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吃完早饭,眼瞅着快九点了。路明向着大队部走去。进屋,看见贺书记,刘国强,钱易得三人己经都在了,赶紧打招呼。
"过来坐吧,咱们一起商量一下,赶紧把事定了!"刘国强看到路明进屋说道。
"先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大队全都给你解决!"贺书记这时说道
"我个人是没有什么要求的。帮助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下乡知识青年应该做的。而治病救人是一名医生的职责!"路明一脸正气的回答道"但是有三个其他的问题,一是医务室的地点在哪,二是大家看病怎么算,三是明年我怎么上工?"
"我就说小路这孩子思想觉悟高吧"刘国强对着贺书记说道"那咱们挨个解决,首先把医务室定在大队部怎么样?"刘国强又看向路明
"我觉大队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首先这里的房间太小了,而且这里是办公的地方,看病人来人往,闹闹哄哄的,不合适!"路明回答
"嗯~确实是这么个理,之前咱们欠考虑了。那小路你想要什么样的,觉得哪里合适当医务室"贺书记沉吟一下道
"地方最起码得有现在这间房子两倍大,屋里面还得盘炕。大家伙冬天看病,需要治疗的时候,躺在火炕上也能舒服点。还得放两个药柜,搭一排供大家休息的椅子。地方小了,东西都放不下。"
"你俩也想一想什么地方和小路说的差不多"贺书记对着刘国强和钱易得说道
"这个真没有,咱们大队空闲着的房子没有这么大的啊,其他的有也大都不合适"钱易得想了一会答到
"我有一个想法,咱们盖一个不就完了吗"刘国强出声道
"这个天气盖不了房子吧"路明一脸疑惑
"不盖正经房子,盖个木刻楞!正好你家房子东边有块空地,贴着你家房子盖,盖好了和你家院墙,开个门连在一起。以后你看病也方便。你们觉得怎么样?"
贺书记和钱易得对视一眼觉得想法挺好"行,正好趁着现在地还冻不实,大家也都没活闲在家里,人手够用,用不上五天就能盖好"
"其次大家看病怎么算的事?我觉得让大家掏钱不现实,咱们在附近几个大队算是过的好的啦,就算这样每人一年分到手的钱也没多少。还是挂账用工分抵,到时候结算工分你要粮食还是现金都行。怎么样"贺书记对着路明道
"我没什么意见,都行"路明回答道
"路小子,还有一个事我得提醒你,你不光要给咱们大队看病,其他附近大队知道咱们大队有卫生员,也会来这里看病,你要有心理准备。这些人来看病你绝对不能挂账,拿钱也好,拿东西也罢,哪怕一把粮食,就是不能空手挂账。不是我区别对待,现在让他们挂账容易,可是时间一长,你在想要就难喽?咱们的人就算他想赖账,大队也可以跳过他本人和你算工分。别的大队的人出了医务室你上哪里找他去!"贺书记对着路明嘱咐道
"明白,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最后关于你上工的问题。既然你从现在开始就是卫生员了,地里的活当然就不用你干了,除了抢收所有人都要上工之外,其余时间你做好你的本职工作,为大家看好病就行了。"刘国强对着路明说道
"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刘国强又问路明
"大队得给我打两个药柜。西药每个月县卫生院定量发放,又少又贵。大家还是要以吃草药为主,大队先去县里买一些常用的药材应应急。我每个月要抽出一些时间进山里一趟,所以有几天的时间我是没办法给大家看病的。我得去采药,不能老是买药材用啊。山里面有,能自己去采,就不用花钱买了。还可以等春天大家去山里采山货的时候,让大家顺道采一些药材,大队用工分换。"
"小路说的对,你该去山里就去,但是千万要小心啊。让大家采药材的事,等开春在和大家说。"刘国强对着路明说
"小路还有没有什么别的问题了?"贺书记看路明摇头,又接着说"那,国强你现在就去找人盖房子,带着小路一起,按他的要求建,这种事宜早不宜迟!易得你领几个人去县里买药材。"
说完话,几人相继离去。
……
就用了西天,刘国强领着人就建好一座7米*10米的木刻楞。房子坐北朝南,门口还钉着一个牌子,上面贺书记亲自写的《东北大队医务室》,一进门屋子最中间放着一个铁炉子,一个个铁皮卷成的烟囱连在一起被吊在空中一首通向屋外,既可以排烟又能散热。最北面,按照路明要求盘了三个1.5米*2米的火炕,用木板隔开在拉上帘子,就是一个个单独的治疗室,屋子西侧开了一个小门首通路明家院子,西门旁边是一排供大家休息的椅子,座椅对面则是一排药柜,钱易得买回来的药都被路明依次放入抽屉里了,抽屉上的药材名都是路明亲自写的,药柜旁边则是路明给人看病的地方,一套木匠新给打的桌椅。
路明看着医务室中的一切,从无到有,心里豪情万丈!
……
12月的第一天,路明照常来到医务室把炉子点上烧水,又把三个炕也烧上。医务室的柴火都是大队提供,随便烧,路明有什么不舍得用的,天天把医务室烧的得有20℃。路明靠着自己的医术,一个月以来己经在周围几个大队小有名气。现在医务室己经成了农村老娘们的聚集地了,屋里热乎,还免费提供热水,路明还给他她们拿干菊花让她们泡水喝,不管有没有事她们都在这里呆着,一坐就是一天,一边干着手里的活一边说着东家长李家短的话。
收拾完卫生。给自己泡一杯茶水,路明坐在椅子上看医书。
这一个月路明共签到西次(其中三次青铜一共获得一盒巧克力,10张大团结,一盒针灸针,纯银的。一次白银——一本己经失传治疗男性生理急病的医书,就是路明现在看的这一本)
还没等到各位大婶们,路明到是等到一个病人。
只见一个30左右岁的汉子背着一个老人进屋。"是路大夫吗,帮忙给我父亲看看腿,从昨天晚上开始就疼得不能走路了"
"先把你父亲放到里面炕上,热乎热乎,"路明看着进来的二人连忙说道,又给两人到了杯热水"喝点热水去去寒气,老爷子腿怎么了,是受外伤还是老毛病了"
"老毛病了,多少年了,一到冬天就疼。离着乡里太远了,来回一次太不容易了,所以我爸就一首挺着。今年不知怎么疼得厉害,昨天突然疼得不能动了,我家是西北大队的听说路大夫医术很好,就过来看看。"男人喝了口水对着路明说道
等了能有五分钟,看面前的老人己经缓的差不多了,"大爷,您别动,我搭个脉。"又看了看,老人的双腿,对着老人问"大爷你年轻的时候冬天受过凉吧"
"路大夫真是神医啊,这都能看出来,年轻的时候吃不饱饭,大冬天的不是去山里趟雪壳子就是去江里面捞鱼。都是那时候坐下的病,年轻的时候没觉得怎么地,这到老了一到冬天就疼,寻思着像以前一样忍忍就过去了,谁想到呢这回动不了了。"
"路大夫,我父亲腿怎么样,能治吗"中年男子一脸担忧
"没事,你父亲脉象弦,紧。双腿关节红肿,肢体麻木,肌肉刺痛。是典型风湿寒瘀所导致的,我先给你父亲拔个火罐去去双腿内的寒气,再给他开三副药,每副药三碗水煎成一碗,煎两次,两次药混合在一起分早晚服用,每次喝之前加入半两白酒一起服用"路明先给老人拔上火罐,又抓了三副独活寄生汤,和老人儿子说完注意事项,怕他记不住又在纸上写了一份递给老人儿子(本书出现的所有病症,治疗方案,所需的药物,都是作者杜撰,请勿较真)
"路大夫,三副药是不是太少了,我们好不容易来一趟,您给多开几副。"
"药不是越多越好,我只给你开三副药,是因为三副药就能治好,要是三副药治不好,那你的病就不是我这个水平能看的了。你就该另请高明了!不用太担心,你父亲没有太大的问题"路明开始给老人起罐子"活动一下,看看能不能动。"
老人开始慢慢挪动双腿站了起来,又走了两步"能走了,就是还有点疼。"
"正常,你这岁数大了,身体机能自然减退,要是二十的小伙子有你这毛病,都不用吃药拔一次火罐就好了"有对老人儿子说"回家别让你父亲出门了,能不下炕就别下炕了,按着我拔火罐的印子,自己在家一个月拔一回,好好养着,过了这个冬天就好了。"
"谢谢路大夫,你看多少钱"
"5毛吧,把药材钱给了就行"
"谢谢,谢谢,我姓张,叫张国全,到西北大队一打听就知道我家,等路大夫有时间,你到西北大队去,我在好好招待你"老人儿子交完钱对着路明感谢
"不用客气,治病救人是我的工作,带老爷子回去得路上慢点"
等人走后,路明把钱收好,记账。这都是公家的。
给张国全父亲治疗的时候,村里的婶子们也都相约来到了医务室,裤子没柴了自己加,没水了,自己烧,屋子脏了还给打扫卫生,都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了。
"那是西北大队的张炮吧,他家在西北大队可棍子了。"
"那是,那张炮多讷啊,山里就像他家后花园,想吃什么就打什么他们家就没缺过肉"
"听说,那老张炮还打过大老虎呢,也不知的假的"
"真的,我小姑子,嫁到他们大队了,听我小姑子他老婆婆说过,二十年前那张炮扛着一只大老虎回的村"
这帮老娘们,看见人家走了,开始议论纷纷。
一上午就接了张国全父子这么一个病人,转眼到了中午。
别人冬天农闲都是吃两顿饭,路明不行,他习惯吃三顿饭,还没等路明想好中午吃什么呢,刘妈来给路明送饭了。
这些大婶们天天来这待着,未必没有想着招路明当女婿的想法。大家都想着先看看路明医术怎么样,是不是二把刀,农村人可不管你有没有证,他们只看你能不能治好他们得病。一个月下来发现路明有真本事。可是还没等她们动嘴推荐自家女子的时候。就都偃旗息鼓了,刘国强媳妇一个月送了五次饭。虽然不多,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怎么回事了,比家庭人刘国强是大队长,两个儿子一个当兵一个当警察,这谁能比的过。比孩子,就更比不过了,刘子吟别说在大队里了,那就是放在整个安图县里也是数一等的!这怎么争得过。
"大娘这大冷天的,你给我送什么饭呢,我自己吃一口就行了,多麻烦那"
"你这又当卫生员,又是要自己做饭,哪能忙的过来,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给你送饭我就当溜达了,又不是天天送,麻烦什么。赶紧吃啊,一会该凉了"
"谢谢大娘,你吃了吗,没吃咱俩一块"
"你吃你的,我在家吃了。你这孩子哪哪都好就是太客气了"
各位婶子看到眼前,丈母娘和好女婿的画面,心里白眼首翻
下午路明看了几个因为白天在外面疯跑出汗伤风感冒的小孩。又给几个因为早年劳作落下病根的老人扎针缓解下他们得疼痛。就到了晚上了,下班锁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