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少年的身影,苏菁清的唇角不由自主地扬起弧度。
翌日,苏菁清约见了装修公司,仔细听设计师讲解了设计理念后,苏菁清带人实地察看了房子。设计师就房子的装修预算,配色,用料,区域划分等等征求了苏菁清的意见,双方交流沟通后,设计师确定三天后出详细的设计图纸和工程报价。
苏菁清向父母汇报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苏爸苏妈自是什么都好,只要女儿喜欢,她们就喜欢。
三天后,设计师约了苏菁清看设计图和工程报价,一切敲定,苏菁清付了一半工程款,工程就可以正式开工了。
一切办妥,苏菁清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回到外婆家后,想到好久没见巧娘了,有些想她了,正打算拿出月光石的时候,苏菁清发现画纸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小团黑黄色的东西,像是灰尘。她轻轻吹了吹,没有吹掉。她又用手指擦了擦,也没有擦掉。难道是什么时候不小心,把污水溅在画纸上了?
苏菁清拿出了月光石,当全息影像出现后,她把那个角落放大,再放大······她看清楚了,是蝗虫!!!
苏菁清的神经瞬间紧绷了起来。她用手机查了一下,在适宜的风力条件下,蝗虫一天可以移动一百五十公里。
这太可怕了,现在画中世界正是金秋时节,到处是麦浪滚滚,稻穗。目前看,蝗虫群数量还不是很大,但是这种昆虫的繁殖能力是恐怖的,它们的食量也是惊人的,造成的破坏是灾难性的。
百姓们刚从去年的旱灾中缓过来,都盼望着今年是个丰收年,要是碰上蝗灾,那又要饿殍遍野了。
这怎么忽然就有蝗灾了,苏菁清又翻了下手机。
原来,干旱是导致蝗灾的一个重要因素。去年的旱灾使得土壤变得坚实而且含水量低,这样的环境有利于蝗虫产卵。干旱导致植被减少,则更进一步促进了蝗虫的繁殖。
苏菁清皱紧了眉头,赶紧找了一下消灭蝗虫的方法。
首先,鸡鸭可以吃蝗虫,尤其是鸡,一天可以吃一百多只蝗虫。其次,收集艾草,驱离蝗虫。第三,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篝火诱杀。第西,粉红椋鸟也是捕食蝗虫的主力军,每只鸟每天可以捕食一百二十到一百八十只蝗虫。第五,就是煎炒烹炸给人吃了。
现在画中世界是白天,巧娘和张墨应该都在铺子里,苏菁清拿出玉牌握在手里,心里默念“小树林”,一晃眼,人就来到了城外的小树林。
她急匆匆地快步往城里赶,现在正是城内最热闹繁忙的时候。一路上,小商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街道两边的各个商铺也是生意兴隆,人群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苏菁清看着这热闹景象,心里更加焦急。现在有多热闹,蝗灾过后就有多凄惨。想要官府帮忙,那是不可能的。无凭无据的,谁会相信一个小女子说的话,况且还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苏菁清只能自己想办法。
“奇巧阁”内,巧娘和张墨都正忙着接待顾客。苏菁清一进门便气喘吁吁地道:“各位贵客,不好意思啦!本店有些急事要处理,马上要打烊。己经选好的,今日按八折给贵客算,还没相中的,欢迎您下次再来挑选。实在抱歉,给各位添麻烦了。”
苏菁清说完朝铺子里的顾客拱了拱手。
张墨和吴巧娘被忽然闯进来的苏菁清给弄懵了,两个人瞪着眼张着嘴呆立在原地。
巧娘先反应过来,她欣喜地叫道:“清清,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苏菁清扶着腰,喘了几口气后说道:“赶紧把手里的活给结了,咱们有急事要办,等会儿和你们说。”
巧娘和张墨皆是一脸疑惑,手里却是不停地为顾客打包。本来有几个客人还在犹豫要买什么,结果听苏菁清说今天全部八折,那心里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这么难得的机会,必须得把握住啊!
这几个犹豫的客人又挑了好多东西,把苏菁清她们三人忙得够呛。
送走了客人,封上铺子的门板,苏菁清非常严肃地对张墨和巧娘说道:“大约一到两个月后咱们这儿会遭遇蝗灾。”
张墨和巧娘两人听了愣在了那里。
过了几息,张墨首先问道:“姑娘从何处得知,此处将遭蝗灾?”
“这个我不能告诉你,目前,只有你们两人可以帮我,或者说,只有咱们三人可以帮助百姓渡过难关。”苏菁清郑重地说道。
张墨沉思片刻后道:“如此重大灾情,关系到百姓生死存亡,我宁可信其有,不知道姑娘是否想好如何应对?”
巧娘也被张墨和苏菁清之间的紧张情绪感染,紧皱着眉头,不安地看着他们。
苏菁清深吸了一口气道:“目前,我还不知道蝗虫数量如何,但咱们尽可能做好充足的准备。蝗虫群是在沙漠生成,一路经过戈壁、草甸到达我们这边,蝗虫经过之地可以说是寸草不生。蝗虫数量会极速增加,到我们这边的时候不知道会达到什么规模。我们要尽可能将蝗虫消灭在我们这里,防止它们继续推进,造成更大的灾难。”
苏菁清停下,喘了一口气,巧娘给她倒了一杯茶让她润润嗓子。
张墨担忧道:“能消灭在我们这里自然是最好,只是蝗虫数量众多,靠人力捕杀恐是杯水车薪,据悉,蝗虫繁殖能力惊人,极难扑杀。”
苏菁清点头道:“嗯,光靠人力肯定不行。张墨,你去农户家收鸡鸭,让他们多多繁育鸡鸭。和他们说,他们有多少鸡鸭,咱们就要多少。付了银子让农户先养着,就说咱们大约一两个月后去收。咱们一发现蝗灾的端倪就让农户放出鸡鸭,这样能消灭一大部分蝗虫。”
张墨和巧娘听了都赞同地点头。
苏菁清接着说道:“对了,张墨你去农户家之前,先去买艾草,每个农户家发几捆,让他们遇上有虫灾的时候,可以在农田点燃艾草,驱离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