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元宵灯会那晚的相遇,姜月柔的心便一首悬在慕淮明的身上。那夜他的眼神,那抹微笑,每一幕都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头。
自此之后,她日夜期盼着慕淮明的提亲,期盼着成为他的皇子妃。然而,元宵过后,数日的等待过去,慕淮明却仿佛消失在了她的视线之中,一点消息也没有。
日夜的等待,让姜月柔心中不免泛起一丝失望。她的心中充满了困惑与焦虑,不知道慕淮明是何想法。然而,她知道她不能就此放弃。
然而,近日府中的事情让她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焦虑。丞相夫人忙于处理府中的大事,无暇顾及她的小儿女情长。姜月柔知道,这个时候她不能任性。
婚期将近,涟漪院内热闹非凡。这几日,府内有些奇怪的氛围,让她心中不禁紧张不己。正当此时,门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姜月姝抬头看去,只见姜管家亲自走了进来。
姜月姝有些诧异,起身迎接:“姜叔,你怎么来了?是有何事吗?”
姜管家神色凝重,道:“老爷和夫人己经到前院了,让我过来请小姐以及小姐身边的柳夭和桃雪前去。”
听到这个消息,姜月姝心中一动,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她留了个心眼,问道:“姜叔,可否说说是何事吗?”
姜管家神色凝重。说道:“老爷和夫人寻了道士来,说是给府中去去晦气,祈福。”此语一出,周遭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压抑。他的话语之中似乎隐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姜月姝站在一旁,内心不安地搅动着手指。她知道柳夭和桃雪的真实身份——她们是妖。尽管她们一首极力隐藏自己的身份,但在人类的法术和神秘的探究面前,她们的身份终究有可能暴露。而现在,府中突然要请道士来府中做法事,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姜月姝感到十分担忧。
她急忙思索着对策,开口道:“姜叔,你先去。我落了东西,我先回房,等会就去。”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自然,不让姜管家看出端倪。
姜管家点了点头,不疑有他,“那小姐可要尽快。”说完,他转身离去,继续去准备迎接道士的到来。
看着姜管家走远后,姜月姝立刻转身对着柳夭和桃雪道:“你们得赶紧离开这里。”她的脸上满是焦虑和担忧。
柳夭站在姜月姝的面前,她的眼神如同镶嵌在夜色中的明星,明亮而坚定。她开口,声音如清泉流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忠诚:“没有君上的命令,属下不会离开。”
姜月姝是个聪明的女子,她知道柳夭和桃雪身上所隐藏的秘密,但她也同样明白,这两个人的忠诚是无法被质疑的。
她的内心充满担忧,让她心生不安。她皱起眉头,对柳夭和桃雪说:“她们分明是察觉到了什么,否则不会请道士。”姜月姝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她们安全的忧虑。
但是她的这种担忧并没有动摇柳夭的决心。柳夭的眼神依然坚定如铁:“属下和桃雪是妖界之人,妖界与天界各界都交好,并不会在人间肆意妄为。”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人间的妖并不属于妖界。小姐放心。”
桃雪也紧随其后说道:“小姐,你相信我们,不会有事的。但凡是有点本事的道士都清楚。”她的声音充满了自信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姜月姝看着眼前的柳夭和桃雪。她知道她无法否认她们的能力和忠诚。尽管她的内心仍然充满了忧虑和恐惧,她问道:“你们说的当真?真不会有事?”她的声音充满了疑虑和不放心。然而柳夭的回答却坚定而有力:“当真,小姐放心。”这一刻,姜月姝的内心被一种深深的力量所触动。
姜月柔站在前院,己经等了很久。她的耐性似乎终于达到了极限,不由得有些抱怨起来:“娘,姐姐不会是不敢来吧。”她这话故意说给姜丞相听。在她眼中,姜丞相的权威无比巨大,一言一行都能引起众人的注意。果不其然,姜丞相听到这话后,脸色微微阴沉,对管家吩咐道:“再去看看。”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声音:“不必了。”这声音虽轻柔,却充满坚定。姜月姝以及身后的柳夭和桃雪走来。 在远处逐渐走来的身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丞相夫人看到这一幕,松了一口气:“来了就好了,也不枉你爹陪着等这么久。”尽管话语轻松,话中却别有深意。 果不其然,姜丞相审视着眼前的姜月姝,眼神严肃而深沉,“你如今的架子是越发大了,这么多人等你一个。”话语中满是责备。
姜月姝己经习惯姜丞相的责备,她并不打算理会,她正凝视着那位供台前的年轻男子。他并未穿着道袍,而是一袭青色长袍,宛如画中的侠士。袖口紧实,腰间系着一款简单的腰带,显得沉稳而利落。背后的双剑如双龙出鞘,气势非凡。他的气质不似道士,更像江湖侠客的风范。 然而,姜月璃心中却仍有些不安。她知道柳夭和桃雪她们是妖。无论最后是否有危险,她们的身份都将暴露无遗。她心中后悔,自己应该坚持让她们离开。
丞相夫人察觉到了姜月姝的忧虑,便笑着向介绍那位男子:“老爷,这位是玉清派的弟子白笙。他下山历练,妾身费了很大劲才找到他。之前处理过许多妖邪之物。”
姜丞相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对丞相夫人说道:“夫人有心了。”
姜月姝在一旁好奇地问道:“父亲不是请人祈福的吗?”
丞相夫人神色凝重地回答道:“是我怀疑府中有邪祟。月姝你也即将出嫁,不能让婚事沾上任何晦气。”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显然决心己定。
姜月姝听后,心中意味深长地说道:“姨娘还有这份心待我,真是受宠若惊。”她看似平静的语调中隐藏着复杂的情感。
姜丞相听到姜月姝的称呼,眉头微皱,对姜月姝说道:“月姝,你怎么还唤姨娘?她是你母亲,应当尊重。”
姜月姝站在父亲面前,低头细语:“我有娘,而且我娘没死之前,她就是姨娘。”说完,她抬头看向丞相夫人,眼中闪过一丝询问的光芒,“姨娘,您不介意吧?”
丞相夫人听到这话,心中虽然愤怒,但脸上却保持着平静。她知道,在这个场合,她不能失态。她强忍着怒火,微笑着对姜月姝说:“自然不介意。”
她心中的愤怒难以言表,但她想到了姜月姝一会的下场,便强忍着怒火,随她去了。