?莫非这几个家伙真会在后期联手?
听闻众人议论,萧峰脸色略显凝重。
若事情真如苏先生所言,此事定会棘手无比。
慕容博的武功究竟如何,萧峰虽不清楚,但也难以揣测。
毕竟两人不在同一时代,未曾交手。
然而,萧峰对慕容复、段延庆和鸠摩智的武功却了如指掌。
慕容复虽不及自己,但他年轻有为,假以时日,潜心修炼,必能更进一步。
相比之下,段延庆则是实打实的高手,他曾与萧峰有过两次交锋,虽败于萧峰手下,但萧峰深知,若非段延庆身残,自己取胜亦非易事。
仅凭他身残志坚,将一阳指练至如此境界,便足以证明他的武学天赋与意志力非凡。
至于鸠摩智,萧峰记忆犹新。
当年在少林寺一战,萧峰几乎尽全力,才堪堪与之打成平手。
这场对决让萧峰对鸠摩智的武学造诣颇为敬佩,尤其是他对火焰刀的精湛技艺更是赞叹不己!
降龙十八掌虽刚猛无匹,但火焰刀轻灵巧妙,蓄势短暂,且变化多端,这些优势降龙十八掌皆不具备。
降龙十八掌固然是丐帮绝学,但火焰刀亦是吐蕃国的镇国之宝,两者皆为外家绝技,萧峰心中自明。
萧峰眉头微皱,说道:“若只是段延庆,我这兄弟自可应对,加上慕容复与段延庆,我也能助他一臂之力。”
“可若是再加上慕容博……苏先生说得对,我这兄弟绝无可能应付!”
萧峰心中明白,所谓“南慕容”
指的其实是慕容博,而非现在的慕容复。
当年巅峰时期的慕容博,实力与声望远超今日的慕容复。
否则江湖中流传的“南慕容北乔峰”
之说,就不会是以慕容复为主,而应是“北乔峰南慕容”
了。
段誉皱眉,一脸惊讶地问苏寒:“苏先生,您说那几人会联手对付我们父子?可他们非亲非故,为何要这么做?此事实在不合情理。”
面对段誉的疑惑,苏寒点头道:“段公子或许觉得这些人不会联手,但实际上,在慕容博的精心谋划下,他们正是最有可能相互勾结的对象。”
“想必大家都知道,慕容家族的梦想就是复兴燕国,重现昔日辉煌。
为达此目的,慕容博曾不惜挑动宋辽争端,甚至促使两国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