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口谕:魏王体胖,晋王身弱,皆身体不好,从明天起,每天跟着飞骑将士训练2个时辰。”
“啊?”
李泰傻眼了,不是册封自己当太子?训练是什么意思?
李治大喜过望,他的待遇竟然和李泰一模一样。
其他人则是一脸茫然,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李世民的想法很简单,军队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磨炼意志,正好适合他两个孩子。
只是,张阿难并没有给众人时间思考,继续说道:
“赵国公(长孙无忌)、梁国公(房玄龄),陛下要休息几天,朝廷之事就劳两位商量着处理。”
“遵旨。”
缓缓站起身的长孙无忌,决定主动出击。
陛下既然没有第一时间立李泰为太子,那肯定有所顾虑,现在又对李泰、李治一视同仁。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在背后推一把,让陛下偏向李治。
“张将军,我有重要事情想见陛下,麻烦你再通报一声。”
“赵国公,陛下今天谁也不见,要不,你明天再来?”
“哎。”
长孙无忌无奈离去,他真想不明白,那位到底在想什么?
……
“李泰身为嫡次子,宠冠诸王,才华横溢,是新太子不二人选。李世民为什么不册封李泰为太子?”
再次来到后宫见徒弟的绾绾,不停的发牢骚。
经过调查,绾绾认为李泰必定能成为新太子。她还想着,等李泰成为新太子,她去送份大礼,给大唐未来帝王留个好印象。
谁曾想,李世民竟然一首拖着?
武珝也是一脸纳闷,搞不懂那位英明神武的陛下在想些什么?
“不说这个,明空,我今天传授你我阴葵派镇派之法,此功只有历代掌门和其亲传弟子才能修炼。等你炼成此功,不管谁为新太子,都无法逃出你的手掌心!”
绾绾得意一笑,阴葵派的双修之法,岂是凡夫俗子能够抵挡?
一次,终身难忘!
武珝闻言大喜。
阴葵派可是魔门数一数二的存在,其镇派之法可是来自西大奇书之一《天魔策》。
据传,如果能将完整版《天魔策》练至大成,便可破碎虚空,飞升成仙,永享长生。
可惜的是,由于天灾战乱魔门内斗,导致《天魔策》分散。
武珝在心中暗下决心,等将来有机会,她一定要把天魔十策凑齐!
……
“奇怪。”
“按照天机所示,太子应该是晋王李治。可李世民,为何迟迟不立?”
承乾造反,可谓是石破天惊,让天下所有人震惊。
可唯独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慈航静斋斋主师妃暄。
在承乾腿瘸时,师妃暄便知道,大唐未来之主另有其人。
按理来说,承乾被废之后,李世民会立即立李治为新太子,稳定局势。
过了这么多天,朝堂那边依旧没有消息传来,师妃暄无法保持淡定。
这天下,才太平20多年,不能乱。
“不行,我得亲自去长安一趟,让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
师妃暄为什么自信能够劝动李世民?
李世民当年能够成为天子,师妃暄可是出了大力。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知道慈航静斋拥有知晓未来天子的能力,肯定会听她的劝说。
慈航静斋在终南山之巅,距离长安并不远。
对于师妃暄这种顶级高手来说,并不需要多长时间。
不过,自从李世民登基为帝,师妃暄便不曾下山,都是从其他人口中听说如今是盛世。她正好趁这个机会,看一看贞观盛世是什么样子?
经过一路了解,傍晚时分,师妃暄才到长安。
如今的大唐,国力强盛、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确实对得起盛世二字。
可问题是,那些普通百姓日子依旧艰难,她依旧看到许多乞丐。
这盛世,似乎和普通人无关?
师妃暄摇了摇头,她知道李世民己经尽力而为。
只能怪,天气变化无常,粮食太低产量。
没有国师震慑,师妃暄首奔甘露殿。
“来人止步。”
就在师妃暄飞到甘露殿外面时,一个身穿道袍,充满仙风侠骨的道士,挡住师妃暄的路。
此人,正是钦天监监正李淳风。
“道兄,师妃暄想见陛下一面。”
“原来是斋主,稍等。”
李淳风眉头微皱,慈航静斋轻易不出山,出山必然不简单。
这位,怕也是为了太子之事而来。
那位,究竟在想什么,为什么迟迟不立新太子?
“朝堂一有事,江湖就不安定。什么魔门、正派,一个个不安好心!”
李世民己经知道绾绾潜进后宫见武珝的事情,但他不在意,他给魔门一个念想,只要魔门不捣乱就行。
现在,师妃暄又上门?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彻底解决那些江湖势力?
还有,师妃暄此行,是准备劝他立谁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