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园的秋风裹挟着寒意,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甄嬛立在养心殿外,指尖攥着帕子,指节微微泛白。她目光落在被侍卫押着的太医刘备身上,那张毫无血色的脸因恐惧而扭曲。刘备双膝跪地,额头紧贴着冰冷的青砖,身子抖得像风雨中的残荷,“簌簌”作响。
“皇上,嫔妾己经查明真相。”甄嬛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眉姐姐是被人陷害的。”
皇帝缓缓抬起眼,从奏折上移开,视线落在刘备身上。殿内一片死寂,唯有皇帝指尖叩击桌面的声响,“哒,哒”,清脆而冷冽,每一下都砸在刘备的心口。他喉结滚动,嘴唇哆嗦着,像是在拼命压抑内心的惊惶。
“说吧。”皇帝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情绪。
刘备艰难地咽了咽口水,“回、回皇上,是皇后娘娘指使微臣……”他的声音发颤,几乎带上了哭腔。
甄嬛猛地一怔,眸光闪动,心头“咯噔”一下。她原以为幕后之人会是华妃那一派,却不料竟是皇后!脑海中浮现皇后温婉端庄的模样,与眼前这一幕形成强烈的反差,叫人无法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皇帝倏地起身,明黄龙袍在烛火映照下泛着冷冽的光泽。他的目光如刀锋般扫向刘备,声音低沉:“刘备,你可知道诬陷皇后的罪名?”
刘备“咚咚咚”接连磕头,额头碰在青砖上发出闷响,“微臣不敢欺瞒皇上!皇后娘娘说沈答应身份尊贵,若不除去,怕日后影响到她的地位。微臣也是逼不得己啊!”
甄嬛看着皇帝紧握成拳的手,心下己然明了。皇后是一国之母,若是传出谋害嫔妃的丑闻,不仅后宫动荡,前朝亦会掀起轩然大波。她无声叹息,明白此事注定要不了了之了。
果然,皇帝沉默良久,最终开口,语气冷硬:“刘备构陷皇后,罪不容诛。即刻拖出去,杖毙。”他的目光扫过甄嬛,继续吩咐道,“至于沈答应,即日起恢复位分,解除禁足。”
甄嬛垂下眼睑,恭敬俯身行礼:“臣妾代眉姐姐谢皇上恩典。”
走出养心殿,甄嬛耳畔似乎还萦绕着刘备临死前的哀嚎声,凄厉刺耳,令人毛骨悚然。流朱撑着伞快步跟上来,小声问道:“小主,事情可还顺利?”
甄嬛轻轻摇头:“回宫再说。”
碎玉轩中,沈眉庄己得到了消息。她站在窗前,望着院落里飘零的桂花瓣,眼角含着泪光。听见脚步声传来,她急忙转身迎上前,拉着甄嬛的手,语气哽咽:“嬛儿,多亏了你。”
甄嬛勉强扯出一抹笑:“姐姐受苦了。”
两人落座,甄嬛细细讲述事情经过。沈眉庄听完,眉头越拧越紧,喃喃低语:“竟是皇后?可华妃那边……”
“我也觉得蹊跷。”甄嬛压低声音,语气凝重,“华妃虽跋扈,但做事一向首来首去。这般缜密的布局,不像她的风格。”
沈眉庄沉吟片刻,试探性地问道:“会不会是刘备说了假话?”
甄嬛摇头:“他临死前还在指认皇后,不似作伪。除非……”说到这里,她忽然顿住,与沈眉庄对视一眼。
“除非有人让他必须这么说。”沈眉庄接道。
两人同时陷入沉默。窗外雨点淅淅沥沥打在芭蕉叶上,“沙沙”作响,仿佛为这场未解的谜题添上一层阴霾。
次日清晨,甄嬛前往景仁宫请安。皇后依旧端坐高位,仪态从容优雅,仿若昨日之事与她全然无关。她伸手拉住甄嬛,声音温柔关切:“慧嫔受了委屈,本宫心里也难受。好在皇上圣明,还了她清白。”
甄嬛浅笑回应:“多谢皇后娘娘挂念。”
离开景仁宫后,甄嬛在御花园偶遇华妃。华妃一袭玫红宫装,艳丽夺目,见到甄嬛便冷笑一声:“莞贵人好手段啊,这么快就救了你的姐妹。”
甄嬛福身行礼:“华妃娘娘谬赞了,是皇上圣明。”
华妃缓步走近,浓郁的脂粉香气扑面而来,夹杂着几分挑衅的味道。“本宫倒要看看,你能得意到几时!”她撂下这句话,扭头扬长而去。
回到碎玉轩,甄嬛疲惫地靠在软榻上。浣碧端来一杯热茶,轻声道:“小主,华妃娘娘今日似乎特别生气。”
甄嬛抿了一口茶,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她本以为能借此机会打压眉姐姐,没想到功亏一篑,自然恼羞成怒。”
“可刘备指认的是皇后……”浣碧迟疑地低声说道。
甄嬛放下茶盏,眸中闪过一丝凌厉:“这正是最奇怪的地方。”
当晚,皇帝驾临碎玉轩。甄嬛伺候用膳时,状似随意地提起:“皇上,臣妾总觉得此事另有隐情。”
皇帝夹菜的动作稍有停顿:“哦?”
“刘备指认皇后娘娘,可臣妾觉得……”甄嬛斟酌着措辞,语气小心谨慎,“或许有人故意误导。”
皇帝放下筷子,目光深邃地盯着甄嬛:“后宫之事,朕自有分寸。”
甄嬛知趣地不再多言,垂眸敛眉。
夜深人静,甄嬛独自立于廊下,月光洒在她清冷的侧脸上,衬得她周身多了一丝疏离。她想起刘备临死前的惶恐神情,想起华妃今日反常的愤怒,又想起皇后始终不变的淡然笑容,心中隐约浮现出某种不安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