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承乾离开长安,满朝文武彻底沸腾,再也按耐不住那颗躁动的心。
旧太子离去,是时候该立新太子。
只要他们跟对主子,未来绝对飞黄腾达,封侯拜相。
第一个站出来吃螃蟹的人,是给事中(官职,类似皇帝秘书)崔仁师。
崔仁师,身为博陵崔家之人,在魏王党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得知废太子承乾离开长安,崔仁师马不停蹄求见李世民,请求立魏王李泰为太子。
魏王党其他官员,那叫一个悔恨,他们为什么慢了一步?
长孙无忌等人气的想要杀人,他们还没有开始行动,就被人捷足先登?
就在满朝文武翘首以盼时,崔仁师面无表情走出甘露殿。
崔仁师不明白,陛下无比宠爱魏王,为什么在这个关键时候,对新太子人选闭口不提?
“崔兄,陛下什么意思?”
“陛下什么都没有说。”
魏王党的人,集体懵逼。
魏王上位,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陛下在犹豫什么?
自信无比的李泰,终于感受到一丝危机,变得无比着急。当即,把支持他的大臣全部召集起来,商议如何才能坐上那个位置。
长孙无忌等人大喜过望,他们还有希望。
李世民可不在意满朝文武怎么想,对于新太子之事,闭口不谈。凡是为立太子而来的官员,干脆不见。
哪怕长孙无忌、房玄龄试探,都迅速转移话题。
现在,李世民不想听任何人的意见、分析,他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未来。
让谁当太子,等他先看完其人生经历再说。
见事情处理的差不多,李世民下令道:
“阿难,朕休息会,谁也不许打扰。”
吩咐完后,李世民显得很紧张。
马上,他就能窥探自己儿子的人生。
青雀,一定不要让他失望啊。
“天道大人,我现在能看李泰的人生吗?”
【可以,李泰人生观看时间大概是2刻钟(30分钟)。就像看戏一样,你找地方坐好。】
李世民没有想到,看完青雀的一生,竟然只需短短的两刻钟?
人一辈子,在别人眼中,真简单。
这也让李世民深深明白,他必须做出不一样的丰功伟绩,才能青史留名,让人们永远记住。
希望,李泰也是这种想法,也是个好皇帝。
【从你知道李泰人生那一刻起,他的人生便发生改变。所以,许多未来的事情,你不用再当真。】
随着天道话落,一道光幕,凭空出现在李世民面前。
“这是?”
【冷静,你将从光幕上,看到李泰的一生。此光幕展现的画面、声音,也只有你能看到、听见。】
“观音婢?”
看到画面中出现长孙皇后年轻时的身影,李世民瞬间泪流满面,整个人犹如离弦的箭,冲到光幕前面,紧紧盯着长孙皇后,不敢眨一下眼睛。
李世民没有想到,他竟然能看到年轻时候的观音婢。
这一刻,李世民己经知足。
【武德三年,李泰出生。】
听到这话,李世民这才惊醒,他现在看到的,是青雀出生时的画面。
李世民赶紧擦掉泪水,不能让眼泪影响他看自己的观音婢。
还是婴儿时期的李泰,首接被忽略。
【李泰出生后不久,被李渊册封为宜都郡王。】
【武德西年,李泰过继为李玄霸之子,晋升卫王。】
随后,画面上就是李泰无忧无虑的小孩生活。
时间,转瞬之间来到了贞观年间。
【贞观二年,李泰改封越王。】
【贞观十年,李泰为魏王,且不用就藩。又因其腰腹肥胖,行动不便,皇上允许其乘坐马车上朝听政。此时,李泰所获得的荣宠冠绝诸王。】
【贞观十三年,太子李承乾成为瘸子,再加上自己宠冠诸王,李泰便生出夺嫡之心。于是,招募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人为心腹,又让韦挺、杜楚客替其招揽大臣。没过多久,便组成魏王党。】
“怎么会?”
李世民目瞪口呆看着画面中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李泰。
李泰,竟然真的生出夺嫡之心?
承乾谋反,真的是李泰逼迫的?
李世民恨不得当场给自己两个耳光,他才是罪魁祸首啊!
如果不是他无休止的宠爱李泰,承乾怎么会感受到危险,从而铤而走险?
如果一开始,他就让李泰去封地,后面这一系列事情,都不会发生。
【贞观十五年,李泰修撰完成《括地志》,得到的赏赐,超过太子李承乾,甚至可以居住武德殿。李承乾担心李泰夺权,派人刺杀,李泰成功躲过。】
看到儿子相残,李世民悲伤的说不出话。
一切错,都在他。
【贞观十七年,李承乾涉嫌谋反败露后,皇上欲册立李泰为太子。】
李世民当即振作精神,聚精会神盯着画面,之前看的,都是过去,马上就能看到未来。
【得知自己能成为太子,看着自己父皇担心李治,李泰当场表示,以后他会杀了自己的孩子,传位给李治。】
【褚遂良认为,李泰不可能杀子传位。岑文本、刘洎支持李泰,长孙无忌支持李治,且劝解道,立李泰,承乾、李治皆会死,立李治,三子皆可存。】
【李治为太子,李泰降为东莱郡王,贬均州,后改封顺阳王。】
【永徽三年,李泰病逝,终年32岁。】
轰!
看到这里,脑袋嗡嗡作响的李世民,砰的一声瘫坐在地。
李治成了太子?
李泰只活了32岁?
他知道了自己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